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伯濤 賈艷陽
(中煤科工集團北京華宇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221000)
大柳塔選煤廠是一座群礦型選煤廠,位于陜西省神木縣大柳塔鎮,生產能力為34.00Mt/a。
大柳塔選煤廠入洗大柳塔煤礦以及活雞兔煤礦原煤,選煤廠分為兩套洗選系統,分別為大井系統17.00Mt/a,活井系統17.00Mt/a。大柳塔礦井原煤屬于低灰、中高水分、中高揮發分、低硫、低磷、中高發熱量,低灰熔點,無粘結性與結焦性,可磨性差,中等熱穩定性,化學反應性強的不粘煤。
活雞兔礦井原煤屬于特低灰、中高水分、中高揮發分、中高硫、低磷、中高發熱量,低灰熔點,無粘結性與結焦性,可磨性差,中等熱穩定性,化學反應性強的不粘煤。
目前大井系統只分選塊煤,末精煤產率不足;活井系統全入洗,經濟效益未達最大化,若通過一定的工藝改造,完全能夠在末精煤與經濟效益最大化之前達到平衡點,符合企業的提質增效要求。
大井系統采用200~13mm 塊煤淺槽分選。現階段,末煤直接旁路,入洗率低,僅僅約57.41%;
活井系統采用80~13mm 塊煤跳汰分選,末煤13~0mm 旋流器分選,煤泥水系統負荷較大,生產成本高。
大井系統與活井系統現有原煤分級粒度均為13mm,均能正常使用。大井+13mm 塊煤量約2290t/h,現有3 套B=7.9m 淺槽分選機全開,可以滿足塊煤洗選要求;活井+13mm 塊煤量約1301t/h,僅需3 臺跳汰機分選即可滿足塊煤洗選要求,與現場使用情況一致(一臺空閑)。活井末煤系統入料量為2394t/h,現有4 臺旋流器組需全開才能滿足末煤洗選要求。
大柳塔選煤廠生產的主要產品為塊精煤、末精煤(特低灰)及混煤。
選煤廠目前存在以下問題:(1) 大井系統入洗率僅為57.41%,難以保證煤炭產品質量穩定;(2)活井系統末煤洗選量大,生產成本高,經濟效益未達到最大化。
大柳塔選煤廠產品分為以下幾種:
大井塊精煤:粒度200~25mm、Ad≤7%、水分Mt≤15%、發熱量Qnet,ar≥5900kcal/kg,可達到神華精塊4 級標準,可用作氣化用煤、液化用煤、民用煤,塊精煤也可以破碎后作為末煤特低灰。
大井混煤:粒度25~0mm 灰分Ad≤12%、水分Mt≤20%、發熱量Qnet,ar≥5200kcal/kg,可達到神華混煤5200 標準,作為優質動力煤。
大井末精煤(特低灰):Ad≤6.5%、水分Mt≤15%、發熱量Qnet,ar≥5900kcal/kg,可達到神華特低灰標準,作為高爐噴吹配煤及化工用煤。(改造后新增)
活井塊精煤:粒度80~25mm、Ad≤7.5%、水分Mt≤15%、發熱量Qnet,ar≥5900kcal/kg,可達到神華精塊4 級標準,可用作氣化用煤、液化用煤、民用煤,塊精煤也可以破碎后摻入混煤產品中作為動力煤。
活井混煤:粒度25~0mm,灰分Ad≤13%、水分Mt≤19%、發熱量Qnet,ar≥5200kcal/kg,可達到神華混煤5200 標準,作為優質動力煤。
活井特低灰:Ad≤6.5%、水分Mt≤15%、發熱量Qnet,ar≥5900kcal/kg,可達到神華特低灰標準,作為高爐噴吹配煤及化工用煤。
2.2.1 塊煤、末煤選煤方法的確定
考慮利用原有設備。大井系統現布置有塊煤淺槽分選系統,本次改造保持塊煤分選系統洗選設備不變。活井系統現布置有跳汰分選系統,重介旋流器分選系統,設備運行狀態良好,分選精度高。本次改造保持塊煤、末煤分選系統洗選設備不變。
2.2.2 分選上下限的確定
大柳塔選煤廠屬于動力煤選煤廠,塊煤產品上限可達200mm,結合淺槽設備的入洗粒度,確定改造后選煤廠分選上限為200mm。活井系統上限與現有保持一致,為80mm,若考慮盡可能多的生產塊煤,并結合跳汰分選上限,生產中可以將塊煤上限提升至100mm。
在保證末煤“特低灰”情況下,盡量減少煤泥水系統負荷,降低生產成本,小粒度末煤通過洗選加降灰提升的發熱量被增加的水分抵消,同時造成煤泥水系統負擔重,故該部分末煤盡量少進入洗選系統。同時考慮現有分級設備性能,選用弛張篩,將分選下限降至6mm。
末煤主廠房目前配置有螺旋分選機進行粗煤泥分選,本次改造不改變粗煤泥分選工藝。當采用脫粉入洗時,粗煤泥直接回收,當活井末煤需要全入洗降低硫份時,開啟粗煤泥分選系統。
選煤廠目前配置有加壓過濾機與快開隔膜壓濾機對煤泥進行回收,本次改造不改變煤泥回收工藝。
改造后,大井系統工藝流程為:200~6mm 塊煤重介淺槽分選,6~0mm 粉煤不洗選,3~0.5mm 粗煤泥由煤泥離心機回收,-0.5mm 細煤泥采用加壓過濾機回收。見圖5.3-1。
活井系統工藝流程為:80-13mm 塊煤跳汰分選,13-6(0)mm 末煤重介旋流器分選,3-0.5mm 粗煤泥由煤泥離心機回收,-0.5mm 細煤泥采用加壓過濾機與壓濾機聯合回收。
大井系統改造前后產品對比如下表1。活井系統改造前后產品對比見表2。

表1 大井系統改造前后末煤產品對比表
大井系統入洗率%末精煤混煤總銷售收入
產量發熱量(大卡)售價產量發熱量(大卡)售價(萬元/年)
(萬噸)(元/噸)(萬噸)(元/噸)
改造前57.410.000.000.001082.835518.76178.55342884.42
改造后75.21477.625983.78220.20585.525226.17161.643493 57.34

表2 活井系統改造前后末煤產品對比表
洗選方式末煤產品總銷售收入
末精煤混煤
產量發熱量售價產量發熱量售價
改造前994.295946.09220.20304.574376.09112.50316204.51
改造后632.935930.56220.20716.135204.39160.38317221.54
在末精煤全部作為特低灰銷售的情況下,對比改造前,收入增加約7500 萬元/年(大井系統與活井系統合計)。考慮到洗選成本變化,選煤廠改造后效益增加約4537 萬元/年。
大井系統入洗率由57.41%提升至75.21%。活井改為脫粉入洗,入洗率67.05%,需脫硫時最高能達到100%,降低了無效入洗率(煤泥部分),降低了末煤洗選成本,經濟效益顯著。此外,活井系統與大井系統保留了全入洗的靈活性(不能同時全入洗),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工藝調整。本次改造,選煤廠停產時間較短,影響時間主要為延長運輸設備,改造后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與經濟效益,穩定生產,建議盡快實施,盡早發揮作用。
作者簡介:向伯濤(1988-),男,漢族,湖南省常德人,20010年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大學本科學歷,目前就職于中煤科工集團北京華宇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主要從事選煤廠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