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飛
午休的時候,小豆丁跑過來神秘兮兮地對我說:“你知道‘象大哥和‘喻小弟嗎?”
“什么‘象大哥和‘喻小弟?”我被他問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個‘象大哥和‘喻小弟嘛,其實就是‘象征和‘比喻。”小豆丁說道,“今天語文小測驗上,我把這兩種修辭全搞混了,桃子老師讓我回去好好想想這‘兩兄弟的區別。”說完,小豆丁把滿是“紅叉”的測試卷拿給我看。
本來還想戲弄一下他,不過看他那可憐的樣子,我真是于心不忍哪。“‘象征和‘比喻是寫作中兩種常見的手法……”
“對,對,你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快給我講講吧,求求你了!”還沒等我說完,小豆丁就急了。
“好,好!我給你講還不行嗎?”我無奈地搖搖頭,接著說:“象征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象征體) ,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象征和‘比喻的區別主要有四點。”
1. 象征中的象征體都是具體的,被象征的本體,即“概念、思想和感情”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喻體和本體通常都是具體的,不過也有少量比喻句中喻體是抽象的思想感情,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 象征是著眼于全文或是局部文章的構思,是文章技法,如《白楊禮贊》;比喻則通常是以句子的形式存在。
3. 象征和比喻常常結合而用,即象征中必有比喻,而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征。
4. 象征講究象征體與本體之間的“神似”,而比喻只講究本體與喻體之間的“形似”。
“哦,你說得還真對,我仔細想想,它們之間的區別還真是這樣。”小豆丁點頭道。
你啊,先別著急,還有不同呢。從作用上看:象征是用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能豐富人們的聯想,耐人尋味,使人獲得意境無窮的感覺;比喻是對某事物的特征進行描繪和渲染,使語言生動形象,還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淺顯、具體地表達出來。
“阿飛,你說的真是太棒了,我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呀!”小豆丁高興地說。
“既然你這么說,那我就考考你,看你學明白沒有。請你分析一下這四句話吧。”我說。
1.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2.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4.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爭上進的精神。
“第一句用‘萬里長征和‘第一步來作比喻,形象地說明了民主革命勝利后的路更長。第三句把‘月光比作‘流水,有本體和喻體。所以這兩句是比喻句。第二句中的‘海燕象征著‘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它是通過海燕這一具體形象來表現與之相似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第四句則直接點明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所以這兩句用了象征手法。”小豆丁自信地說。
“不錯嘛,你看你,只要用心學,就能學會知識呀!”我說。
小豆丁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