關文浩
(江西省豐城市水利局,江西 豐城 331100)
豐城市土地面積2845km2,轄6個街道、20個鎮、7個鄉、470個村委會、119個居委會,人口150萬人,境內以平原地形為主,可概括為“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豐城是全國主要糧食生產基地,清豐山溪發源地為豐城市蕉坑鄉明溪村,自南向北流經豐城市的23個鄉鎮(街道),涉及全市人口的2/3,是豐城市農業灌溉用水和居民飲用水的主要來源。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多,我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江、河、湖、庫等水質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作為豐城市的母親河,清豐山溪的水質狀況和環境保護受到當地居民的普遍關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本文通過對清豐山溪水質的監測,對清豐山溪水質的污染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為豐城的區域發展、清豐山溪的綜合治理及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論依據。[1]
清豐山溪位于贛江與撫河之間,直接匯入鄱陽湖,流域面積2380km2,其中豐城市管轄面積2229km2。其發源于豐城市蕉坑鄉明溪村,流域在豐城市境內涉及袁渡鎮等23個鄉鎮(街道),人口100萬,耕地面積116.5萬畝。
豐城市在2016年推行河長制之前,清豐山溪水質雖然總體一直為Ⅲ類水質,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薌水是清豐山溪的一條主要支流,發源于樟樹市店下鎮巷石坑,其流域內有樟樹市的鹽業等工業基地,導致清豐山溪水質存在先天不足。
清豐山溪流域在豐城市主要是農業地區,流域內雖無大型養殖基地和大型工業園區,但沿途仍然存在零散小企業廢水未完全達標排放現象。
豐城市新城區生活污水經處理后排入清豐山溪,隨著居住人口的日益增多,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日漸飽和,日處理規模1萬t,預計在2021年左右將不能滿足處理需求;流域內集鎮生活污水收集及處理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生活污水處理率較低。
流域內支流繁多,水庫星羅棋布,存在肥水養殖的情況。水庫限養區養鴨數量超標;水庫禁養區存在養鴨情況;庫區養豬場無廢水處理設施,廢水直排下游水庫;流域內零散鴨、豬等養殖業污水未經處理直排河道。
農業生產片面強調產量,追求規模效益,導致農藥化肥過量使用而沉積在土壤中,隨雨水進入河道。
農村幾乎無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及處理設施,部分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道;部分居民環保意識不強;沿岸有建筑、生活垃圾及病死動物傾倒現象;居民生活中使用的各種洗滌劑和污水、垃圾、糞便等隨意排放、丟棄,這些生活污水中含有較多氮、磷、硫等[2]。
為了對清豐山溪在豐城市境內的水體環境質量進行監測與提升,設置了2個監測斷面,并確定了水質保護目標,見表1。

表1 清豐山溪監測斷面設置及水質保護目標
豐城市從2016年推行河長制以來,對清豐山溪在水污染綜合防治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治理技術,采取了相應的處理措施。
加強跨地域流域污染整治聯動與合作,督促提高跨縣支流薌水入境水質,在薌水縣界斷面設置水質監測點,做到每日取樣送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薌水縣界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或Ⅲ類以上。
對流域內的工礦企業進行摸底調查,發現“十小”等污染嚴重的企業,由環保部門執法人員進行查處,必要時采取“兩斷三清”措施(即斷水、斷電、清原料、清設備、清場地),對污水未達標排放的工礦企業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查處,該關停的堅決關停。
從2016年開始至今共開展管網巡查約130次,維修井蓋約650塊次,清理、疏通下水道約30km,改造下水道5km,新修污水管道3.5km;新、老城區污水處理廠排污口安裝了排污在線監控設施;啟動了新城區污水處理廠續建提標工程,將日處理規模由已有的1萬t提升至2萬t,進一步提高其污染水處理能力。進一步加快推進流域內集鎮生活污水收集及處理設施建設。
所有水庫退出養殖承包,實行“人放天養”;通過對水域進行“三區”規劃,規范了畜禽養殖,2016年度清豐山溪流域分鄉鎮(街道)下發了135家畜禽污染養殖場限期整改或限期關停退養通知書,一年內135家畜禽污染養殖場已全部整改到位或關停退養。
通過農藥和化肥零增長行動的實施,農業化學肥料和農藥使用量逐年下降,農藥使用量從2012年的2603t降至2018年的2293t,化肥用量從2013年的16.1萬t降至2019年的13.7萬t。
緊緊圍繞“全覆蓋、大提升、市場化”的總體目標,按照“一月一調度,一季一督查”的工作要求,對督查評比排名靠后及存在突出問題的鄉鎮下發整改通知單,并要求清豐山溪流域的劍南街道、石灘鎮、小港鎮、拖船鎮等鄉鎮進行河道生活垃圾污染專項整治。完成了全市農村垃圾轉運招投標,每日運輸垃圾量總計約450t,實現了鄉鎮垃圾壓縮房當日垃圾不滯留。
市畜牧水產局多次聯合孫渡、劍南兩鄉鎮在清豐山溪進行漁業資源專項行動,清查毒魚情況,攔截、阻止電魚、毒魚5批次,收繳電魚設備1套。杜絕了非法電魚、毒魚的反彈。
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通過一段時間的水質監測,得到相關數據見表2、表3、表4。

表2 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清豐山溪薌水斷面主要項目監測結果統計 單位:mg/L

表3 2016年第一季度月至2019年第二季度清豐山溪朱羅村斷面主要項目監測結果統計 單位:mg/L

表4 監測結果標準 單位:mg/L
通過監測數據來看:清豐山溪朱羅村斷面(出豐城斷面)2016年Ⅲ類水質2次,Ⅱ類水質2次;2017年Ⅲ類水質1次,Ⅱ類水質3次;2018年至今均為Ⅱ類水質;綜合防治措施實施后水質明顯改善,且朱羅村斷面(出豐城斷面主要為Ⅱ類)水質明顯優于薌水斷面(入豐城斷面主要為Ⅲ類)。由此可見,豐城市對清豐山溪流域的水污染綜合防治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水環境的治理保護是一個系統的重要項目,由于水體的復雜性、系統性特點,涉及水污染綜合防治的政策及規范管理制度等方面也不容忽視,工程建設與長效管理機制必須同時進行。水污染綜合防治的最終成效是實現水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關鍵之一是要建立必要的長效管理措施。長效管理措施不僅表現在工程長效管理措施上,而且要落實到政策長效管理和規范制度長效管理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