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
乙 嘴還真甜。
甲 見到大家非常高興。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叫XX。
乙 我叫XX。
甲 我們倆不僅在舞臺上是一對搭檔,生活中也是很好的朋友。
乙 還是一個學校的同學。
甲 哦,XX,參加今天這個大賽,你有什么計劃嗎?
乙 你猜?
甲 這我怎么猜,趕緊說。
乙 當然有了,參加這個比賽,我怎么著也得進前三名,然后獲證書、得獎杯、考試加分;回家我爸請客,可樂要隨要隨有的,烤肉要外焦里嫩的,雞腿要半斤一個的,漢堡要肉夾面包的,餃子要有餡兒沒皮的……
甲 那你遲早撐死拉倒的。
乙 會說話么?什么叫撐死拉倒啊?
甲 那你聽聽你說的這叫計劃么?你這叫夢話!
乙 誰呀?那你參加這大賽有什么計劃呀?
甲 我首先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做到不急不躁、不瘟不火;然后認真表演,順利完成演出任務,爭取好的成績,不辜負老師和同學們對我的期望。
乙 還真不錯。
甲 當然了,要是能拿第一,就更好了。
乙 好嘛,把實話說出來了。
甲 誰不想得獎啊?
乙 要說你這計劃是比較實際。
甲 那是,一個好的計劃能讓我們的能力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
乙 還真是。
甲 你就拿咱們上學來說吧。
乙 怎么了?
甲 學年有計劃,學期有計劃,月有月計劃,周有周計劃,連每天都有每天的計劃。
乙 對。
甲 我們學習,有計劃。
乙 沒錯。
甲 我們值日,
乙 有計劃。
甲 我們大掃除,
乙 有計劃。
甲 我們逃學,
乙 有……沒計劃。逃學還能有計劃呀?
甲 學校為了杜絕這樣的行為,也制訂了相應的計劃。
乙 嚇我一跳。
甲 老師有老師的計劃,學生有學生的計劃,家長更有家長的計劃。
乙 這家長有什么計劃呀?
甲 那可都是給我們制訂的人生計劃呀。
乙 人生計劃?
甲 就拿我們班來說。“餅干”他爸就給他制訂了非常卓越的人生計劃。
乙 你先等會吧,“餅干”是誰呀?
甲 我們班班長,外號“餅干”!還有“曲奇”“蛋卷”“布丁”,他們都有計劃。
乙 好嘛,一個班全是點心。那你叫什么呀?
甲 就我這名聽著瀟灑,一個字——“派”。
乙 嘿!
甲 “餅干”他爸打算讓“餅干”長大了當畫家,一幅畫就能換一套房。
乙 這么說“餅干”美術不錯?
甲 哪兒啊,回回畫畫得兩分。畫個小雞像鴕鳥,畫個小貓像青蛙,他爸還說這是印象派。
乙 這是夠抽象的。
甲 “曲奇”他爸想讓他成為一名歌手,出場費就值一輛轎車。
乙 那他唱歌怎么樣啊?
甲 原來還好,現在讓他爸訓練的一上音樂課就這樣。
乙 哪樣啊?
甲 “我們是(拔高聲音)大家好!——共產主義接班人(拔高聲音)謝謝!——繼承革命先輩的(拔高聲音)一起來!——光榮傳統!(比V字手勢)耶!”
乙 這曲子是夠“奇”的。
甲 再說我們班“蛋卷”,他爸計劃讓他成為一個IT精英。
乙 搞計算機去?
甲 什么C語言啊、語言運算符啊、結構體啊,還有各種商務管理軟件、工作管理軟件等等,一個接著一個。現在上班族都說早9晚9一周工作6天的“996”苦,他這可比“996”厲害。
乙 那他是?
甲 “007”。
乙 嗬,是夠厲害的。
甲 “蛋卷”那眼鏡一周一個度數,真跟蛋卷似的。
乙 敢情因此得名。
甲 還有那“布丁”。
乙 怎么了?
甲 在我們班男生里個頭最矮,他爸愣計劃讓他當一名籃球運動員。(倒口)“俺們家‘布丁將來成了大球星,掙大錢,還能免費旅游哇。”
乙 個矮!
甲 (倒口)“個矮怎么咧?你得看咱們技術啊。”
乙 那倒也是。
甲 (倒口)“俺兒子也不用像人家姚明似的,去那個NBA,只要能去WC就行咧。”
乙 廁所呀?
甲 (倒口)“不是,不是WC,是CBA。”
乙 期望值還挺高。甲 關鍵是“布丁”體重超標,體育成績老不及格呀。
乙 還是先實行減肥計劃吧。對了,你爸給你制訂的什么計劃呀?
甲 哎!別提了。
乙 這“派”的爸爸制訂的計劃肯定錯不了。
甲 你別拿我開心了。我爸想讓我當個金融專家,說能天天和錢打交道,到時候他心里就踏實了。
乙 那你必須得讓你爸踏實啊。
甲 我想不踏實都不行。他讓我好好學習,刻苦努力。
乙 這話對呀。
甲 不讓我擔任任何的班內校內職務,說是分心。
乙 這也沒錯。
甲 你到底哪頭的?你說我不做點班務工作,怎么培養自己的能力呀?我爸還給我攢錢,說是給出國預備的,要是我完不成計劃,都對不起他和我媽。
乙 這得多大的壓力呀。
甲 (唱)“爸爸呀爸爸,固執的爸爸,你為何給我制訂這莫名的計劃。我有我的理想,我有我的想法,不用你再來給我們制訂這可怕的計劃。爸爸呀爸爸,親愛的爸爸,放開手吧,松開我吧,親愛的爸爸,讓我自己長大!”
乙 全是我們的心里話呀!
甲 爸,我有自己的計劃呀!
乙 雞腿要半斤一個的,餃子要有餡兒沒皮的……
甲 (推乙)去,一邊兒接著說夢話去。你以為誰都跟你似的。
乙 那你說說你的計劃是什么?
甲 (四周看)我爸沒來吧?
乙 沒有,說吧。
甲 長大了,我,我想當一名醫生。
乙 醫生?
甲 對,一名可敬可愛的醫生。
乙 干嘛非當醫生啊?
甲 不知道?
乙 不知道。
甲 好,我說說,你聽聽。在想當初,傳說中伏羲制九針、神農嘗百草,孕育了中華醫學的博大精深;“醫圣”張仲景為寫《傷寒雜病論》歷經千般難;神醫華佗為制麻醉散不惜自身作實踐;李時珍更是用畢生的精力整理總結,著成《本草綱目》,歷時27年;代代名醫濟世施術、恒德慎醫、謙虛善學。戰國扁鵲隨遇為變,漢代蘇耽留橘井濟世,唐朝“藥王”孫思邈大醫精誠。正確的知識、廣博的經驗、聰敏的知覺、對患者的同情正是他們真實的體現。偉大女性南丁格爾堅定立志而開創了現代護理;國際戰士白求恩不遠萬里來中國,獻身共產主義。看今天,多少醫務工作者值得我們去敬仰:鐘南山院士84歲高齡,為了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奔赴武漢,廢寢忘食、日夜奮戰。作為一名醫生,要有一切必要的知識,潔身自持,為了患者不惜自己的生命,只有這樣才能名副其實!這正是:醫德高尚醫術精,治病救人樹新風,美名代代傳佳話,我從小立志當醫生。
乙 好!看來你還真想當一名醫務工作者!
甲 是啊!做醫生是我的理想,我日思夜想的都是想做一名醫生。
乙 那你爸那兒怎么交代啊?
甲 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爆發。
乙 是,早晚得爆發。
甲 如果我真的成為一名醫生,完成了自己的A計劃,那我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乙 到時候可得祝賀你。
甲 對,祝賀我們所有實現自己夢想,完成自己計劃的同學們,包括你。
乙 沒錯,到時候我就是國家總理。
甲 啊?
乙 人各有志嘛!
甲 到時候我成了一名醫生,我要幫所有的病人擺脫痛苦,讓他們享受美好的生活,去完成自己的計劃。
乙 好!
甲 我要給我的家人治病。
乙 你家人?
甲 是的。我要把爺爺的哮喘治好,讓他可以呼吸我們現代化的空氣。
乙 嘿。
甲 我要把奶奶的白內障治好,讓她可以看到我們美麗的環境。
乙 好。
甲 我要把媽媽的腰疼病治好,讓她盡情地為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而歡呼雀躍。
乙 你媽媽會為你高興的。
甲 我還要把爸爸的腦病治好。
乙 你爸有腦血栓?
甲 你才腦血栓呢!
乙 那是?
甲 我要改變他的觀念,同時也是我給他制訂的一個計劃。
乙 你給他制訂的計劃?
甲 對啊!我得讓我爸千萬別再為他孫子制訂計劃了。
乙 嗨!
賞析:童年的夢不需要計劃
甄齊寫的這段相聲,我反復閱讀了幾遍,是一段反映現實生活的兒童相聲。這段相聲參加過北京少兒曲藝大賽。在全國少兒曲藝大賽當中獲得了文學獎的好成績。這段相聲的目的在于闡明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制訂的“計劃”給孩子帶來的種種壓力。
孩子的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念頭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當后者制訂的計劃覆蓋了前者的五彩斑斕的顏色時,矛盾也就不可避免出現了。個別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美好的未來,因而制訂了更詳細的計劃,卻似乎沒想過,這計劃會干預孩子們自己的規劃。
或許有的大人會說,“小不點能有什么計劃,我們都是為他們好!”但孩子的心中是有主見的,對未來也是有想法的。且不說未來要當醫生的逗哏小朋友,哪怕是想“可樂要隨要隨有的,烤肉要外焦里嫩的,雞腿要半斤一個的,漢堡要肉夾面包的,餃子要有餡兒沒皮的”的捧哏小朋友,其實說的也都是滿是童趣的真話——如果大人們要求孩子們從小就要志存高遠,那他們自己大概小時候也想過可樂雞腿、漢堡餃子不限量的生活。這么一看,諷刺的意味不是很明顯么?
對未來的期待會變化,對人生的選擇也會變化,孩子們總會被時間改變的,一如他們已經長大、可能要當“歌星”“球星”“IT精英”而未成的家長們。但著眼現在,無憂無慮的童年更重要。
在段子的最后,逗哏小朋友得用貫口實打實地說出自己的規劃——當醫生。他介紹了諸多英雄人物,介紹了諸多白衣天使。這一方面結合了時事,一方面也表明了孩子心中對英雄最純凈直觀的崇拜,最終呼應主題,也能讓望子成龍的父母們都知道,甘于奉獻的英雄身影會成為孩子們規劃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會激勵著他們不斷完善自己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引導,可以鼓勵,但如果一定要用家庭的“計劃指令”讓孩子們未來必須做什么的話,那孩子們也只能回以自己的計劃——
“我得讓我爸千萬別再為他孫子制訂計劃了。”
(點評人:中國鐵路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 劉洪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