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愛琴
摘要:繪本是幼兒園教師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重要工具和主要載體。幼兒園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繪本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把繪本閱讀的精髓傳遞給幼兒。這樣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的情感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為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繪本閱讀對幼兒的成長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應從環境氛圍和教學策略上應該予以重視,引導幼兒閱讀繪本,從中獲得樂趣。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教育
一、教學策略上下功夫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幼兒教師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也能意識到學前教育中繪本教育需要給幼兒們創設不同的歡樂情境,讓幼兒們被故事吸引,從而更好地接受教育。幼兒教師在利用繪本進行教育的時候,不應該死板地依賴繪本,應該將情境融入其中,創造出新的意境來。比如,繪本中的很多文字和圖片,幼兒是無法很好地理解的。要想讓幼兒更好地接受這些教育,需要的不僅僅是幼兒教師的閱讀。比如幼兒教師可以創設一些情境,根據不同的繪本制造一些游戲和問題,這些都可以使幼兒在繪本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充分發揮幼兒自身帶有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幼兒無盡的想象力,達到深刻理解繪本閱讀作品的效果。幼兒教師在進行繪本教育前,可以提前制作與繪本角色有關的教具,讓他們自己選擇角色進行扮演,讓幼兒們充分融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當中,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滿足幼兒的學習興趣需求,有效提升繪本閱讀教學的教學效率。
(二)回歸生活,深度挖掘
繪本本身有著大量的教育資源和信息,幼兒教師應該在繪本中深入地挖掘這些信息,并將這些信息以生活化的形式表達出來。
實際上,幼兒教師想要讓幼兒們很好地將自己的情緒代入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景中,就需要幼師利用繪本中的教育信息找到繪本中與生活具有關聯的地方,進行代入式教育和教學,讓幼兒感受到故事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幼兒年齡偏小,生活閱歷少,理解起繪本中的信息比較困難,他們往往對自身周邊事物有更好的理解力,幼兒教師只有將繪本信息與生活進行關聯,讓幼兒們自動代入,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從而在進行繪本教育時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幼兒繪本閱讀的過程或者故事的結尾處,幼兒教師可以給孩子們放一些他們熟悉的、喜歡的、歡快的歌曲或者小視頻。利用繪本閱讀,小朋友們在歌曲或者視頻中情緒是會受到感染的。幼兒教師可以在這個時候引導幼兒暢所欲言,表達自己所思所想。如果這次繪本閱讀是關于親情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們表達一下對爸媽的感受,爸媽工作很辛苦,為了我們有更好的生活辛苦奔波。幼師還可以引導孩子們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感受,并且聆聽孩子們的想法。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來讓孩子們感受生活的意義和家人親情的重要性。
可以說,在繪本閱讀的這個過程中,幼兒教師代入式教育能夠起到更好的教育意義,并且增進幼兒與家人、朋友之間的溝通交流和情感培養,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感受到朋友與家人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無可替代,感受到更多的快樂和歡愉的情緒,得到思想感情上的提升。可以說,幼兒教師通過在教學過程動一些腦筋、想一些與眾不同的教學策略,在幼兒教育中會起到不同尋常的作用。在當前的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當中,通過不同的教學策略,能夠賦予繪本閱讀教學更加高效的教育意義,提升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幼師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培養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給與孩子們終生難忘的閱讀體驗。幼兒教師用心良苦對孩子們的成長至關重要,他們在愉快的繪本閱讀中,從不同的角度感受著世界、了解著世界,可以說,為幼兒今后的成長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二、環境氛圍中多激發
幼兒教師除了在教學策略上多下功夫,提升幼兒們繪本閱讀的能力,環境氛圍的營造也是關鍵。幼兒們的環境氛圍要在繪本閱讀開始之前想好。幼兒教師要提前涉及幼兒在哪種環境下閱讀、如何更好地體驗,以及對幼兒父母的提點也是很重要的。
(一)設計適宜閱讀的區角
為了讓幼兒對繪本閱讀產生興趣,幼兒教師要設計好有助于幼兒閱讀的教學環境,通過適宜的閱讀環境,使幼兒有感而發,從而激發幼兒“想讀”的興趣。幼兒教師們可以將繪本放在幼兒們隨手可碰、隨時可見的地方,使幼兒一眼就看到繪本,以引發幼兒對繪本的興趣,從而想象主動閱讀、感知、體驗繪本帶來的樂趣。且每次閱讀時,幼兒教師可以先介紹繪本的主要內容,使幼兒對繪本有大致的了解。同時,還要定期更換內容不同的繪本,因為幼兒好奇心很重,總是對新鮮事物感興趣。
激發幼兒的興趣是第一步,除了讓幼兒激發起閱讀的興趣之外,關鍵如前所述要讓幼兒在閱讀的氛圍里面,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終身受益,愛上閱讀。幼兒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們一起,指導幼兒一起按照故事脈絡制作自己的繪本,進行分享和閱讀。同時,還可以經過家長的同意后,將繪本放到幼兒園里,由教師在幼兒午睡前閱讀,閱讀前特別提醒這個繪本是哪個小朋友繪制的,以引起幼兒制作繪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使其他幼兒紛紛效仿。課堂上,讓幼兒拿出自制的繪本自己閱讀,也讓其他幼兒分享自己的成果;然后,讓他們自己談談是如何和父母一起制作繪本的。這時,教師就要像幼兒一樣,認真“聽課”,以尊重幼兒的勞動成果。這樣的繪本閱讀教學,一是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二是有利于培養幼兒語言能力;三是有利于培養幼兒學會分享勞動成果的良好習慣和品質。
(二)營造親子共讀良好氛圍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此,幼兒教師要利用好家長的角色,讓幼兒的家長也參與幼兒繪本教學中,發揮家校合力、師長合力的雙重作用,共同促進幼兒語言教學的有效提高。因為幼兒認為父母是最安全的、最可依靠的對象,平時父母與他們的溝通交流也最多。所以,幼兒更愿意讓父母走進教室,平等地與他們一起參與教學活動。同時,由于幼兒對漢字的認知能力有限,如果家長參與繪本閱讀中,更能激發幼兒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更有助于幼兒溝通、交流、意志、合作等情商的培養。例如,組織親子繪本講故事比賽活動,要求家長與學生共同完成,有些家長和孩子通過繪本講述故事,如“龜兔賽跑”,講述的是龜兔之間的比賽,兔子中間發懶,等一覺醒來,烏龜已經到了終點。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們要勤勞,不能偷懶。這時,有些幼兒的媽媽就扮演兔子的角色,講述兔子賽跑的時候的心理,并作出表情,幼兒扮演兔子周邊的花、草的角色,講述看到兔子的故事情節。另外別的媽媽扮演小烏龜。整個故事的過程可以進行得惟妙惟肖,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們不僅僅是閱讀,而且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三)引導幼兒正確進行繪本閱讀
終身學習的理念是學前教育教學應有的基本理念,閱讀也是終身學習理念的內涵之一,幼兒繪本閱讀更是提升幼兒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如何引導幼兒正確繪本閱讀呢?首先,教師要從作品的原意出發,尊重作品的意境和內容,以抑揚頓挫的語調輕松道來,讓幼兒有親切感,愿意接受繪本閱讀。其次,讓幼兒參與閱讀中,體驗閱讀的.陜樂,回味閱讀的韻味。在圖文共賞、賞心悅目中傾注感情,獲得情感體驗。再次,閱讀完成后,留足幼兒思考和回味的時間,讓幼兒自己提出問題和看法,讓其他幼兒回答問題,形成幼兒之間語言的相互交流。最后,教師與家長的參與也是重要的。繪本閱讀不僅僅是幼兒自己的事,更是教師和家長分內的事,教師和家長要及時指導和引導,尤其是家長的主動參與繪本閱讀對幼兒的成長更重要。
三、結語
總之,繪本閱讀教學意義非凡,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也是無窮的。帶領幼兒進行繪本閱讀和教育,就如用一場春雨滋潤幼兒,給幼兒的心靈以滋養,從而使幼兒在往后的歲月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