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柱龍,雷梟,丁小松
(1.廣州擎天實業有限公司,廣州 510860; 2.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廣州 510860)
作為一種清潔環保、高效的能量轉換裝置,PEMFC的研究及應用報道不斷[1-3]。隨著催化特性、PEM膜等研究持續深入[4],高效穩定的PEMFC電堆和模組已在家用轎車、公交巴士、船舶、航天等領域小規模推廣。2017年日本發布的“氫能源基本戰略”,要求2030年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達80萬輛[5]。《中國制造2025》指出[6],到2025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可實現區域小規模運行,屆時道路行駛的氫燃料電池車達12萬輛;到2030年實現氫燃料電池車的大規模普及應用[7]。
表1 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條件變化表[9]
燃料電池及其集成系統對各種自然條件下的適應能力,針對各種自然條件的控制策略,對燃料電池的穩定,乃至壽命均有重要影響。如陰極的操作條件,氣體壓力、過載系數對燃料電池性能十分敏感,尤其在高功率輸出狀況下,電池性能受擴散極化影響[8],針對性的空氣控制策略不僅可保障燃料電池的性能穩定,更有利于其耐久能力。在高海拔地區,因空氣稀薄,氧分壓低,如不及時調整空氣控制策略,使電堆陰極擺脫欠氣,單片電壓低狀態運行狀態,從而提高整車性能及燃料電池壽命。海拔高度0~5 000 m(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條件變化見表1),可調溫度范圍-40~+80 ℃;氣壓范圍50~101.3 kPa,含氧量20.95~12.95 %可調,標準大氣壓下濕度20~90 %RH的PEMFC環境模擬,模擬不同自然條件下單項或多項組合因素對PEMFC產品進行高低溫、高低濕、高海拔影響評價。圖1為PEMFC裝置設計、材料性能、工藝方法、裝配流程、控制策略對PEMFC效能影響提供準確分析數據,能有效減低物料消耗、提高研發效率、加快更優性能PEMFC裝置迭代速率。
PEMFC裝置僅需提供反應氣和冷卻水即可運行[10]。由物料流圖(圖2)可見,3對進出管路,1對電能導流管線,就能組成一套完備的PEMFC物料供給系統。而家庭乘用車一般長度4 m到5 m,寬度約1.7 m,高度約1.6 m;公交巴士一般長度12 m,寬度約2.5 m,高度約3.0 m;對比綜合,兩種車型對應PEMFC能量轉化裝置外形尺寸長度應小于2 m、寬度小于2 m、高度小于2 m。由此可將PEMFC物料供給與2×2×2 m凈內腔尺寸密閉艙體相結合,定向開發適用PEMFC裝置和部件的環境模擬艙。
實驗室傳統的臺架測試與實際工況有較大的差異,而實際工況的路試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所以需要在實驗室模擬實際應用的復雜工況,實現實驗室低成本測試的有效途徑。真實環境中,車輛整體或部件均處于一個自然環境條件下。而模擬環境艙中,鑒于電堆單體及模組成套集成裝置的差異,需構建成一個裝置外環境及堆芯內環境,在氫裝置內外形成基本一致的自然環境條件。PEMFC微環境艙模塊示意圖如圖3。
圖1 PEMFC環境艙模擬自然條件
圖2 PEMFC物料流圖
圖3 PEMFC微環境艙模塊示意圖
圖4 空氣增溫方式
通常工業焓差環境室的設計及控制策略成熟[11](常見空氣增溫方式如圖4),廣泛采用電熱管艙內直熱加熱,熱源將熱能直接加于密閉環境中,適用對溫度無準確要求,且快速升溫的場合,產生的熱空氣干燥無水分。熱源將空氣和加濕水升溫,與冷凝器一起進行溫度和濕度的調節[12]。逃逸能力強且可燃的氣體氫在環境模擬艙中一旦與熱管直接接觸,可能造成爆炸事故。需將直接熱源的熱能加于一中間載熱體,然后由中間載熱體將熱能再傳給物料,如熱水加熱、礦物油加熱等,形成高效間壁非接觸式換熱加熱器,確保無明火點與氫接觸,溫度范圍0~100 ℃的換能單元。改良傳統通用環境倉與攜帶可燃氣體器件的融合,實現溫度、濕度在含氫環境中的實現及控制調節。
結合PEMFC環境艙功能模塊及模擬自然條件,氫燃料電池特有的反應物料管道輸運,氫裝置的尺寸及環境模擬艙的大小,利用其占用空間少,物料管道輸運特性,沿陰極氣體流程進行溫度、濕度和壓力的控制與調節。陽極氫氣由高壓儲罐直接減壓輸送,且標準大氣壓下空氣中氫含量少,模擬艙設計中可不予考慮。
陰極氣體壓力控制與調節,可調氣壓范圍50~101.3 kPa。艙內壓力與管路輸氣壓力分別控制,聯動調節。參與反應氣由外部設備調節供氣壓力,經專用密閉管道連通至PEMFC測試件及微環境艙內,綜合控制器根據內外壓力偏差實時調節,平衡。確保環境艙內密閉空間與被測件輸入空氣的人造自然條件一致,環境艙調節示意圖如圖5。
空氣屬于混合物,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質(水蒸氣、雜質等)組合而成。其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78 %,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 %,稀有氣體的體積分數約為0.934 %,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為0.04 %,其他物質的體積分數約為0.002 %。空氣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隨著高度的改變、氣壓的改變,空氣的組成比例也會改變。PEMFC裝置參與反應氧氣的化學計量比So2取2~3,反應后尾排氣體的氧濃度減低,由傳感器采集實時濃度數據,并將尾排空氣回用,適時注入一定量的N2,以匹配各海拔高度的氧含量。
RAMP材料插值模型為材料屬性有理近似模型,采用插值函數建立單元設計變量xe和其彈性模量之間的數學關系,對應的數學表達式如式(2)所示:
根據燃料電池系統對試驗環境的電-熱-水-氣等物料/能源的需求,功率等級,高原參數的差異,進行網絡化組合設計,結合燃料環境模擬試驗艙的溫、濕度及海拔要求,基于各自然條件的參數耦合關系,通過各傳感器實時反饋、智能決策與專項算法,實現溫、濕、氣參量耦合條件下的快速、準確、穩定控制。多參量控制算法如圖6
含氫環境中需做好防火花設計,環境艙的內/外膽良好接地,避免靜電產生火花。內膽需采用無縫焊接工藝,防止水汽和氫氣進入保溫板內部。空氣循環系統的風機和葉輪設安全間隙,并采用特殊材料,采用隔爆電機,避免機械摩擦碰撞時產生電火花。艙內照明采用防爆、耐溫防潮鹵素燈。配置氫濃度傳感器,實時監測氫量,當艙內氫濃度超設定值,即刻啟動排風換氣系統,快速稀釋氫氣。
圖5 環境艙調節示意圖
圖6 多參量控制算法
經通用環境艙改造,論述了一種PEMFC微環境艙設計,可模擬海拔高度自然條件變化對PEMFC裝置性能的適應性能測試。由于PEMFC關鍵技術還未取得實質性突破,鮮有成熟的氫燃料電池車產品,仍需沉淀對PEMFC的基礎研究,在不斷累積進步中,突破性發展,引領帶動PEMFC技術和創新發生整體性、格局性的深刻變化,進而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基礎和決定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