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山西省長治市潞安集團電力中心,山西長治 046204)
2016年7月3日晚上,受雷電影響,主井110 kV架空電線路瞬間斷裂,造成回線路跳閘,引起B相和C相發生短路電流,短路電流分別為18 827.9 A、19 630.4 A,2號主變瓦斯泵站的繼電器發生動作,迫使2號主變跳閘,最終致使整個礦井停電21 min。2號變壓器受雷電影響毀損狀況如圖1所示,改造之前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遇到電閃雷鳴,井下中央變電所電線速斷保護啟動,不僅造成短路,而且致使變壓器跳閘,嚴重影響礦井正常供電。為了降低雷電對礦井架空線路的影響,本文針對礦井現場狀況,提出防雷改造技術方案,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確保礦井地面110 kV架空線路免遭雷電電擊,進一步提高礦井供電系統安全。
圖1 2號變壓器毀損狀況
為了針對礦井提出可行技術,對煤礦地面110 kV架空電線進行了實地考察,現場發現1號風井和主井旁的架空電線均有絕緣器被雷電擊損,多個架線的桿塔線路型避雷器被強電流造成損壞,損壞的絕緣器和避雷器如圖2所示。
圖2 架空線路經雷電作用下的絕緣器和避雷器
根據煤礦值班記錄記載,110 kV變電站、風井兩回路、主井輸入電線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一年的時間內受雷電影響,變壓器發生跳閘事故18次,短路電流發生11次,電流保護動作11次,110 kV架空線路短路7次,其中6~8月跳閘次數為14次,占總跳閘次數的77.77%。
為了有針對性地說明,以風井兩回110 kV架空線路為例,架空線路在空間上布設為三棱柱。三相電線之間的兩兩距離為1.2 m,平均高度約為10.3 m,如圖3所示。礦井風井的兩回110 kV架空線路是架設于地面相對平坦的地段,但是周圍較為空曠,易受雷電影響。雖然兩回110 kV架空線路兩端安設有避雷器,但是避雷效果較差,仍然發生了許多雷擊跳閘故障,致使風機停止運行,給礦井供風帶來了嚴重問題,由此說明風機兩回110 kV架空線路防雷技術措施存在嚴重問題,亟待改造。
圖3 礦井安設的架空線路
煤礦地面架空電線路暴露在空氣中遭受雷擊類型如圖4所示,主要分為3類,分別為塔頂及其附近遭到雷擊、輸電線路遭到雷擊和距離地面較近受到雷擊影響[1]。
圖4 煤礦地面架空電線路遭受雷擊類型示意圖
煤礦地面的110 kV架空線路采用的是裸露導線傳輸,極易受直擊雷和感應雷影響。每當雷落入到架空線路上時,因為電磁感應作用,造成架空電線路上產生高壓電,此高壓電基本是架空電線路110 kV的2倍甚至更高的雷擊過電壓,嚴重危害架空線路,擊壞絕緣器。每次當雷電擊到架空電線路時,架空線電路本身對大地具有阻抗,但是受瞬時超大雷電流影響,架空電線路會對地面產生超大高電勢差,導致絕緣器被擊穿,輸電導線也被震斷。另外,架空電線路因為耦合作用,幅值較高的雷電波會沖擊損毀整個供電網絡設備[2-3]。
110 kV架空線電路防雷的總原則是:技術上得到保障,經濟合理,既能減少受雷電影響,又能確保整個礦井供電系統安全、可靠、平穩。根據雷擊類型和礦井地面架空線路實況,提出110 kV架空線電路“四道防線”措施。架空線路防止被雷電直接擊中,在整個礦區架空線路上安設避雷線;防止閃電作用,對架空線路進行改進,盡量減少裸露電線,減小架線的桿塔對地面的電阻;防止建弧影響,架空線路接地采用消弧線圈連接,并在架空線路上增設避雷器;防止整個礦井突然停電故障,增設自動化重合閘。綜上,借鑒別的礦井經驗和現在較為成熟的供電技術,煤礦地面110 kV架空線電路防雷采取架設耦合地線、減小接地電阻、安裝避雷器、增加線路絕緣程度、安設自動化重合閘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雷電對地面110 kV架空電線路的影響,減少受雷電跳閘、短路等頻率[4]。
根據煤礦110 kV架空電線路受雷電影響發生的故障,論文從安設避雷線、線路增設避雷器、降低桿塔與大地之間電阻3個方面提出了防雷改造方案。
(1)安設避雷線
在110 kV架空電線路上安設避雷線,避雷線具有防止雷電落在導線上的作用,可以屏蔽雷電對架空線路的電擊,其原理是將雷電上的電流直接引入大地。避雷線是與大地相互連接的,這樣有利于將桿塔上的雷電電流引入到大地中去,既起到了分流作用,又減小了架線桿塔與大地之間形成的電勢差,進而降低雷電對架線桿塔上的危害[5]。按照110 kV架空電線路上每根線路保護范圍標準,避雷線安設夾角應與橫擔端部、中部形成一定夾角,此夾角為15°~35°比較適宜。查詢架空線路的導線規格以及配套要求,結合電學知識和力學特性,110 kV架空電線路上安設的避雷線選擇型號為GJ-40。地面110 kV架空電線路上通過安設避雷線,可大大降低電線和設備受雷電影響而產生的故障和危害。
(2)線路增設避雷器
礦井之前使用的是線路型避雷器,而且與絕緣器采用并聯的方式安設在其旁邊,一旦絕緣器遭受雷電擊穿,線路型避雷器也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傷。地面110 kV架空電線路遭受雷電電擊時,雷電流通過架線桿塔部分流入到大地,而另外一些雷電流將會傳到周圍的桿塔。為了改善雷電流影響,選用型號為YH5WS-25/100的氧化鋅避雷器在地面110 kV架空電線路安設。該型號的避雷器優勢在于可以在三相電中每根線路上均可以增設,不僅可以增強架空線抗雷水平,而且可以降低相應設備免遭雷電危害。通過增設氧化避雷器,雷電流幅值被降低,線路上的絕緣器閃爍頻率降低,受雷電跳閘率降低了47%,顯著改善了地面110 kV架空電線路防雷特性。
(3)降低桿塔與大地之間的電阻
為了降低架線桿塔與大地之間的電阻,采用降阻劑來調節接地電阻。降阻劑是由強電解質、水等導電性能良好的物質組成,不僅可以增大桿塔與大地的接觸范圍,還可以通過本身導電成分的擴散和滲透作用,減小與桿塔接地范圍內的土壤電阻率[6-8]。本次改造采用TJ-05型降阻劑,該降阻劑具有無毒無害、腐蝕性低、使用壽命長等優勢,而且價格便宜、施工方便,是降低桿塔與大地之間電阻的良好選擇。
煤礦供電穩定性決定了礦井的生產和安全,為此,在110 kV架空電線路改造施工期間,特提出安全措施。在改造期間必須配備備用電源,一旦遇到緊急情況,立馬采用備用電源;安設漏電保護裝置,若發生短路等情形,漏電保護裝置立即響應,確保供電安全;改造施工采取分階段、分線路施工,若遇到危險,需立即撤至安全地帶。總之,安全第一,確保質量。
三相電線路絕緣子采用P-15T進行安裝保護,避雷的下方引線采用GJ-55型線,與大地連接的采用直徑為12 mm的鍍鋅圓鋼,并水平埋設于地下,埋深為1 m,110 kV架空電線路上每隔4個基礎桿塔之間增設一個與大地相連的防雷裝置。煤礦地面110 kV架空電線路采取防雷措施后的應用如圖5所示。通過對地面110 kV架空電線路上安設避雷線、接地引線、防雷裝置和降阻劑,顯著降低了煤礦架空電線以及相應設備受雷電的影響,跳閘、短路等頻率與改造之前顯著降低。
圖5 煤礦地面架空電線路防雷改造應用
遇到雷雨天氣,不僅造成地面110 kV架空電線短路,而且致使變壓器跳閘,嚴重影響了礦井正常供電。為了降低雷電對礦井架空線路的影響,進一步提高煤礦供電安全,論文提出防雷改造措施。
(1)煤礦地面架空電線路主要為塔頂及其附近遭到雷擊、輸電線路遭到雷擊和距離地面較近受到雷擊影響,根據雷擊類型和礦井地面架空線路實況,提出110 kV架空線電路“四道防線”措施。
(2)根據煤礦110 kV架空電線路受雷電影響發生的故障,從安設避雷線、線路增設避雷器、降低桿塔與大地之間電阻3個方面提出了防雷改造方案。
(3)為了煤礦供電安全和穩定,在110 kV架空電線路改造施工期間,提出安全保護措施。通過對地面110 kV架空電線路改造,降低了架空電線以及相應設備受雷電影響,故障發生頻率與改造之前顯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