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令

筆者想和大家談?wù)劦模恢皇?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的收藏,還有疫情之后數(shù)年內(nèi)的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對各行各業(yè)均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今年元月后,特別是在近期,全國各地有不少前輩、老師和藏友等師友,通過微信或電話和筆者探討疫情過后收藏的發(fā)展趨勢。筆者乃一介小書販,談?wù)麄€收藏市場,可能沒有什么權(quán)威性,一直虛心地向各位學(xué)習(xí)請教。這段時間以來,和筆者交流的前輩、老師和藏友較多,交流時談及的往事也不少。因此,筆者萌生了一個念頭,即把交流時談及的收藏界主要案例收集起來,整理整理,以供各位參考指正。
2002年末至2003年,“非典”(即SARS事件)一度肆虐,對各行各業(yè)造成一定沖擊。盡管現(xiàn)在的疫情、社會環(huán)境、社會條件和當(dāng)年SARS事件大有不同,但“非典”后的收藏事件也值得參考。
(1)“非典”后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
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出現(xiàn)于倫敦佳士得,最終以1400萬英鎊落槌,加傭金以1568.8萬英鎊成交,在當(dāng)時折合人民幣約2.3億元。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的成功拍賣,除引起一時轟動外,還表現(xiàn)出極大的升值空間。據(jù)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核算,按當(dāng)時的黃金價格,2.3億元人民幣能購買2000公斤(即兩噸)黃金。當(dāng)前,倫敦黃金價每盎司約1600美元,折算成人民幣每克約400元。也就是說,按黃金計價,“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現(xiàn)在價格約為8億元人民幣。若按當(dāng)前黃金價格計算,“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實質(zhì)上可稱為,出自中國名家之手的、出產(chǎn)于中國本土的在國際市場上成交價最高的藏品。也就是說,到現(xiàn)在為止,中國本土的收藏品在國際上成交的最高價,就出現(xiàn)在“非典”疫情后的3年內(nèi)。
這是巧合,還是歷史的客觀規(guī)律,有待事實進(jìn)一步驗證。
(2)“非典”后的過云樓藏書
2005年5月15日,在中國嘉德春拍古籍善本專場,過云樓藏書的四分之一(179種),加傭金以人民幣2310萬元成交,當(dāng)時約合200公斤黃金。這個價格,現(xiàn)在看來似乎不高。但是,據(jù)石巖《過云樓成了神話》(見《南方周末》2012年6月28日)記述:“1992年,過云樓舊藏541種古籍以40萬元的價格被南京圖書館收購。這541種書號稱過云樓藏書的3/4。”按比例計算,若在1992年,過云樓藏書的四分之一,僅值人民幣約13.33萬元。我們?nèi)詫⑵浜忘S金比較。根據(jù)網(wǎng)上《歷年黃金價格表(1975-2003年)》,1992年黃金均價為每盎司343.95美元。按當(dāng)時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每克黃金約人民幣67元。因此,過云樓藏書的四分之一,在1992年僅能換得黃金1990克,即約2公斤。與1992年南京圖書館收購價比,2005年過云樓藏書的四分之一,在當(dāng)年能換得黃金200公斤,和1992年相比增值100倍,難怪這一拍賣成交價在當(dāng)年被公私收藏家驚呼為“天價”。
“天價”的神話還在繼續(xù)。7年后,也即在2012年6月4日晚,曾于2005年在中國嘉德以2310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的“過云樓藏書”,以1.88億元人民幣的拍賣價在北京匡時拍賣公司落槌,加上傭金合計為2.162億元人民幣。2005年后,黃金價格猛漲,到2012年6月,黃金價格每盎司達(dá)到約1634美元,按當(dāng)時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每克黃金約人民幣365元,2.162億元人民幣能購買約592公斤黃金。以黃金為標(biāo)準(zhǔn),中國嘉德于2005年拍賣的“過云樓藏書”在7年內(nèi)增值3倍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增值還去掉了物價上漲等因素,如果純按人民幣金額計算,則7年增值近10倍,這是任何理財產(chǎn)品都極難達(dá)到的。
(3)牛頓手稿:或許是增值最多倍的名人手稿
相比起來,名人書稿手稿的增值倍數(shù)更為矚目。筆者在本文就舉一個例子:牛頓的書稿手稿。
說到牛頓,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世界偉人級的歷史人物。美國人麥克·哈特著作《影響人類歷史進(jìn)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書于1978年出版,至今被翻譯成15種語言,公認(rèn)度高,影響很大。該書評價∶“牛頓是有史以來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科學(xué)家。”那么,牛頓的手稿價值幾何呢?增值速度如何呢?
據(jù)臺灣省清華大學(xué)經(jīng)濟系賴建誠教授《牛頓手稿的奇異之旅》文中信息,我們了解到,在1936年7月13日,蘇富比拍賣300多包、合計約500萬字的牛頓手稿。當(dāng)時整批購買的喊價只有9093英鎊,約合2015年的33萬英鎊。2015?年,單張牛頓手稿就可賣到13萬英鎊,因此牛頓手稿或許是增值最多倍的名人手稿。
那么從1936年到2015年約80年間,牛頓手稿到底增值了多少倍呢?如按每張手稿約500字計,則1936年時的牛頓手稿約10000張(對應(yīng)前文所述約500萬字)。到了2015年,單張牛頓手稿就可賣到13萬英鎊,那么在2015年,10000張牛頓手稿的價格就可達(dá)13億英鎊。也就是說,按2015年的幣值計算,不足100年,牛頓手稿的價格從33萬英鎊(按2015年匯率算約合人民幣318萬元)飆升到13億英鎊(按2015年匯率算約合人民幣125億元),增值超3930倍。若按單利算,每年增值約49倍;按復(fù)利算,每年的價格漲幅大約相當(dāng)于前一年的110.90%,且持續(xù)80年,這是頂級投資家都不得不佩服的收益率。1936年的黃金價格約為35英鎊一盎司,到2015年,黃金價格約為765英鎊一盎司。若1936年,這筆錢被用于購買黃金,到2015年不過增值約22倍,還不及按單利計算的牛頓手稿年均增值倍數(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