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龍拿
摘要:班級文化中蘊含著深刻的德育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學生道德素質的發展狀況。班主任要不斷創新班級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其育人導向功能。
關鍵詞:創新;班級文化建設;育人
1 班級文化建設的現狀
每次開學初,我們經常會發現不僅有“擇校熱”,甚至還有“擇班熱”。很多家長想盡各種辦法,甚至不惜花重金給孩子選擇班級。有些學校也為了防止出現這一問題,選擇了平行分班。但是,“擇班熱”的現象也值得我們深思。大多數家長對班級的選擇并不僅僅局限在成績方面,更多的是對一個班級文化的選擇。正是因為目前很多的班級文化建設存在諸多問題,才會讓擇班成為家長的心頭病。
第一,班級文化建設沒能圍繞班級核心理念
很多班主任和師生都簡單地以為教室墻面的更換和裝飾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而且重心都放在形式上的多樣化,注重色彩的搭配變化,卻沒有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部分,沒有突出班級的核心理念,沒能凸顯班級特色、構建班級形象。此外,教室的布置不夠精細,比較隨意,導致教室內部雜亂,缺乏頂層設計。這種流于表面的物質文化建設難以發揮班級文化的實際價值。
第二,班級活動文化建設缺乏個性
很多班級活動僅僅成了形式,它的組織方式、組織內容往往不被重視,不少班主任只做規定動作不做自選動作。即按規定辦,按傳統辦,按常規辦,以為這樣就行了。導致有些班主任認識不到班級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性,認為它浪費教師和學生的時間,所以導致班級活動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無法使學生的探究意識、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發展,無法真正發揮其立德樹人的育人導向功能。
2 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針對當前班級文化建設的諸多問題,難以發揮育人功能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厘清班級文化建設的內涵,并明確其重要性。班級是組成學校的最基本單位,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這就要求班主任重視班級文化建設,以良好的文化氛圍感染學生。
3 優化班級文化建設,發揮立德樹人功能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而要落實這一根本任務就是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的全過程。我們可以從以下四方面不斷優化班級文化建設,從而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
3.1 精神文化
班主任應該提煉出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理念,對今后班級的發展方向有個總的目標。這個目標的制定要具體而有條件達到,能夠發動全班同學向這個目標努力。想要建設成什么樣的班級,想要讓學生發展成什么樣的人,……這些都需要班主任進行反復思考,并外化出來,形成具體的理念,即班訓。班主任不僅要有自己的班級培養理念,也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同時,一定要將這一理念在實踐中傳達給學生。另外,班主任在提出班級文化建設的理念時要結合新時代教育的育人理念,并注意融入中國傳統優秀道德理念,從而充分發揮其德育功能,促進學生的道德和情感發展。
3.2 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以班級組織及其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形態,班級精神文化必須轉化為制度的行為方式,才能保障班級文化起到引領、規范的作用。在制度建設中,我們要遵循人文的原則,既從學校層面進行規范化、系統化的班級管理,又注重激發班級師生的自主創生力,注重班級基本管理細則規范性和民主性的統一,讓有形的制度在無形中育人。在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時,尤其是班級紀律管理方面,既要有一定的底線要求,也要有一定的彈性空間,要充分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
3.3 行為文化
行為文化主要是通過班級活動來落實。班級活動的開展本身就是一個蘊含著深刻德育價值的文化過程。班級活動包括常規性活動和班級特色活動,班主任對待班級常規性活動時一定要端正態度,切不可忽視其德育價值,從孩子的身邊瑣事著手,把每一個簡單的儀式都打造成有意義的活動,例如升旗儀式可以提升學生的愛國意識等等。此外,班級活動中,要融化中國傳統文化,弘揚和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例如開展傳統文化主題活動月、讀書分享、每天一歌、晚間新聞分享、才藝展示等系列班級活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更能凝聚班級正能量,增強班級向心力。
3.4 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是班級中的成員在長期交往中創造的所有物質財富總和,包括教室的基礎設施,以及教室的設計和布置等。為了讓班級文化具有個性化,我們的物質文化也要有特色,主要可以從教室墻面文化、角落文化等進行打造,圍繞班級理念建設具有德育內涵的教室環境。例如每個班級都可以將班訓、班徽醒目的貼在教室前方的黑板上,不僅是讓學生熟悉自己的班級理念,更是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讓學生認可自己是班級的一員。在教室的四面墻上,可以貼符合班級理念的名人名言字畫,甚至是學生自己制作的簡報,班級成員的照片或者是班級活動的照片等等。墻面貼什么并沒有統一標準,但是前提就是要為班級理念服務,要以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為目標,不能隨意張貼,通過各種文化物質的組合,打造有特色的教室物質文化景觀。
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微”字上下功夫。充分運用微博、微信、 微視、微電影等現代信息技術工具為班級文化建設提供網上平臺,指導學生建立班級主頁、微信群、QQ 群等網上活動空間,由班委會成員進行管理,從“學習強國”等搜索、收集積極樂觀、充滿正能量的符合新時代教育的相關資料投放到網上,傳播正能量,引導學生辯證看待當前社會問題。
4 結語
總之,班級文化對學生的作用有“潤物細無聲”的特點,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學生道德素質的發展狀況。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每部分的意義,并在實際生活中,不斷體驗和踐行班級理念。因此,新時代教育需要我們創建優秀的班級文化,讓班級成為學生向往的樂園,使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讓班級煥發生命力,從而發揮其立德樹人的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 劉翠華.班級文化建設中育人環境的營造[J].新課程·上旬,2015(09).
[2] 靳青.中國傳統文化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路徑研究[J].戲劇之家,2017(12).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