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曉
(四川川交道橋試驗檢測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 德陽 618300)
為保障鋼筋運行質量,《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等有關規范對不同環境下鋼筋混凝土構件保護層厚度作出明確規定,一旦因各方面因素,導致對應測試精度不良,則可能會出現嚴重工程事故。因此,應對影響鋼筋保護層測試精度的因素進行一番探究。
鋼筋保護層主筋及混凝土表面距離等有關參數的定義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找到。具體而言,鋼筋保護層的作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促使鋼筋與附近混凝土共同協作,充分發揮鋼筋強度;另一方面,保護鋼筋免受外部環境侵蝕,使構件使用壽命符合設計年限,避免結構穩固性問題,即可對混凝土結構的安全耐久性產生直接影響[1]。以鋼筋保護層厚度而言,可應用到的檢測技術有電磁感應法、雷達探測法等。
檢測儀器的性能可對鋼筋保護層測試精度產生一定影響,主要表現在下述兩方面:
第一,儀器內部參數的準確性可對測量結果產生直接影響。以電磁感應法為例,基于儀器原理,鋼筋保護層測試時需進行信號數模轉換,所確定的參數越準確,則測量結果就越準確。利用兩臺外形無區別的鋼筋保護層測定儀測量保護層厚度,型號分別為ZBL-620 與ZBL-630。理想狀態下,分別測量厚度為30mm、40mm、60mm、90mm 的鋼筋保護層,結果如表1 所示。結果顯示ZBL-620與ZBL-630 測量精度相異,后者優于前者,表明儀器內部參數確實是影響鋼筋保護層測試精度的因素。

表1 兩種檢測儀器測量結果對比
第二,儀器不同,工作特性不同,實際測量精度不同[2]。鋼筋測量時,一般要求傳感器軸線平行于被測鋼筋走向,并垂直于鋼筋方向進行移動與掃描。利用由兩個相互垂直鋼筋構成的簡單鋼筋網片模型做進一步研究。
首先利用620 型測量呈豎直狀態的鋼筋a,當測量離鋼筋b 較遠時,可得到保護層厚度的準確結果,為30mm,當測量離鋼筋b 較近時,會產生很小誤差,測至兩鋼筋交疊位置時,誤差有1mm,測量結果為29mm;接著再用630 型測量鋼筋a,掃描時,發現無論在任何位置,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受鋼筋b 的影響均極度小,當測至兩鋼筋交疊處,傳感器顯示鋼筋b 信號,測量結果仍具有一定準確性。最終實驗結果表明;不同儀器對垂直于被測鋼筋的抗干擾性能不同,實際測量結果的精度將受到影響。
混凝土中通常含有一定量鐵磁性物質,其對鋼筋保護層精度產生的影響較弱,無論是混凝土處于潮濕狀態還是干燥狀態,所測保護層厚度都具有準確性。
驗證過程:(1)先制作3 塊厚度為40mm 的水泥膠砂墊塊,一塊用作空白對照,不摻假鐵粉,成分為水泥、標準砂、水,其他兩塊用不同量鐵粉取代5%、30%的水泥,同時要將鐵粉中的氧化鐵與氧化亞鐵進行有效去除。之后將一鋼筋放于試塊下,利用620 型、630 型儀器測量鋼筋保護層厚度,結果均存在1mm左右的誤差,表明鐵磁性粉末物質幾乎不會對鋼筋保護層測量結果產生影響。混凝土材料中的鐵磁性粉末一般不會超過30%,故可認為混凝土中,鐵粉粉末分散存在,電磁感應難以匯聚,不能形成較強電磁場,從而不會干擾電子感應較強的鋼筋,因此兩種儀器所測量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均具有相對準確性;(2)將一鋼筋墊于40mm 水泥膠砂墊塊下,利用620 型儀器測量砂塊干燥與潮濕狀態下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所測結果準確無誤,均為40mm。表明混凝土表面潮濕并不影響保護層厚度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試驗中,鋼筋直徑與保護層厚度不變,測量儀器鋼筋直徑設定值變化,依照測量結果所呈現的規律,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結果如表2 所示。表明:(1)鋼筋直徑參數設置可對保護層測量結果產生較大影響,鋼筋與鋼筋保護層固定,鋼筋直徑參數設置越大,所測結果就越大;(2)鋼筋直徑參數設置值為鋼筋公稱值時,測量結果不一定準確,鋼筋實測值和公稱直徑相差較大時,測量結果偏差可能也會較大。這主要是受兩方面的影響,一鋼筋內部組織結構或化學成分,二鋼筋表面氧化反應,發生氧化后,鋼筋有效直徑將會減小。

表2 鋼筋保護層厚度表
當儀器報警和鋼筋保護層測量數值極小時,結果即產生。若出現兩次報警和兩個極小值,則表明檢測儀器能夠清楚分辨兩根鋼筋,兩根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均準確得到。研究發現,620 型、630 型儀器的臨界距離≈保護層厚度。儀器對相近平行鋼筋的分辨率,即可區分兩鋼筋的最小距離,保護層厚度增加,則分辨率降低,當間距>保護層厚度,則每根鋼筋的測量結果均具有準確性,當間距<保護層厚度,則難以得到準確的單根鋼筋測量結果。
影響鋼筋保護層測試精度的因素有檢測設備、電磁感應、鋼筋設置直徑、相近鋼筋間距等,混凝土內磁性物質、潮濕狀態對鋼筋保護層測量精度幾乎無影響。操作中,有關人員應依照影響因素、測試規范、現實環境等嚴謹、科學地實施鋼筋保護層測試,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