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遠成
(同煤國電同忻煤礦有限公司山西大同037001)
煤炭資源目前在我國仍占據著較大的比例,是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如何針對煤炭資源進行安全高效的開采,是廣大科研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尤其在工作面開采頂板巖層控制方面尤為重要,頂板巖層的活動規律嚴重制約著工作面的開采安全[1-3],因此,需對工作面開采時的頂板運移規律及控制技術進行研究。楊敏[4]闡述了綜采放頂煤液壓支架現有的型號以及應用;李剛[5]針對宏遠煤業150202 工作面的礦壓顯現規律,進行了支架選型及強度驗算。現針對同忻礦8309放頂煤工作面頂板結構特點進行研究,并采取合理的頂板控制措施,實現工作面的安全開采。

表1 工作面頂底板巖性表
同忻礦8309工作面所采煤層為C3~5#煤層,平均厚度為14.88 m,煤層結構較為復雜。工作面位于三盤區西南部,東南方向為8207 回采工作面采空區,西北方向為煤體,西南方向為保護煤柱,東北方向為三盤區三條大巷。工作面頂底板巖性如表1所示。
根據工程經驗,同忻礦8309工作面選用ZF15000/27.5/42型正四連桿低位放頂煤支架,下面進行驗算此液壓支架是否符合要求。
(1)放頂煤支架支護強度計算方法:
根據斷裂角確定放頂煤支架支護強度:

式中:H—對支架有直接影響的巖層厚度(m);L—有效控頂距(m),5.655 m;h1—頂煤厚度(m),10.98 m;α—頂煤斷裂角(°),一般為70°~120°,取70°;θ—頂板斷裂角(°),一般為60°~65°,取60°;γ1—頂煤的容重,取1.43 kN/m3;γ2—頂板巖石的容重,取26 kN/m3;qz—支架的動載支護強度;k—動載備用系數,Ⅱ級以上老頂,一般取1.5-2.0,取1.6;
代入上式計算可得:H=16.86 m;qz=957.6 kN/m2(2)綜放工作面支架阻力計算:
根據斷裂角確定放頂煤支架工作阻力:

式中:P1—支架的工作阻力(kN);Lk—梁端距0.340 m;LD—頂梁長度5.315 m;B—支架中心距1.75 m;ηs—支架的支護效率80%。
代入上式計算可得:P1=11 846 kN
根據放頂煤工作面現場實測數據回歸公式計算:

式中:P2—工作阻力,kN;h—煤層埋深,539 m;f—煤的硬度系數3;Md—頂煤厚度10.98 m;k—安全系數為1.2~1.35代入上式計算可得:P2=(1939+2.1×539+471×3+155/11.2)×1.35=6 072 kN
因此,支架的工作阻力為11 846 kN。60%<11 846/15 000<80%,故支架選型合理。
8309 工作面選用了ZF15000/27.5/42 型正四連桿低位放頂煤支架,共108 架、過渡支架選用ZF13000/27.5/42H 型支架,共9 架、端頭支架選用ZTZ20000/30/42型端頭支架,共2架。支架中心距1 750 mm,最大控頂距6 455 mm,最小控頂距5 655 mm。

圖1 8309工作面支架控頂距示意圖
2.2.1 工作面內頂板控制
(1)工作面支護方式
采用追機移架(滯后采煤機后滾筒3~5 架)的方式對頂板進行及時支護。在采煤機割煤后,先移支架,再移運輸機,即割煤—移架—移運輸機—推前溜—放頂煤—拉后溜。
采煤機割煤并移架后,及時伸出支架的伸縮梁護頂,并及時伸出護壁板。
(2)工作面頂板控制要求
工作面液壓支架初撐力需達到額定阻力的80%,即達到12 000 kN;液壓支架中心距不可以超過100 mm;支架前梁梁端至煤壁頂板垮落高度不大于300 mm;工作面應做到“三直一平”,液壓支架偏差不超過50 mm;工作面控頂范圍內頂底板移近量不大于100 mm/采高。
2.2.2 端頭及超前支護的頂板管理
(1)端頭支護
經計算,本工作面端頭及超前支護選用DWX45-150/110 型單體支柱。端頭采用一組端頭支架(兩架)和2#過渡支架維護頭安全出口處頂板。尾端頭采用117#和118#過渡支架,118#支架與巷道外幫側使用帶0.8 m 長花邊梁的單體柱維護尾端頭及安全出口處頂板。端頭單體的支護形式采用“一梁一柱”,當尾最后一架支架到巷道煤柱幫之間的距離1.6 m時,在支架與巷幫煤壁之間支一排單體柱,之后每增加0.8 m,增加支設一排單體柱,柱距1.2 m。
(2)運輸巷、回風巷的超前支護:
8309工作面由于采用放頂煤開采方法,因此超前支承壓力較大且范圍較廣。根據工作面具體實測及理論分析可以得到2309巷超前工作面煤壁25 m、5309工作面巷道超前工作面煤壁50 m 需進行超前支護。超前支護方式為“三梁三柱”,兩幫側單體液壓支柱距巷道中線1 400 mm,中間排液壓支柱沿巷道中線布置,排距1 400 mm,柱距1 200 mm。支柱采用3 根DWX45-140/110 型單體液壓支柱配0.8 m 長花邊梁,梁與巷幫垂直;2309 巷超前支護形式為“三梁三柱”,兩幫側單體柱排距4 400 mm,中間排單體柱在轉載機采煤側支設,與采煤側排單體柱間距0.9 m,柱距1 200 mm,采用3 根DWX45-140/110 型單體液壓支柱配0.8 m長花邊梁,梁與巷幫垂直。
2.3.1 來壓及停采前的頂板管理
1.來壓時的頂板管理
(1)工作面要提前做好來壓預防支護工作,確保支架初撐力合格。
(2)支架必須升緊達到規定初撐力,防止工作面老頂周期來壓和沖擊性壓力摧前支架而損壞支架部件。
2.停采前頂板管理
(1)確定停采線要參照設計和工作面實際,停采線里部15 m范圍內兩巷頂板完整。
(2)停采時根據工作面周期來壓步距,確定停采前不放煤距離,一般定為30 m。
(3)停采前兩巷要采取補強支護措施。
(4)停采前工作面鋪網、支護要編制收尾專項措施,明確規定鋪網位置、支護方式等內容。
2.3.2 頂板破碎時的頂板管理:
(1)頂板破碎時,移架滯后采煤機前滾筒2個支架并擦頂帶壓移架,移架后及時伸出伸縮梁和護幫板進行機道及時護頂;由于煤壁松軟或片幫深,機道頂板超前暴露時,超前二次移架使前伸梁前端頂住煤幫,同時采煤機前滾筒降低不割頂煤。
(2)漏頂處的活煤要提前放下,片幫要提前用長柄工具處理掉。
(3)由于漏頂支架上方空頂時,升架不能超過正常采高的5%,前后柱高差不能超過±100 mm。沒有空頂的支架要全部升緊達到額定初撐力。相鄰支架高低要一致,不能有明顯的錯差,以防大塊煤、矸石從架間漏下。
(4)要加強各機電設備和各支架的檢修,保證設備運轉正常,保證支架支護有效。
(5)機組要停放在漏頂區上部。漏頂區附近移架時要停采煤機后進行,不準平行作業。
(6)漏頂區移架時如有煤、矸石漏下,每移一架處理完漏下的矸石并拉空溜子后再移下一架,不準多架同時操作。
(7)漏下的矸石要用溜子拉到距漏頂區10 m以外頂板完好的地點進行破碎,不準在漏頂區處理。
2.3.3 應力集中區的頂板管理:
(1)通過應力集中區時必須保證支架的初撐力符合要求。
(2)加快應力集中區的推進速度,適當減少放煤量。
(3)如遇應力集中區,另行制定專項措施。

圖2 工作面液壓支架工作阻力
同忻礦8309 工作面采用如上支護方式針對工作面開采后頂板巖層進行支護,為了進一步驗證液壓支架選用合理性,針對工作面回采期間液壓支架受力進行監測,通過記錄工作面第40#、80#液壓支架受力情況可知,液壓支架工作阻力均未超過額定阻力,可以保證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1)針對同忻礦8309 工作面具體地質條件,選用了ZF15000/27.5/42 型正四連桿低位放頂煤支架,共108 架、過渡支架選用ZF13000/27.5/42H 型支架,共9架、端頭支架選用ZTZ20000/30/42 型端頭支架,共2架。并針對支架支護強度及支架工作阻力進行了驗算,均滿足工作面要求。
(2)8309 工作面端頭及超前支護選用DWX45-150/110 型單體支柱;分析得到2309 巷超前工作面煤壁25 m、5309工作面巷道超前工作面煤壁50 m需進行超前支護。5309巷超前支護為“三梁三柱”,2309巷超前支護形式為“三梁三柱”。
(3)分析了工作面來壓、停采、通過破碎區及應力集中區時的頂板控制技術措施。最后通過現場40#、80#支架監測數據,液壓支架工作阻力未超過額定阻力,可以保證工作面的安全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