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彪
“綠云擾擾,梳曉鬟也”“綠云傾,金枕膩”……古人將一頭烏黑、濃密的頭發形容為“綠云”。從養生的角度講,健康的頭發應該是柔軟、有彈性、發色亮澤光滑、無纏結分叉的。但如果發質背離了這個標準,就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
枯萎發 枯萎無光澤、易于分叉的發質稱為枯萎發,多是先天身體素質差、氣血虧虛造成的。人體以氣血為本,氣血足,則頭發烏黑亮麗;先天不足或病后虛弱等,往往會導致氣血虧虛,使發枯萎。建議大家日常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尤其要注重睡眠質量,最好在子時熟睡。同時,多吃健脾養血的食物,比如大棗、桂圓、桑葚、枸杞和動物肝臟等。
脆裂發 頭發干燥變脆、易于斷裂,尤其是長發末端容易縱裂成絲、狀如羽毛,稱為“脆裂發”。除因天氣干燥、洗發過勤外,常由陰虛血燥所致。從中西醫角度看,這也是身體缺乏鈣、鐵、鋅、B族維生素等的信號。建議這類人群平時多做頭皮按摩,10個手指的指腹呈梳狀,自前而后按摩頭皮,力度不要過大,每天兩三次,每次5分鐘。此法可以疏通頭部經絡、調暢氣血。同時,每天取大棗兩枚,核桃兩個,黑芝麻、葡萄干各一小把當零食吃。
發遲 頭發稀疏萎黃、日久不長稱為發遲,是天生體質弱或后天失養所致,多為血不足的表現。中醫常說,“發為血之余,腎之苗也”,意思是說,血不足、腎氣虧損,必然導致氣血衰弱,無以榮發。對此,中醫臨床上常用六味地黃丸、八珍膏等調養,日常也可以多吃黑豆、黑芝麻、核桃仁等,用食療的方法來補腎養血。
愛打結 中醫認為,發梢變細、容易打結、梳理時易折斷是脾胃虛損的表現之一,此類人群還常伴有面黃肌瘦、營養不良等情況。日常生活中,應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黃豆、核桃、花生米、芝麻等。同時,飲食要有節制,多吃綠豆、扁豆、絲瓜、薏苡仁、冬瓜等有健脾除濕作用的食物。脾胃不和者,不宜過食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烈酒濃茶更要遠離。中成藥可辨證選用健脾丸、香砂養胃丸、保和丸、烏梅丸等。
(子江摘自《生命時報》2019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