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崢延
摘要: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動手能力的發展對于幼兒個性的形成以及今后的發展極為重要。基于此,我園融入以“創客”為活動理念、以超輕黏土為主要載體的微縮景設計DIY活動。本文簡要闡述了如何最大化地發揮超輕粘土的應用價值,打造有趣的系列活動,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多元發展。
關鍵詞:創客元素;黏土制作;創造性想象
一、“四部曲”打造“創客”超輕粘土系列活動
(一)初玩粘土,激發興趣
超輕粘土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借助一些輔助材料,幼兒可以進行多樣化的創作。在班級特色的創客活動開展之際,首先需要讓孩子愛上黏土活動,激發孩子對制作黏土的熱情,使幼兒在黏土制作中積極動手、大膽想象,體驗黏土制作的樂趣。幼兒可以利用不同顏色的粘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制作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農作物、花草、小動物等。
因此,在活動的開始階段,我們通過圖片以及實物展示,讓幼兒去認識不同的粘土作品,同時通過投放各種顏色的粘土材料,激發大班幼兒的興趣,讓大班幼兒通過捏一捏、玩一玩、學一學,培養大班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能力等,繼而制作出具有欣賞價值和體現本園特色的超輕粘土微縮景模型。
(二)融入創客元素,點亮創意
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我們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水平,利用本土資源挖掘DIY微縮景的游戲材料,探索以超輕黏土為主、結合各種本土材料為支架的游戲活動。積極挖掘粘土的應用價值,融入“創客”為活動理念,讓大班幼兒在與材料、環境的有效互動中自主發展。
創客教育的主要教學方法是方案教學法,創客教育強調的不是教與學,而是探索、體驗、創新,孩子是一個自主的個體。這也正是“去小學化”所提倡的。
融入創客元素的黏土制作,即將情景引入幼兒的粘土制作中,如“圣誕pany”、“今天我值日”、“美食城”、“綠色園林”等主題情景,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和既往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超輕粘土的制作活動。在這種主題情景式的粘土制作活動中,可以讓幼兒更好地認識外界事物,孩子們能在創客元素的黏土制作中豐富他們的認知經驗,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們具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探究欲,如果在后天的生活環境中加以培養,那么這些特點便會得以保留;反之,則會逐漸減退,直至消失。通過創客元素的黏土制作的正確引導,孩子們的探究過程會更具目的性,從而達到一定的學習結果,進一步激發他們探索的欲望,培養他們的科學素質。創客元素的黏土制作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學習方法,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們在活動中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會得到提升。
(三)家園合作,共促共育
我班根據開展的課題、家長的特長和能力,成立了“創客家委小組”。并在暑假假期挖掘家長資源,以小組形式制作“創客黏土微縮景”,大家在家長組長的引領下積極參與到活動的制作中,新學期,為大家呈現了一個個各具特色、惟妙惟肖的“創客黏土微景觀”。此外還邀請家長助教來幼兒園指導孩子進行黏土活動,增強孩子黏土制作的多技能發展,拓寬孩子創作的靈感和欲望,為今后的黏土微景觀制作奠定基礎。
(四)延伸家庭黏土創客工作坊
由于幼兒園的黏土活動深受孩子們的熱捧和家長們的支持,我們的黏土制作活動也輻射到了家庭里,家長和孩子們在家玩黏土也玩得不亦樂乎,使家長自愿、主動地參與到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來,從而形成教育合力。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家長正確認識幼兒學習和發展的特點,及在幼兒階段培養其創造性想象的重要性,促使了家長在理念上轉變。
二、巧妙引導——融入創客元素的引導方案
(一)有聲引導,分層指導
大班階段的幼兒,其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均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在不同的幼兒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師應注意采取個體化的引導方式,引導大班幼兒學習建構或操作中的整體布局意識。如幼兒在搭建了一座小區,教師有意識地通過創客元素,以尋問代替指導激發幼兒想象,進而促進幼兒的創造性想象向高層次水平發展。同時,引導大班幼兒借形、借色等進行大膽想象,提升幼兒在粘土作品中的情節性、豐富性以及新穎性。
(二)無聲引導,優化材料
材料是幼兒進行各項活動的先決條件,為了給幼兒更好的制作體驗,制作出更加多元、生動的主題作品,我們在活動中投放了多元化的輔助性材料。例如一些卡紙、餐具、模具等,讓幼兒可以通過這些材料的融入更好地進行創作,豐富粘土作品的主題性,以期充分發揮創客材料的價值,提高學齡前幼兒的創造性以及想象能力。幼兒園日常的學習與游戲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豐富而有針對性的游戲材料,實現了材料的合理搭配和有效投放。
(三)全面評價,避免單一
每個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教師在黏土制作主題活動中恰當地評價,不僅能促使幼兒改進和轉變,還能促進幼兒黏土制作的想象力不斷發展,評價的恰當與否制約著幼兒對黏土制作活動的興趣性和堅持性,其對幼兒的發展價值巨大。
在創客元素的黏土制作活動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多嘗試、多探索,不是片面地看作品像不像或美不美,而是要重視作品的創造性意識,鼓勵幼兒自由創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并能用與眾不同的方式表達自我的感受,而不是僅限于教師的范例。教師還要善于抓住DIY微縮景觀學習的共同合作環節中幼兒的創造性想象表現,引導幼兒之間、幼兒自己、幼兒家長進行正確、全面的評價,從而促進幼兒創造想象能力和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思維進發——黏土微縮景活動中幼兒的收獲
孩子們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探索、學習、實踐,對黏土創作可以說是滿腔熱情、干勁十足。只要一有空,孩子們就會去創作黏土作品,經過此次活動的鍛煉,幼兒收獲頗多。
(一)促進創造力的發展
在整個循序漸進的超輕粘土的制作系列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巧妙引導和在家長的協助下,對于超輕粘土的制作技法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夠基于自己的想象將其表達在自己的作品當中。同時幼兒會借助一些輔助性材料讓自己的作品變得更加美觀、形象。在這個過程中很好地鍛煉了大班幼兒手指的靈活度和精細度。同時,孩子們的協調能力也在黏土活動中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幼兒能夠主動地創設一定的粘土情景,并且樂于向同伴、教師及其家長表達自己的創意。
(二)在活動中學習
在整個的粘土制作活動中,幼兒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主題,我下一步要加入什么;怎么樣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制作得更加逼真和精細等。這個過程,為幼兒提供了愉快學習和自主探索的機會,以及支持性的操作材料和合作指導伙伴。幼兒能夠進行自主的創作,引發積極的思考等。
四、結語
在“創客”元素的超輕粘土制作活動中,幼兒園教師與家長共同努力,通過對超輕黏土的運用,讓創客元素融入黏土制作中,使其加強了美術活動的效果。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引導了幼兒玩黏土,讓幼兒使用黏土表現美,運用黏土作品進行組合,以此對美術活動進行優化,從而培養幼兒感知美、表現美和創造性想象的能力。創客元素和黏土作品的組合,不僅可以讓幼兒制作途徑更加豐富,同時也將幼兒的思想和情感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們的童年充滿樂趣,讓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表現力得到提升,實現了美術活動與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