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榮



摘要:目的:研究甲醇對α-淀粉酶活性及構象的影響。方法:擬合米氏方程求得Km.Vmax,并探討甲醇對α-淀粉酶的活性影響。結果:以0.5%的淀粉為底物,加甲醇時km=0.265mol/L,Vmax=88.496U/min.g,不加甲醇時km=0.0442m01/L,Vmax=88.495U/min.g,由此可知甲醇濃度在10%-50%范圍內時,其對α-淀粉酶具有抑制作用。結論:本實驗為進一步研究淀粉酶抑制劑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淀粉;麥芽糖;α-淀粉酶;抑制劑
α-淀粉酶主要催化斷開淀粉中α-,4糖苷鍵,并具有淀粉的液化和糖化作用,α-淀粉酶是影響飲食中淀粉等消化、吸收的關鍵酶,抑制其活性可以延緩人體對淀粉的降解和葡萄糖的吸收,從而抑制餐后血糖的快速升高。因此α-淀粉酶抑制劑常被用于治療糖尿病。由于尋求α-淀粉酶抑制劑的成本高,人們更多地從廉價的化學藥品中尋找高效的α-淀粉酶抑制劑,因此成為研究的熱門話題。在研究α-淀粉酶的基礎上,本研究主要探討甲醇對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
一、材料與設備
(一)材料
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淀粉、麥芽糖、α-淀粉酶、甲醇、DNS、蒸餾水。
(二)設備
電熱恒溫水浴鍋(HH-S4型):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島津分析天平(AUY220)、UV-250:日本島津;722可見分光光度計;PHS-3D雷磁PH計:上海精科。
二、研究方法
(一)麥芽糖標準曲線的制作
取8支干凈的試管,量取1mg/ml的麥芽糖,體積(m1)分別為0,0.2,0.6,1.0,1.4,1.8,2.0,在37℃下保溫3min,再加入DNS試劑2ml,沸水浴5min,流水冷卻,蒸餾水定容至25m1,在540nm處測OD值。
(二)α-淀粉酶活性的測定
1.取5支干凈的試管,分別編號1-5。
2.準確量取0.5%的淀粉0.5ml于5個試管中,每個試管中加入對應的甲醇濃度為10%,20%,30%,40%,50%,樣品管中分別加入10mg/ml的淀粉酶0.5m1,5只試管分別用蒸餾水補齊至2.0m1.
3.2.3、37℃下保溫3min,然后加入DNS試劑2ml,沸水浴5min,流水冷卻,蒸餾水定容至25ml,在540nm處測OD值。
(三)用1/s和1/v雙倒數法作圖計算Km和Vm
1.取8支干凈的試管,分別編號1和1,2和2,3和3,4和4,1,2,3,4號管做為對照。
2.準確量取0.5%的淀粉溶液0.05ml于1和1試管中再加入甲醇0.8ml,1號管中加入lmg/ml的淀粉酶0.5ml,然后兩試管用蒸餾水補齊至2ml;準確量取0.5%的淀粉溶液0.1ml于2和2試管中,再加入甲醇0.8ml,2號管中加入1mg/ml的淀粉酶0.5ml,然后兩試管用蒸餾水補齊至2ml;準確量取0.5%的淀粉溶液0.2ml于3和3試管中,再加入甲醇0.8ml,3號管中加入1mg/ml的淀粉酶0.5ml,然后兩試管用蒸餾水補齊至2ml;準確量取0.5%的淀粉溶液0.4ml于4和4號試管中,再加入甲醇0.8ml,4號管中加入1mg/ml的淀粉酶0.5ml,然后兩試管均用蒸餾水補齊至2ml。
3.37℃下保溫3min,再加入DNS試劑2ml,沸水浴5min,流水冷卻,蒸餾水定容至25ml,在540nm處測OD值,根據方程1/V=(1/[S])Km]Vmax+1/Vgmax,以1/V為縱坐標,1/[S]為橫坐標作圖,求得Km及Vmax值。
(四)用1/s和1/v雙倒數法作圖計算Km和Vm
不加甲醇,其它操作同上3.3。
(五)不同濃度甲醇處理后α-淀粉酶紫外吸收光譜
1.取7支干凈的試管,分別編號0,0,1,2,3,4,5。
2.準確量取0.5 mllOmg/ml的淀粉酶于每支試管中,依編號向每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甲醇0,5%,10%,20%,30%,40%,再用PH6.8的磷酸緩沖液補齊至3ml,室溫靜致20分鐘。
3.測α-粉酶的紫外吸收光譜。
三、結果
(一)麥芽糖標準曲線的制作
如圖-1所示麥芽糖的標準曲線的相關系數R2=0.9983,能夠符合本實驗的基本要求。
(二)在不同抑制劑濃度下α-淀粉酶活性的測定
由圖-2可知,在酶反應體系中加入濃度分別為10%,20%,30%,40%,50%甲醇,結果發現甲醇對α-粉酶具有抑制作用,且甲醇濃度大于10%時抑制效果越明顯。
(三)用1/s和1/v雙倒數法作圖計算Km和Vm
將米氏方程V=Vmax·[S],(Km+[S])轉化為I/V=(Knl/Vmax)·(1/[S])+1/Vmax形式,作出1/VO對1/[S]的雙倒數圖,可根據圖形求出km和vm,進而推出相應的米氏方程。對實驗結果進行處理做出1/VO~I/[S]圖,如圖-3所示。不加甲醇時得Km=0.0442mol/L,Vmax=88.495U/min.g,相應的動力學方程為V=88.495[$]/(0.0442+[S]),加甲醇時求得Km=0.265mol/L,Vmax=88.496U/min.g,相應的動力學方程為V=88.496[S]/(0.265+[S])。由圖-3知Vmax幾乎不變而Km增大,說明加入甲醇后α-淀粉酶對底物的親和力減小,甲醇對于α-淀粉酶來說是一種競爭性抑制劑。
(四)不同濃度甲醇處理后α-淀粉酶紫外吸收光譜
在室溫條件下,測定甲醇濃度分別為0,5%,10%,20%,30%,40%時,α-淀粉酶紫外吸收光譜。
由圖-5可知,淀粉酶在280nm處有紫外吸收峰,這主要是由Trp和Tyr引起,隨著甲醇濃度的增加,淀粉酶紫外吸收值開始下降。
四、結語
本實驗在研究α-淀粉酶活性時,只做了甲醇濃度大于10%的部分,在該范圍內抑制效果明顯,在0-10%范圍內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進作用,經討論該范圍內甲醇的抑制實驗不做。本實驗操作簡單易行,為進一步研究淀粉酶抑制劑提供理論基礎,以0.5%淀粉為底物,加甲醇時km=0.265mol/L,Vmax=88.496U/min.g,不加甲醇時km=0.0442mol/L,Vmax=88.495U/min.g,由此可知甲醇對α-淀粉酶是競爭性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