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飼料工業辦公室
全省現有飼料生產企業390 家, 共持有490個證、其中濃配料230 家、預混料123 家,添加劑57 家,混添48 家,單一飼料32 家。
2019 年全省飼料加工企業總產量1033.77 萬噸, 同比減少18.42%, 全省飼料工業總產值345.70 億元,同比減少27.90%。
飼料加工企業總產量中:配合飼料980.50 萬噸,同比減少17.33%(其中散裝飼料243.65 萬噸,委托加工28.89 萬噸);濃縮料19.55 萬噸,同比減少41.89%;預混料33.69 萬噸,同比減少29.10%。豬料614.46 噸,同比減少30.65%;蛋禽料113.91萬噸,同比增長6.28%;肉禽料152.10 萬噸,同比增長35.57%; 水產料148.25 萬噸, 同比減少6.10%。
2019 年與2018 年相比,全年配合飼料、濃縮飼料、預混合飼料的產量,同比分別減少17.33%、41.89%、29.10%,豬料同比減少30.65%。
成因分析:湖南是全國養豬大省,往年全年正常生豬出欄達6 千萬頭, 存欄達4 千萬頭,2019年由于受非洲豬瘟影響, 全省生豬無論是出欄或存欄,均呈現大幅度的下降,而在配合、濃縮縮料和預混合飼料中,豬料均占主要份額,達到70%以上,生豬存欄和出欄的減量,直接導致商品飼料減量,豬料持續下跌。
產品需求結構性變化表現為: 仔豬料、 母豬料、育肥豬料從7 月份開始,均同比明顯減少,從11 月份開始均同比止跌趨緩; 禽料強勁增長,其中蛋雞蛋鴨飼料從7 月份以來,連續強勁上漲,肉雞從1 月份、 肉鴨從2 月份就開始連續表現為強勁增長,但在6 月份,肉鴨飼料出現了微弱跌落;水產料不增反有弱勢跌落。(月度豬料、禽料、水產料產量變化見下圖)

2019 年全省不同品種豬飼料生產情況

2019 年全省不同品種禽料生產情況

2019 年全省水產飼料生產情況
成因分析: 豬用飼料減少主要原因是受非洲豬瘟影響, 特別是去年6 月份后全年存欄生豬和出欄生豬雙雙下跌,仔豬、育肥豬、豬肉價格強勁上漲,百姓短期內減少對豬肉的依賴,增大了對蛋禽肉的需求, 雙重原因直接導致生豬飼料斷崖式下跌,但從11 月份開始,由于我省生豬復養政策強勢推動,大型養殖企業的產能擴張,大大削弱了非洲豬瘟對養殖業和飼料產業的強大沖擊。
禽料強勢增長直接原因是豬肉價格奇高,百姓增大了對蛋禽和肉禽的消費需求, 蛋禽和肉禽養殖企業的產能釋放和充分利用, 帶動了對蛋禽飼料和肉禽飼料的需求。
水產料并未像禽料出現增長, 反而有微弱跌落, 其主要原因是環保政策對大湖和生態紅線水質區進行了禁養和限養,直接影響了養殖水面,魚塘養殖和稻蝦養殖可養區增長稍有滯后, 水產養殖限產限養政策在短期內會減少對水產飼料的基本需求。
據了解,去年飼料生產廠家,豬配合飼料的純利潤空間平均在每噸50-80 元左右, 豬濃縮飼料的純利潤在每噸300 元左右, 豬預混料的純利潤在每噸500 元左右, 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增長乏力。
成因分析:由于企業用工成本不斷上漲,飼料原料價格居高不下,加之非洲豬瘟爆發,嚴重影響了生豬存欄和出欄,進而影響了對飼料的需求,飼料銷售價格難以企穩, 加之飼料生產企業對生物安全防控的投入, 直接導致豬濃配料和豬預混料生產企業經濟效益受到雙重擠壓, 經濟效益增幅持續收窄。
全省飼料生產企業規模年產10 萬噸企業達29 家,產量415.79 萬噸,占比達到40.22%,年產5—10 萬噸以上企業50 家, 產量350.82 萬噸,占比達到33.88%; 單個產值10 億的1 家, 總產值12.8 億元,占比達3.89%,單個產值過5-10 億的8家,總產值達50 億元,占比達15.16%,單個產值過1-5 億元的96 家,產值達215.03 億,占比達到65.34%。
成因分析: 受市場競爭因素和增強抗風險能力影響,飼料企業獨立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要想實現企業持續盈力,走規模化是必然趨勢,伴隨著產業集中度提高, 中小飼料企業被市場競爭淘汰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為應對非洲豬瘟影響, 減少飼料生產市場風險,飼料企業利用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充分利用好國家和我省生豬復養政策, 投資養殖業與屠宰加工業,加快飼養互動資金的投入,擴張養殖版圖,進一步釋放生豬產能,帶動飼料增產增量。 唐人神集團、九鼎集團、湖南百宜等規模飼料生產企業,紛紛搶灘養殖市場,比如新湘農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未來生豬養殖發展規劃中就明確,計劃在郴州區域內投資新建10 個年出欄10 萬頭的高標準智能化生豬養殖基地,計劃投資12 億在郴州蘇仙區高新區五里牌工業園新建年屠宰100 萬頭生豬屠宰冷鏈廠、 儲備4 萬噸凍庫及配送車間及食品加工產業園。
成因分析:在向規模要效益的同時,部分大型飼料企業加快了產業一體化發展步伐, 拉伸產業鏈,飼養互動,通過公司加農戶飼養模式,進一步增強發展后勁和抗風險能力。其中唐人神集團、正虹集團、九鼎集團、湖南百宜、新五豐等不少大型飼料生產企業加速了在湖南及全國的養殖搶灘布局,通過飼養互動、屠宰深加工等舉措,有力的推進大中型飼料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大型養殖企業幫助指導農戶,增強生物安全防護意識,提升生物安全防范技能,養殖場(戶)復產信息倍增。
傳統的飼料營銷方式是生產企業通過經銷商將飼料轉銷給養殖場(戶),養殖戶生豬喂養的好壞、營養配方是否合理,生產企業往往掌握了解的不多。非瘟后大量散養戶退出,這種傳統的營銷方式受到了極大地挑戰, 廣大飼料企業認識到只有飼養一體化,加強與養殖場(戶)的緊密聯系,幫助養殖人去養好豬,實實在在的為養殖者創造效益,與養殖行業共同成長,合作共贏,才是飼料企業營銷的正確之路。 偉業集團推出的ODM 系統(原始設計制造商)就是飼養結合的成功范例。 ODM 系統是根據豬場環境、溫度、豬的品種、生長階段等數據進行采集,然后進行大數據分析比對,計算出豬的營養需求及生長曲線, 根據生豬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進行合理的營養配方。 公司去年在湖南合作的合作的幾個戰略伙伴,包括天心牧業、旺森牧業、輝華牧業、湘村黑豬都取得了可喜成績。
湖南全省企業散裝料達243.65 萬噸,占比已達到配合飼料產量的23.58%,散裝飼料需求市場分額在逐年提升,而且這個占比只會越來越大。
成因分析:
一是推廣散裝料運輸,節約成本,即減少包裝費用,又大大減少袋裝物流成本和人工輸送成本。今年全省飼料產量1033 萬噸, 按1 個袋子成本(配合飼料、濃縮飼料袋子1.5-2 元,預混料2.5 元左右)平均2 元計算,按平均每50 公斤包裝計算,需要4.1 個億的包裝成本,散裝料23.58%的占比,會節約1 個億的包裝成本。
二是散裝飼料投入養殖,時效更加快捷,使用成效更加明顯。
三是散裝產品品質更加有保障, 減少包裝和貯運過程的霉變,新鮮度更加有保障。
一是我省非瘟防控措施相對得力, 我省種豬場、規模化豬場生物安全屏障已經基本建立,全省能繁母豬保持了相當基數, 后備母豬也可以為復產計劃落地增強信心指數, 生豬產能復產后市可期;二是非瘟和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雙重疊加,對養殖場來說,既是危機,也是時機,生豬養殖效益被強勁放大,由于市場利益趨動,規模養殖場和公司聯手的農戶,復產雄心在望,只待生豬生長周期一到,生豬出欄和存欄規模有望迅速恢復;三是由于非瘟和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 在一定程度上讓市場洗牌, 必然會導致一部分散養戶退出養殖市場,但由于我省是養殖大省,加之養殖轉型升級帶動,政府各部門強勢推動復產落地,規模豬場擴產計劃有增無減, 因此養殖后勁必然會帶動飼料迅速增產。
豬糧安天下,湖南人喜歡吃豬肉,這是多年來形成的飲食習慣,不會在短期內發生根本性變化,從豬肉市場終端看, 飼料消費結構仍然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即使市場減少生鮮豬肉的銷售,冷凍豬肉的消費依然是需求強勁,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肉食品結構的轉型升級, 也必然帶動豬肉冷鏈的增產和擴容, 必然進一步促進飼料的增產和增收,飼料消費需求后勁十足。
百年難遇的非洲豬瘟, 已對我省生豬養殖業帶來了災難性打擊, 直接影響了生豬飼料的斷崖式下跌,應對市場風險,調整產品結構,是當前企業增強競爭力, 推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是我省的蛋禽、 肉禽養殖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禽料需求市場強勁,二是飼料生產企業改造設備, 增加禽料和特色水產料等特色飼料生產線是突破當前困局,適應市場變化的有效舉措。
由于養殖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養殖企業、飼料生產資源整合,產業鏈發展,飼料供需端市場勢必會發生很大的改變,甚至會是顛覆式的,這種改變就是點對點式的,養殖企業-定制飼料(散裝飼料)的趨勢會越來越急劇,這一方面會大大降低養殖成本, 同時也降低飼料生產企業銷售成本和包裝成本, 為適應市場需求, 降低管理和生產成本, 飼料生產企業必然會進一步擴大散裝飼料的生產份額,散裝飼料比重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