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圖:陳明貴)
隨著各地疫情的緩和,人們的生活也漸漸恢復了以往的祥和。但在那一段非常時期,人與人的關系是不是也像平時那么祥和呢?
我就聽說過這么兩件事,第一件是關于一個年輕護士的。“新冠肺炎”爆發后,一個年輕護士所在的醫院被劃為了發熱門診定點醫院,救死扶傷的崇高理想感召著這位護士,在返鄉探親途中她主動回到醫院,成為了勇敢的“逆行者”。在連續奮戰幾晝夜后,這位護士終于被輪換下來,獲得了寶貴而短暫的休假。
當她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自己的出租屋時,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以前從未打過照面的小區業主們,竟然像事先說好了似的,齊齊地堵在門口。為首的一人說道:“經本樓業主投票決定,醫護人員不準進樓,非常時期,我們大家都不放心。”
這句話就像一柄利刃,深深刺傷了這位年輕護士的心。后來,在警方的嚴肅教育下,這些人才認識到了自己的狹隘和荒謬,但不論事后如何道歉,這件事還是在這位護士的心里留下了陰影。
另一個故事是關于返城的。在某個大城市的小區里,有一對老夫妻,在他們對門,租住著一個在城里打工的小伙子。這次疫情發生時正值春節,小伙子很早就回家鄉了,對門沒人住,倒也讓人覺得放心。
這天晚上,老夫妻忽然發現對門的窗戶亮著燈——小伙子回來了。這對老夫妻就開始琢磨了,老頭兒對老伴說:“你看,小伙子回來了。”“可不是嘛,他是從外地來的,不知道現在他情況怎么樣?”老伴有些擔心地說道。老頭兒想了想,取出張便條,寫上幾行字,然后跟老伴悄悄地把這張紙貼在了小伙子的房門上。
第二天一早,小伙子看見了門上的便條,上面寫著:“孩子,你一個人返城,沒人照顧。現在是非常時期,你缺啥東西就問對門的大爺大媽拿,出門在外不容易,別讓你父母擔心。”寥寥數語,像一股暖流,流入了小伙子的心房。
疫情之下,有些人表現出人性中陰暗的一面,但更多人展示了善良和關愛。只有當我們敢直面黑暗時,我們才更有資格擁抱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