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某洋快餐企業在上海、廣州、深圳三地開啟“植培”雞塊試吃活動。4月中旬以來,另外幾家國際連鎖餐飲企業也紛紛圍繞“人造肉”推出試吃產品。“人造肉”是否安全?營養如何?夠劃算嗎?
“人造肉”即“植物肉”——專家介紹,目前人造肉有植物蛋白和細胞培養兩種技術路線。目前市面上可見的“人造肉”均以“植物肉”為主,即從大豆、豌豆等中提取蛋白質,然后通過調味使其具有動物肉的口感。
安全嗎?營養嗎?劃算嗎?——多名行業專家表示,對“植物肉”而言,病毒感染、動物疾病、過量使用抗生素等風險均更低。從蛋白質含量來看,“植物肉”蛋白的氨基酸組合非常豐富,跟動物肉蛋白的營養幾乎等效。此次某洋快餐企業推出試吃的“植物肉”雞塊價格為5塊1.99元,僅為普通雞塊價格的1/5左右;但另一家企業的植物牛肉輕食價格卻在59元至69元不等。專家認為,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接受度持續提高,相關產品價格將會下降。
急需統一監管、準入標準——專家提醒,目前尚無專門針對“人造肉”產品編制的各項國家安全標準,要防止一哄而上、資本炒作過頭,實際上侵害消費者利益,甚至帶來安全隱患。目前行業內部正在研究制定“植物肉”食品產品生產和上市標準,將借鑒國際上成熟的標準體系,逐漸加強相關產品市場監管、嚴守準入“門檻”。(綜合新華網訊、環球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