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般若與禪:敦煌寫本《金剛經(jīng)》注疏研究

2020-05-12 12:22:59董大學
敦煌研究 2020年5期
關鍵詞:敦煌

內(nèi)容摘要:本文選擇了北敦15403號背《夾注金剛經(jīng)》和《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等“隨文注釋”式經(jīng)疏為研究對象,對此類經(jīng)疏的釋經(jīng)方式、宗教立場及其解經(jīng)特色進行分析,并結合相關佛教典籍,重點分析此類經(jīng)疏與禪宗思想之間的密切關系。

關鍵詞:敦煌;《金剛經(jīng)》;禪宗;慧能

中圖分類號:K87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20)05-0109-06

Prajnā and Zen: A Study on the Diamond Sūtra

Commentaries in Dunhuang Manuscripts

—Focusing on BD15403V and Manuscript No.36 from Fragments from

the Jin, Wei, Sui, and Tang Dynasties

DONG Daxue

(College of Humanit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200234)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BD15403V and Manuscript No. 36 from Fragments from the Jin, Wei,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or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Zen Buddhist thought and the ideas of other religions. Research methodology includes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by which commentators interpreted texts and a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igious standpoint and stando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interpretive stances. Finally, the investigation makes reference to relevant scriptures from the Buddhist canon to show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Zen Buddhist ideas expressed in these documents and those of Buddhist thought in general.

Keywords: Dunhuang; Diamond Sūtra; Zen Buddhism; Hui Neng

筆者之前在對《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進行初步研究之后,曾提及在敦煌文獻中還未找到與其內(nèi)容相同的注疏[1]。但后來在翻檢《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第143冊時,發(fā)現(xiàn)北敦15403號背[2]與之前討論的《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內(nèi)容上有極大的相似性,這樣看來筆者之前的判斷則頗顯武斷了。本文擬將兩件寫本合并進行討論,著重對這兩件經(jīng)注中所呈現(xiàn)出與禪宗有關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

一 寫本概況及錄文

首先,我們將所要討論兩件寫本的大致情況敘錄如下。

(一)《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3]

此件首尾俱缺,殘存4行{1},其大小為8厘米×28.6厘米[4]。內(nèi)容為對鳩摩羅什譯《金剛經(jīng)》的注釋,所釋經(jīng)文范圍:《大正藏》第8冊第749頁上欄第8行至第10行。楷書。唐寫本。

錄文:

最初《晉魏隋唐殘墨》定此件為《北魏金剛經(jīng)名詞解殘片》{3},后來方廣锠先生給出了更為妥當?shù)亩骸秺A注金剛經(jīng)》[4]313。從內(nèi)容上看此件經(jīng)注具有隨文逐句解釋的鮮明特點,進而再考慮到此件經(jīng)文部分以大字書寫,經(jīng)注部分以雙行小字書寫這一特殊形式的話,方先生定其名作《夾注金剛經(jīng)》是正確的[1]129。

對于此件經(jīng)注所釋經(jīng)文來源問題,方廣锠先生認為其“所釋《金剛經(jīng)》之經(jīng)文,可參見《大正藏》第8卷第753頁上欄第5行至第6行”[4]313。按方先生所言,此件經(jīng)注所釋經(jīng)文則出自于北魏菩提流支譯《金剛經(jīng)》,與《晉魏隋唐殘墨》目錄定名中《北魏金剛經(jīng)名詞解殘片》存在一致性,都認為此件經(jīng)注所釋經(jīng)文源自北魏菩提流支譯《金剛經(jīng)》。但我們?nèi)绻屑毸褭z,即可發(fā)現(xiàn)此件經(jīng)注所釋經(jīng)文與菩提流支譯《金剛經(jīng)》并非完全符合,其真正的來源應是鳩摩羅什譯《金剛經(jīng)》[1]129。

(二)北敦15403號背《夾注金剛經(jīng)》

據(jù)《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條記目錄》[5],此號寫本包括兩個文獻:1.《監(jiān)門宿衛(wèi)式》(擬),首尾俱缺,8行,抄寫于正面,編為北敦15403號;2.《夾注金剛經(jīng)》,7行,抄寫于背面,編為北敦15403號背。

此件首尾俱缺,共7行。內(nèi)容系《金剛經(jīng)》注疏,經(jīng)文以大字抄寫,但僅抄寫被注經(jīng)文的首尾,用“至”連接,注疏以小字抄寫。《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擬其名作“《夾注金剛經(jīng)疏》”[5]19。但從形式上看此件注疏乃采用隨文夾注的形式對《金剛經(jīng)》的經(jīng)文進行注釋,應該擬名作《夾注金剛經(jīng)》更為妥當。未為歷代大藏經(jīng)所收。9—10世紀,歸義軍時期寫本。行楷。卷中有合體字“菩薩”和重文符號。

錄文:

從此件所殘存經(jīng)文來看,我們無法確知其來源于哪部《金剛經(jīng)》譯本,但如果結合上一件寫本的情況和敦煌文獻中《金剛經(jīng)》的流傳情況來看,此件經(jīng)注應該也是屬于對鳩摩羅什譯《金剛經(jīng)》的注釋。

二 兩件經(jīng)注解經(jīng)特色之對比分析

為了方便論述,茲將上述兩件寫本的經(jīng)文與注釋予以對照(表1)。

相較而言,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兩件經(jīng)注在“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和“何以故?須菩提”這兩句上存在重合。從表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重合之處在抄寫經(jīng)文上的差異,即與《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逐字抄寫經(jīng)文不同的是,北敦15403號背《夾注金剛經(jīng)》采用了“何”至“提”的省略方式。除此之外,二者在經(jīng)注內(nèi)容上也存在一定差異,這主要體現(xiàn)在個別語詞的表達或順序上,但似乎此類差異并沒有影響整體文義的一致。雖然我們可以輕松地發(fā)現(xiàn)以上兩種經(jīng)注內(nèi)容存在一些細微差異,但總體上二者相似程度極高,尤其所表達的意思比較一致,應屬于同類文獻。相比較二者內(nèi)容未重合的部分,《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保存的內(nèi)容多出了前面兩段內(nèi)容,而北敦15403號背《夾注金剛經(jīng)》則多出了后面五段內(nèi)容。

二者相重合的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煩惱眾生”和“菩薩”的解釋方面,通過對《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無煩惱習氣,氣之言余,□□言色,槃之言心,色心清凈故”“煩惱眾生,性本自離”“行人悟心轉(zhuǎn)勝,深妙難測,不見空與不空,名菩薩也”等夾注內(nèi)容的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與慧能《金剛經(jīng)解義》中的思想存在一定的關系[1]128-134。當然北敦15403號背《夾注金剛經(jīng)注》與《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相重合的部分同樣也反映出大乘佛教所宣揚的“性空”理論。

(一)“性本自離”與“自性本離”

《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中“煩惱眾生,性本自離”的表述,主要是來解釋經(jīng)文中“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之語的。此段經(jīng)文前已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接著又言“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究其原因,此條夾注認為是“煩惱眾生,性本自離”。另外,智顗《金剛般若經(jīng)疏》云:“度無量無邊實無度者。《大品·度空品》云:‘度眾生如度虛空。明眾生無,毫未可得。只解眾生本來無所有,即是悟,悟即名度。”[6]此中涉及的關鍵點,亦是眾生的自性問題。

關于眾生的自性,《維摩詰所說經(jīng)》云:“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應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7]亦如《六祖壇經(jīng)》所云:“自性自度,名為真度。”[8]因此從眾生的角度而觀,其性本清凈,無生無滅,所以無眾生可得滅度。這一思想在《金剛經(jīng)解義》中亦有所體現(xiàn),其謂:

一切迷人,悟得自性,始知佛不見自相,不有自智,何曾度眾生?

只為凡夫不見自本心,不識佛意,執(zhí)著諸相,不達無為之理。我人不除,是名眾生。若離此病,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故言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何滅度之有?[9]

一切眾生,皆因緣和合而生,而自性本無,所以無有眾生可得滅度。此條夾注所謂“煩惱眾生,性本自離”,所反映的也是眾生自性的問題。關于“離”的概念,《大智度論》有云:“‘畢竟空,或名‘離,或名‘寂滅。‘離名分散,諸法久后無遺余,又自離其性。”[10]而關于“自離”的含義,《大寶積經(jīng)》有云:“諸法性自離,猶如于涅槃。”[11]“觀諸眾生所有煩惱,皆從虛假妄想而生,知諸煩惱體性自離”[11]309。“文殊師利言:我實不曾勸一眾生令趣菩提。何以故?眾生無所有故,眾生性自離故”[11]346。由此不難看出,此條夾注中“性本自離”一語,所表達的意思即是本無的意思。與上述《金剛經(jīng)解義》及《金剛經(jīng)集注》所引王日休、僧若訥等諸家的解釋相比{1},此條夾注可謂是言簡意賅。

筆者還發(fā)現(xiàn)伯2216號《夾注金剛經(jīng)》{2}在解釋“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的時候,有云:“煩惱眾生,自性本離,有何所度?”[12]雖然伯2216號此處所解釋的經(jīng)文內(nèi)容與《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不同,但其“煩惱眾生,自性本離”的表述與《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中“煩惱眾生,性本自離”一句頗為類似。雖然二者字詞的語序存在差別,但所表達之義確是一致的。結合北敦15403號背《夾注金剛經(jīng)》此處作“煩惱眾生,自 ? ? 不生,故言實無眾生 ? ? ”的情況,此處“自”字之后所殘缺的內(nèi)容很可能就是“性本離”,這樣的話,此處文字可補齊作“煩惱眾生,自性本離 ”。但此段經(jīng)注殘存的“不生”二字,卻是《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中所沒有的。

(二)“轉(zhuǎn)勝”與“轉(zhuǎn)深”

兩件經(jīng)注在解釋何為“菩薩”時所使用的言語大致相同,簡潔精煉,所存在的差別是《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云“行人悟心轉(zhuǎn)勝”,而北敦15403號《夾注金剛經(jīng)》則云“行人悟心轉(zhuǎn)深”。“轉(zhuǎn)勝”與“轉(zhuǎn)深”在佛典中都屬于高頻詞匯,《金剛經(jīng)》注疏文獻中也較為常見。正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論》中所謂:“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彼無量諸佛亦說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論曰:自下經(jīng)文重明彼福德中,此福轉(zhuǎn)勝。”[13]此處重在凸顯福德的高低之別,故“轉(zhuǎn)勝”義重在強調(diào)超越前者。結合伯2216號《夾注金剛經(jīng)》中“前心悟解猶淺,名為菩薩;后念轉(zhuǎn)深,名摩訶薩”“行人用觀,心心相以,轉(zhuǎn)深轉(zhuǎn)妙。舉三千大千世界如須彌山七寶布施,不及一念。無生正觀,與理相應”等語句來看,“轉(zhuǎn)深”義重在與“淺”相對應。再以伯2216號《夾注金剛經(jīng)》中“忍之言智,智來調(diào)心,無心可得,即無我人,得成于忍,觀解轉(zhuǎn)深,故言勝前菩薩也”的表述來看,顯然“行人悟心轉(zhuǎn)深”的說法似乎更佳。

此處所闡發(fā)的大意是,發(fā)心修行者體悟本心而得轉(zhuǎn)深之果,深妙難測而不可思議,已達不見空與不空的境界,則可轉(zhuǎn)名為菩薩也。如《大般涅槃經(jīng)》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14]此“不見空與不空”一語,廣為后世經(jīng)解者所引以解釋空義。此條夾注中行人達不見空與不空的境界,已經(jīng)體悟到諸法空相之義,乃得無上菩提。此義亦符合大乘佛教對菩薩的定義,所以此夾注中的“行人”,指的是大乘行人{1}。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上述兩件《夾注金剛經(jīng)》的夾注內(nèi)容,文字簡練,釋義甚精,內(nèi)容上與六祖惠能《金剛經(jīng)解義》有一定的相似性,其思想主旨與大乘佛教所宣揚的“性空”理論相一致。據(jù)此推測,此類《夾注金剛經(jīng)》的作者可能為中晚唐時期某位禪宗僧人[1]134。

三 結 語

作為大乘佛典中般若經(jīng)典的代表作品——《金剛經(jīng)》,自后秦鳩摩羅什首譯之后,加上其后北魏菩提流支、陳真諦、隋達摩笈多、唐玄奘和唐義凈的譯本,共有六種漢文譯本并傳,但各本題目和文字略有異同。六種漢譯本中,羅什譯本最為流行,常被奉為抄經(jīng)、誦經(jīng)、講經(jīng)和注經(jīng)的對象。在《金剛經(jīng)》的注釋書中,除了若干種以菩提流支譯本為注釋對象,大部分則以羅什譯本作為對象。《金剛經(jīng)》注釋者身份具有相當?shù)膹V泛性,“包含有各宗祖師、歷代佛教大德、知識分子、帝王,以及民間宗教徒”[15]。既體現(xiàn)了不同身份的注釋者對《金剛經(jīng)》及其思想的認同,也充分顯示出該經(jīng)在各社會階層中都有極大的影響力。

與其他中古時期典籍散佚的命運類似,不少種類的《金剛經(jīng)》注疏都散佚了,傳世的《金剛經(jīng)》注疏中屬于中古時期者僅存14種{2}。幸運的是,敦煌遺書中保存了三十余種《金剛經(jīng)》注疏,這些注疏抄錄于隋唐五代宋初時期,多未為歷代經(jīng)錄和大藏經(jīng)所收。

對于歷史上數(shù)量頗豐的《金剛經(jīng)》注疏,陳寅恪先生曾有一番論述,引人深思:

與妹書(節(jié)錄)

我偶取金剛經(jīng)對堪一過,其注解自晉唐起至俞曲園止,其間數(shù)十百家,誤解不知其數(shù)。我以為除印度西域外國人外,中國人則晉朝唐朝和尚能通梵文,當能得正確之解,其余多是望文生義,不足道也。隋智者大師天臺宗之祖師。其解悉檀二字,錯得可笑。見法華玄義。好在臺宗乃儒家五經(jīng)正義二{3}疏之體。說佛經(jīng),與禪宗之自成一派。與印度無關者相同。亦不要緊也。禪宗自謂由迦葉傳心,系據(jù)護法因緣傳。現(xiàn)此書已證明為偽造。達磨之說我甚疑之。[16]

陳先生以其卓越的梵文和佛學之學力,對歷史上《金剛經(jīng)》注疏之注解正確性進行了評判。依照陳先生標準,現(xiàn)存諸種《金剛經(jīng)》注疏屬于中國撰述部分,則不免全都屬于“望文生義,不足道也”之列了。在中國佛教的發(fā)展中,正是這些可能是“誤解”了《金剛經(jīng)》的諸種著作,真正代表了中國僧人對佛教理解的真實水平,體現(xiàn)了中國佛教發(fā)展最真實的狀態(tài)。

《金剛經(jīng)》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學界進行了方方面面的討論,對其獨特的價值和所反映的佛教思想予以充分地揭示,總體而言多集中于《金剛經(jīng)》與禪宗的密切關系之討論。從以往的研究中,我們不難知道,《金剛經(jīng)》在禪宗歷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1},幾乎成為了禪宗的代名詞。除了《壇經(jīng)》中對慧能與《金剛經(jīng)》故事的演繹之外,斯6557號、伯3047號《南陽和尚問答雜征義》里面同樣反映出慧能弟子神會對《金剛經(jīng)》重要性的強調(diào)[17]。確如戴維·柴貝爾(David W.Chappe)在《中國佛教的解釋學階段》一文中所指出的:“早期禪宗的另外一個重要傳統(tǒng)是,以諸如《維摩詰經(jīng)》、《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文殊說般若經(jīng)》等經(jīng)典中包含的般若教義的應用為基礎。”[18]尤其是南宗禪一系對《金剛經(jīng)》更加推崇,將禪宗印心的經(jīng)典從《楞伽經(jīng)》換成了《金剛經(jīng)》。此后《金剛經(jīng)》便成了南宗禪立宗的基本經(jīng)典,與之相關的注疏、講經(jīng)文等多種不同體裁的作品開始大量出現(xiàn)。

針對《金剛經(jīng)》與南宗禪的關系,楊富學、王書慶《〈金剛經(jīng)〉與南宗禪——以敦煌文獻為中心》一文利用敦煌文獻中以《金剛經(jīng)》為主題的材料對這一議題進行了討論[19],但通讀全文其邏輯似乎是以《金剛經(jīng)》與南宗禪的密切關系來論述緣何敦煌文獻中會出現(xiàn)大量與《金剛經(jīng)》相關的作品,至于這些作品的內(nèi)容是如何反應南宗禪思想的卻并沒有論述。因此不斷加強和深化敦煌文獻中《金剛經(jīng)》相關文獻究竟是如何體現(xiàn)《金剛經(jīng)》與南宗禪關系這一議題的研究,應成為敦煌文獻中與《金剛經(jīng)》相關文獻研究的突破點之一。本文所論述的兩件經(jīng)注即是此項工作的初步嘗試。

參考文獻:

[1]董大學.《晉魏隋唐殘墨》第36號《夾注金剛經(jīng)》研究[J].敦煌學輯刊,2012(2):134.

[2]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第143冊[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2:339.

[3]石谷風.晉魏隋唐殘墨[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1992:39.

[4]方廣锠.《晉魏隋唐殘墨》綴目[G]//季羨林,饒宗頤,周一良.敦煌吐魯番研究:第6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313.

[5]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第143冊:“條記目錄”[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2:19.

[6]智顗.金剛般若經(jīng)疏[M]//大正藏:第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77.

[7]維摩詰所說經(jīng)[M]//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1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542.

[8]宗寶.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M]//大正藏:第4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354.

[9]惠能.金剛經(jīng)解義[M]// 卍續(xù)藏經(jīng):第2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519.

[10]龍樹菩薩.大智度論[M]//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550.

[11]大寶積經(jīng)[M]//菩提流志,譯.大正藏:第1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161.

[12]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9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82.

[13]天親菩薩.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論[M]//菩提流支,譯.大正藏:第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787.

[14]大般涅槃經(jīng)[M]//曇無讖,譯.大正藏:第1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523.

[15]藍吉富.金剛經(jīng)與中國佛教[C]//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輯.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1995:72.

[16]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356.

[17]劉澄.南陽和尚問答雜征義[M]//楊曾文.神會和尚禪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6:54-123.

[18]戴維·柴貝爾.中國佛教的解釋學階段[G ]//唐納德·羅佩茲.佛教解釋學.周廣榮,常蕾,李建欣,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89.

[19]楊富學,王書慶.《金剛經(jīng)》與南宗禪:以敦煌文獻為中心[J].敦煌研究,2009(1):74-80.

收稿日期:2019-09-02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敦煌寫本《金剛經(jīng)》注疏整理與研究”(15CZS003)

作者簡介:董大學(1983— ),男,江蘇省宿遷市人,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博士,上海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創(chuàng)新團隊成員,主要從事敦煌學、歷史文獻學研究。

猜你喜歡
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壁畫中的消暑妙招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
敦煌之行
學生天地(2020年35期)2020-06-09 03:01:06
亮麗的敦煌
當代陜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在敦煌,感受千年絲路的不同開放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22
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22
絕世敦煌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釋敦煌本《啓顔録》中的“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清纯|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男人资源站| 久久人体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99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图区|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免费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第4页|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www.日韩三级|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不卡无码网|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日本不卡在线| 97综合久久| 全裸无码专区|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免费看片| 最新国产在线|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免费成人网|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91精品国产丝袜|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激情| 五月天天天色|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伊人欧美在线|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毛片|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色综合激情网|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 亚洲综合18p|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