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君
在天天基金搜索關鍵詞“偷吃”,竟然有9160個罵街的帖子,某段時間表現稍微落后的基金基本都背負過這個罵名。
畢竟,現在基金總數量是6000多只(A、C類分開),你細品,萬一“偷吃”的罪名屬實,是不是細思極恐?
要解答基金經理是否“偷吃”的疑問,答案只能從基金凈值和估值入手。
1.基金凈值的算法

首先看基金總資產,它是基金所擁有的所有資產(包括股票、債券、銀行存款和其它有價證券等資產)的價格總和。
當然,這個數值每天都在變化,因為資產里隨時可能變動,資產總價值也隨市場波動。
基金總負債是基金運作和融資時所形成的負債,包括應支付給他人的各項費用、應付收益、應付資金利息等,也可以是一個變動值。
基金資產總份額就是現存多少份額的基金,你的任何一筆申購、贖回包括轉換都在影響這個數值。
2.誰能計算凈值?
當然是基金公司。計算基金凈值的三要素數據(基金總資產、總負債、總份額),只有基金公司內部最了解。
下圖時間點只是一般情況下的推算,實際情況可能會提前或延遲。不過,流程上還是很規范的,我們對于基金凈值的公布,更需要一份耐心和理解。
錢的事,欲速則不達。

我們知道,基金凈值是在每個交易日大概晚上8點后才會出來,為了能夠更好的指導投資者在當天進行買賣決策,像天天基金、螞蟻財富、好買財富這類代銷平臺,就推出了基金凈值的“盤中估值”,計算公式同基金凈值。
不過,由于這個估算值在每個交易日的9:30-15:00間實時更新,第三方平臺不可能拿到準確數據,所有基金的當天估算值和凈值都有出入,但只要差別不要太大,就有參考意義。
區分了基金估算值和凈值,再思考“偷吃”的陰謀論:
1.基金凈值的計算工作是每個交易日由基金公司內部人員計算、基金會計復核、托管銀行再確認,最后數據上報證監會備案并公布,基金經理在其中造假的機會太少,也太難。
2.基金報告披露的滯后性,導致第三方機構估值數據不準確。
3.一個主觀動機的思考:“偷吃”凈值不符合基金經理的自身利益,誰想把自己的業績接低影響工作考核,還要背負罵名和違規風險?
看到這里,“偷吃”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估算值只是第三方平臺提供的附加服務,和基金公司公布的凈值不符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