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菂



摘要:任何一項工程項目的建設離不開造價成本的考量,工程建筑直接費用與完成該項工程的人工、材料、機械使用、措施等費用直接相關。其中,工程項目的材料直接費用大約占到建筑工程造價的60~70%,是建筑工程項目材料直接費用中一個不可小覷的部分。如今社會的高速發展,建筑材料也隨著時代洪流進行著符合社會發展的改進,于是適應當下社會經濟、科技、環保發展理念的裝配式建筑PC構建就值得推而廣之。PC構建的價格確定勢必對工程造價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PC構架的基價是由當地部門(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根據市場行情來定的,但是PC構建由于是新材料、新工藝、推廣時間短、技術難度大等原因導致價格不如傳統的材料基價信息完善,這就導致了材料采購方和材料生產商在材料價格上出現信息不對等的情況。故本文旨在淺析采購方和材料生產商之間關于裝配式建筑PC構件價格的博弈,用以尋求雙方交易的平衡、推進PC構件價格在市場上的規范化。
關鍵詞:材料價格裝配式建筑 PC構件 博弈
1 裝配式建筑PC購進材料價格現狀分析
1.1 市場信息缺少、參考價不完善
根據成都市工程造價管理總站2017年發布的《裝配式建筑PC構件參考價》一文中,關于裝配式建筑PC構件中囊括了矩形柱、矩形梁等如下表所示的11個項目。可以看出定額項目較少。
1.2 市場價格高
在《裝配式建筑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及城市藝術雕飾工程補充定額》(征求意見稿)中規定,PC構件成品價為到場堆放點的價格,包括:鋼筋、預埋件(含安裝預埋件)、砼和保溫、裝飾材料費、成品制作費、模板費、預埋件費、預埋管線費、運輸、上下車費、包裝費、現場堆放支架及構件廠家的利潤和稅金等全部費用。正是這些因素,導致PC構件到場的含稅價在2800(元/m3)至3300(元/m3)之間,價格相較于傳統的建筑材料貴。
此外PC構件要采用新的工藝流程和生產技術,還要使用BIM等作為設計的技術,生產時鋼筋骨架的制作,預埋鐵件的安裝等都增加了PC構件的成本。
對比使用傳統建筑材料的混凝土小高層住宅的單方造價約為1442(元/m2),而裝配率(即PC率)為20%的混凝土小高層住宅的單方造價就為1990元(元/m2),高出前者38%,大幅度增加了工程項目直接費用。
1.3 政府推進、鼓勵裝配式建筑的發展
在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中,提出明確要求,至2020年末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30%,裝配率要達到30%。
建筑的裝配率越高,也就是采用的PC構件數量占總構件的比例越高,PC構件的需求量也就越多,工程造價自然也就和裝配率成正比,成本也就提高了。
PC構件的價格過高,就會導致失去一部分市場的購買力,減少裝配式項目的數量,為了減少成本,商家會以次充好,導致市場上預制構件質量參差不齊,裝配式建筑的推進就難以快速推進。
1.4 材料價格靈活,PC構件價格信息不對等
材料費用不同于人工費用和機械費用,定額中的人工費和機械費是由價格主管部門編制的,比較統一,價格變化趨于平穩,但是材料費用卻是靈活多變的,受市場環境、社會環境影響,且當期拿到的信息價是前兩個月的,使得工程造價失真。
PC構件的價格也是由價格主管部門根據其在市場的實際生產情況來編制的定額,但是只是市場的參考價,采購商或許只有通過參考價或者市場詢價來了解價格,那么材料采購商在進行選擇生產廠家或者購買PC構建時對有關價格信息了解不充分,對于對方提供的構件材料的質量也不清楚。
2 采購方和材料商價格博弈模型構建
2.1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對于采購方來說,是希望能以合理的價格購進質量符合要求的材料。對于材料商來說,是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賣出好價格,賺取更多的利益。假設供應商自身材料價格對外是完全公開透明的信息,則雙方的采買就是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把雙方交易的過程看成完全信息博弈,簡化為:雙方認為合理(既不高也不低)的價格交易,雙方盈虧平衡,獲得利潤均為0;則假設采購商用低價購入(X1)則獲利1個單位,高價購入(X2)則獲利-1個單位;材料商低價賣出(Y1)獲得利潤-1個單位,高價賣出(Y2)獲利1個單位。如下圖所示:
如果是(X,Y)里X=Y的情況下,才能求得均衡,也就是出現(0,0)的時候雙方獲利均衡,達到納什均衡。但是每一方的獲利情況和利益的衡量方式是不同的,具有不確定性,不能簡單的求得一個平衡,也可以認為在每一種情況下進行博弈,都能夠產生當時情況下的最優決策。
材料商賣出的價格的高低主要由材料商自己確定,材料商在一般情況下占據主動地位,不會低于自己的報價賣出材料;采購商對于購買價格的高低憑借市場調研、多家對比、參考市場價格以及采購商自己或者業主的資金承受能力來確定。從上圖假設的四種情況結合實際來看,雙方都不會采取利益最小的決策,所以當Xi(i=1,2)≥Yi(i=1,2)時,即采購方的價格大于或等于供應方的價格時,雙方才會做出選擇。其中采購方低價購入和材料商高價賣出這個組合,雖然沒有達到均衡,但是雙方均能獲利。
2.2 不完全信息靜態態博弈
實際中,采購方和材料商之間的交易,不僅僅只用簡單的價格來衡量獲利情況,并不是一個信息對等的博弈。材料的質量、運輸、包裝等都是和利潤息息相關。并且供應商自身商品質量的好壞,成本的高低等是一個私有信息,采購商并不完全知情,從這一角度來看是一個不完全信息博弈。
加入材料質量的好壞的因素,采購方將面臨更多的選擇,這樣就產生多種選擇,采購商對于供應商的材料質量、價格不清不楚,處于劣勢,但是供應商自己卻是知道的。那么采購商的購買博弈局勢如下。
可以看出當供應商提供的質量和價格成正比的時候,雙方利益達到均衡,各自從自己一方的利益出發去選擇時,即供應商提供質量好的材料時(高價,高價)策略組合以及供應商提供質量不好的材時的(低價,低價)策略組合。
3 采購商和供應商行為分析
3.1 供應方的行為分析
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是適應社會進步的產物,是符合建筑行業未來趨勢的,也是各地方政府推廣和鼓勵的。加上PC構件的定額還不完善、PC構件制作工藝復雜、是新興的建筑產業鏈、市場行情復雜、供應商對自身的產品和同行情況了解清楚等條件,這對生產裝配式建筑PC構件的廠商十分有利,根據以上雙方博弈的情況來看,采購方是愿意用大于或等于供應商提出的價格來進行支付交易的。
供應商在上訴有利的情況下,難免會采取坐地起價、以次充好、價格虛高的行動來獲得高額的利潤。
這種情況下,會有大量PC構件廠商涌入市場,追求自身利益,那么PC構件材料廠商也會面臨市場競爭的困境。
3.2 采購商的行為分析
反觀采購商,是處于被動的位置。很多時候只能按照材料商的價格來交易。采購方只能多詢價,做市場價的調查,檢查產品質量,加強PC構件的運輸、管理等,來保證材料能交付成功。
4 結論
建筑材料這條產業鏈,采購方或者業主與供應商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次得利并不是最優的策略,供應商會考慮和采購方形成長期的合作關系,上下鏈之間關系相互協調,使得PC構件采買的形成雙方利益共存的產業鏈。
并且大量興起的PC構件廠商,也會給目前市場上的廠家造成競爭壓力,填補目前市場裝配式構件市場的空缺,采購方可供選擇的企業增加,市場也會自行引導PC價格走向平衡。
參考文獻:
[1] 彭軍龍,王小青.供需雙方關于材料價格的動態博弈分析[J].公路與汽運,2016(06).
[2] 王艷艷.基于供應鏈的產品價格博弈分析[D].西南石油大學,2012
[3] 李穎.基于博弈論的投標報價決策方法[D].天津大學,2005.
[4]鄧曉紅,宋建,賀慶.PC構件生產商競爭力評價實證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7(07).
(作者單位:長春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