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
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蔓延、肆虐,人們有的焦急,有的恐慌,有的甚至散布謠言,更有披著專家外衣的自由化分子,還在念念不忘鼓吹資本主義的市場化,宣揚漲價有理而擾亂大局。與此鮮明對比是很多共產黨人面對疫情,響應習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號召,重新叫響“跟我上”,雄赳赳,氣昂昂戰斗在抗擊疫情第一線,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氣概,塑造了“向我看齊”的高大形象,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戰勝冠狀肺炎的斗志,畫出了抗擊疫情的一道靚麗風景。
“跟我上”,彰顯的是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戰爭年代,沖鋒時黨員高喊“跟我上”,激勵和鼓舞戰士們奮勇殺敵。“跟我上”,也是和平年代中國戰勝自然災害的一個特有現象,共產黨員一聲“跟我上”,把生的希望留給群眾,把危險留給自己,激勵和鼓舞群眾戰勝災害。而國民黨反動派卻與此截然相反,打仗時當官的大喊“給我上”,讓士兵們當炮灰,自己貪生怕死躲在后邊;遇到危險更是狂叫“給我上”,以下級死的危險換取自己生的希望。這個“跟我上”與“給我上”,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表現出為公和為私兩種迥然不同的思想境界,昭告了共產黨何以能夠建立新中國,領導人民站起來,國民黨反動派何以失敗之根本原因。
然而,不幸的是,一個時期以來,我們的一些黨員干部作風上對群眾頤指氣使,生活上貪污受賄、腐化墮落,政治上拉幫結派、賣身投靠,思想上甘做資產階級俘虜,端著共產黨的飯碗,隨時準備砸共產黨的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了全面從嚴治黨,凈化政治生態等一系列活動,重新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黨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這次疫情面前重新叫響共產黨“跟我上”,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活動結出的碩果。
“跟我上”,就是共產黨員自我犧牲的感召精神。盡管“跟我上”很樸實,很普通,沒有豪言壯語的裝飾和點綴,卻是將生死置之度外沖在最前面的壯舉,實實在在表達了一種敢于犧牲精神,給予戰士和群眾必勝的信心和奮勇向前的力量,在這樣的領導和指揮員感召和激勵下,哪怕有畏懼和膽怯的群眾和士兵,也會在這種情境下變得勇敢和堅強起來,迸發出奮不顧身向前的巨大力量。這次抗擊冠狀肺炎疫情,很多共產黨員明知疫區武漢危險,明知這種疫情恰似當年的“非典”傳染很厲害,還是義無反顧地馳援武漢,抑或奮戰在阻擊傳染的第一線,譜寫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樂章。其中有主動請戰奔赴武漢疫區的黨員,也有自愿到發熱門診的黨員;有主動放棄家中病人投入抗擊疫情戰斗的黨員,也有為了抗擊疫情推遲結婚的黨員;有組成抗擊冠狀肺炎的黨員先鋒隊,也有掛牌抗擊疫情的黨員……他們都以人民的苦難和黨的重托為己任,始終站在防控疫情最前列,一名名黨員化作一面面旗幟,高高飄揚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這種場景,讓人們感動,更讓人們振奮,增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跟我上”,就是共產黨員先鋒模范的示范精神。雖然“跟我上”,很簡捷,很直白,沒有復雜的程序和繁瑣的表白,但準確無誤地表達了共產黨人先鋒模范作用的本質。在阻擊冠狀病毒疫情中,黨員自覺站在最危險的崗位,要求群眾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群眾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舍小家、為大家,甘為先鋒、扛起責任,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筑起了這場沒有硝煙疫情防控戰爭的一道道堅固生命防線,以實際行動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的號召,以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緊迫的重大政治任務,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政治優勢,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其中有79歲高齡的黨員專家第一時間向黨組織遞交的“隨時聽從組織召喚,隨時準備突擊參加抗擊工作”請戰書,也有年輕黨員出征第一線前面對黨旗的宣誓;有眾志成城抗疫情“六到位”的城區黨員,也有疫情防控不留死角的農村黨員……他們都以不同方式昭告了共產黨員的強大示范作用。
“跟我上”,是我黨的優良傳統,是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更是毛澤東時代鑄就“六億神州盡舜堯”的思想武器。一度有人認為,戰爭離我們已經久遠,不再需要共產黨員冒著生命危險的沖鋒陷陣,不存在建國初期那種改變一窮二白面貌的大會戰,也不再需要共產黨員帶頭出大力流大汗,便把“跟我上”當作落伍和過時的產物,甚至當作“左”的標志,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思想混亂,也使一些黨員干部忘記了本色。實際上,“跟我上”所涵蓋的那種面臨絕境所表現出的義無反顧決心,那種面對強敵所表現出的一往無前壯舉,那種面對困難所表現出的無所畏懼意志,永遠不會過時,并且依然放射著耀眼的光芒。現在的“跟我上”,就是忘我奉獻人民的示范,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引領,是“哪里最危險,哪里最艱苦,哪里最困難,就到哪里”的表率,是一種身先士卒的特殊激勵和以自己為標桿的特殊感召,盡管內容與形式會隨著時代發展發生一定變化,但其內核和本質根本不會變。唐山大地震時發現“生命通道”后,黨員礦長宣布“大家聽我的命令:女同志先走,然后是五十歲以上的老工人。再往后是四十歲的,三十歲的,二十歲的。再往后是共青團員,共產黨員,科室人員,最后是領導干部”(《一鳴:看人家唐山大地震中的黨員干部》,紅色文化網2019-07-28 ),此等危難中黨員的表現,難道不是當今所需要的嗎?這次抗擊疫情,廣大黨員挺身而出,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哪里有疫情排查哪里就有黨員堅強有力的工作,不是更有力的證明嗎?
多年實踐和這次阻擊疫情斗爭告訴我們,共產黨員敢不敢喊出“跟我上”,有沒有“跟我上”的勇氣和氣魄,既是衡量共產黨員是否牢記初心的試金石,也是真假共產黨員分水嶺。人們看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一個個戰斗堡壘巍然矗立,疫情防控一線始終飄揚著鮮紅的黨旗,新華社采寫的《黨旗,高高飄揚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紀實》,生動記述了廣大黨員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突出表現,各條戰線上的共產黨員紛紛請戰前線,越來越多的共產黨員前赴后繼地投入到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來,就是因為“跟我上”精神的大放異彩。而一些把自己混同于老百姓的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忘記了自己的責任,也就不敢喊出“跟我上”;那些只顧自己不管群眾死活的黨員領導干部,根本不配喊“跟我上”;那些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抹殺全國一盤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鼓吹“災難經濟學”、“要鼓勵發國難財”、“用市場化來救災”的假學者、假共產黨員們,他們不僅不敢喊“跟我上”,而且是堅決反對“跟我上”。因此這次疫情,既是災難,也是徹底鏟除“給我上”的市場和土壤的極好機會,既是考驗,也是彰顯共產黨人“跟我上”本色絕佳機遇。正如戰斗在第一線的一位醫院內科黨委書記所說:“這是黨考驗我們的時候,是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黨員干部要勇敢站出來,做到入黨誓言中承諾的那樣,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當下,無論是戰斗在第一線的黨員醫護人員,還是阻擊疫情擴散的黨員,無論是指揮抗擊疫情的黨員領導干部,還是構建群防群治防線的基層黨組織,都需要以“跟我上”增加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都需要以“跟我上”集中群眾智慧,找到戰勝疫情的科學方法,眾志成城,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硬仗。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彰顯共產黨員“跟我上”的先鋒本色,越是危難時刻,越要展現共產黨員“跟我上”的使命擔當。
“跟我上”永遠是共產黨人踐行初心使命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