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寧康
(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廣西 南寧 530031)
水泥生產中的熟料煅燒是整個生產工藝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其中用于生產控制的計算參數很重要。在以往的有關文獻資料中,對這些參數的推導桀驁難懂,要讓人透徹地理解,實在是勉為其難。為此,筆者根據人們普遍都掌握的求解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推導出各個參數,使讀者看得懂、記得住。
按古特門與杰耳的觀點,水泥熟料中酸性氧化物(即Fe2O3、Al2O3、SiO2)形成堿性最高的礦物為鐵鋁酸四鈣(C4AF)、鋁酸三鈣(C3A)、硅酸三鈣(C3S)。為方便計算,我們將C4AF 表示為“CF”和“C3A”,熟料中石灰(即氧化鈣CaO)極限含量可據此計算。
首先計算生成C3S 所需氧化鈣(CaO)。如熟料中二氧化硅含量已知,以SiO2(%)表示,設需要的氧化鈣為x,列化學方程式:

然后計算生成C3A、“CF”礦物所需氧化鈣。如熟料中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含量已知,分別以Al2O3(%)、Fe2O3(%)表示,設需要的氧化鈣為y、z,分別列化學方程式:

所以熟料中石灰極限含量為:CaO=2.8SiO2+1.65Al2O3+0.35Fe2O3。
前蘇聯學者金得和龍克由上式即石灰極限含量提出KH(石灰飽和系數)這個率值。他們認為水泥熟料各礦物形成的過程中,CaO 始終飽和Fe2O3和Al2O3,即反應完全,但SiO2就不同,為避免出現?_cao,熟料中應該有C2S 存在,也就是說,水泥熟料中應該有四個礦物成分。因此SiO2應該稍為過量,使之呈“吃不飽”狀態,所以在上式中的2.8SiO2前應有一個小于1 的系數,以KH 表示,即CaO=KH·2.8SiO2+1.65Al2O3+0.35Fe2O3,所以

1 摩爾SiO2所能結合的CaO 的摩爾數叫堿度。水泥工業熟料的主要礦物為C3S、C2S、C3A、C4AF,生成這些礦物成分所需氧化鈣為CaO-1.65Al2O3-0.35Fe2O3,相應的摩爾數表示為Mc=(CaO-1.65Al2O3-0.35Fe2O3)/56.08,相應的二氧化硅的含量以SiO2表示,其摩爾數為Ms=SiO2/60.09,所以熟料的堿度為

用來形成C3S、C2S 的堿度(設為N1、N2),對應的生成C3S、C2S 所需CaO的摩爾數分別為C1、C2,列化學方程式:
3CaO + SiO2= 3CaO·SiO2
3 1
C1N1
3∶1=C1∶N1
C1=3N1
2CaO + SiO2= 2CaO·SiO2
2 1
C2N2
2∶1=C2∶N2
C2=2N2
解方程,得 N1=3KH-2,
N2=3(1-KH)。
說明:N1、N2其實就是熟料中分別用于生成C3S、C2S 的SiO2的百分比。
以SiO2(%)表示已知的熟料中二氧化硅含量,按照上述說明,則其中(3KH-2)SiO2用于生成硅酸三鈣,3(1-KH)SiO2用于生成硅酸二鈣,生成的量分別以C3S、C2S 表示,列化學方程式:
3CaO + SiO2= 3CaO·SiO2
60.09 228.33
(3KH-2)SiO2C3S
60.09 ∶228.33=(3KH-2)SiO2∶C3S
2CaO + SiO2= 2CaO·SiO2
60.09 172.25
3(1-KH)SiO2C2S
60.09 ∶172.25=3(1-KH)SiO2∶C2S
解得C3S=3.8(3KH-2)SiO2
C2S=8.61(1-KH)SiO2
當熟料中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含量已知,分別以Al2O3(%)、Fe2O3(%)表示,同理可用解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分別得出熟料中C3A、C4AF 含量的計算式:
C3A=3.04 Al2O3
C4AF=2.65(Al2O3-0.64 Fe2O3)
在熟料中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含量已知的情況下,也都可由化學方程式解出當IM>1.38 及IM<1.38 時的高溫液相量,在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