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豆
“激素臉”也稱激素性痤瘡、激素依賴性皮炎,屬于藥物性痤瘡的一種。這種情況多是因為間斷,或長時間濫用激素藥膏和暗含激素的美容化妝品,引起激素的毒副作用所造成的一種嚴重皮膚病。
糖皮質激素緩解紅、熱、癢、腫等癥狀立竿見影,對多種炎癥性皮膚疾患的作用迅速而強大,因而添加了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可以在短時間內抗炎、抗過敏和抑制免疫反應,并且可以使皮膚的毛細血管強烈收縮,表現為有痘祛痘、有紅祛紅、快速美白。所以,激素到了原料商手中,就變成了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名字——美白素。
然而,糖皮質激素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它有很強的副作用,也被稱為“皮膚鴉片”。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以及肌無力、恢復慢且不完全等問題,應用不當,還會引起皮膚萎縮、變薄、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斑,以及多毛、皮膚老化等不良反應。還會使體內潛伏的感染灶擴散或靜止感染灶復燃,誘發感染或加重感染。
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類的化妝品,可能導致面部皮膚產生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還可能患上激素依賴性皮炎,使皮膚的正常生理結構和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帶來粉刺、痤瘡、膿皰性痤瘡、結節性痤瘡、囊腫性痤瘡等皮膚問題,長成“激素臉”。
據估算,強效激素藥膏在面部使用超過1.5個月,弱效或含有微量激素的違規化妝品長時間使用(1~2年),都會在局部誘發激素依賴性皮炎。可以說,出現激素依賴性皮炎,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基本上面部就算毀了容。
一些化妝品標榜具有祛斑、美白、對抗炎癥等效果,使用后也確實很快就有效果,受到眾多愛美人士的青睞。殊不知,這種產品一般用著用著就有點上了癮,甚至一天不用就感到不舒服。這時候,就要警惕這些化妝品是否違法添加了激素。
表皮與真皮變薄:局部長期外用激素,可導致角質層顆粒形成減少而變薄,真皮的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彈性變化使膠原的原纖維間粘附力減弱,膠原合成減少而變薄。
色素減退、沉著:由于角質層的層數減少,遷移到角質形成細胞的黑素減少,引起色素減退。色素沉著可能與糖皮質激素激活黑素細胞再生色素有關。
血管顯露:由于血管壁的膠原纖維間粘附力減弱可導致血管變寬,真皮膠原的消失而導致表面的血管顯露。
激素依賴和反跳現象:激素的抗炎特性,可抑制丘疹的發展和減輕瘙癢,血管收縮,紅斑消失,然而激素不能消除疾病的病因,停用后常可引起原有疾病加重,可表現為炎性水腫、發紅、燒灼感、不適感和急性的膿皰疹等反跳現象。該現象常常發生在停用激素后2~10天,并持續幾天或3周左右。因反跳現象導致患者繼續外用激素,而造成激素依賴。
酒渣樣、痤瘡樣皮炎:在激素誘導的酒渣鼻樣皮損中,毛囊蠕形螨的密度顯著增高,蠕形螨封閉毛囊皮脂腺出口,引起炎癥反應或變態反應,強效激素還可使皮脂腺增生,導致特有的酒渣鼻樣皮疹。激素能使毛囊上皮退化變性,導致出口被堵塞,出現痤瘡樣皮疹或使原有的痤瘡加重。
毛囊炎:因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使局部毛囊發生感染和原發毛囊炎加重。
“激素臉”治療起來非常棘手,但也并非無法治愈。治療時,停用一切糖皮質激素外用制劑,保濕、抗炎抗過敏治療,必要時需要進行心理疏導。如果能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長期的皮膚屏障修復,要擺脫“激素臉”也不是不可能的。
冷敷:在炎癥急性期,用冷敷、冷噴治療能減輕皮膚局部的灼熱不適等癥狀,同時清潔皮膚,使皮膚充分吸收水分,緩解緊繃感并減輕炎癥反應。但這樣的做法只能減輕不適,不能起到徹底根治的作用,建議只在急性期使用,莫長期反復使用,以免過度刺激皮膚加重“激素臉”。
抗炎抗過敏治療:在治療方面,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視個體情況系統或局部地使用一些藥物來抑制炎癥反應、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
使用修復產品:修復產品中的修護精華可以幫助修復皮膚屏障,恢復皮膚正常功能,使皮膚更好的完成自我保護。
保濕:經常補水保濕,有助于緩解面部癥狀的各種不適。
防曬:首選打遮陽傘、戴遮陽帽等方式,也可選擇輕薄、清透的醫學品牌防曬劑;其次,防曬品不宜直接涂抹于表皮,可在護膚品的基礎上涂抹防曬。
清潔:建議使用純凈溫水或者醫用溫和洗面奶,以防刺激導致過敏加重皮膚潮紅。
(摘自《醫學美學美容》201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