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涌
習近平同志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①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在率先遭遇新冠病毒災難的時候,雖然也有袖手旁觀甚至趁火打劫的,但是國際社會眾多國家向中國伸出溫暖友誼之手,可謂得道多助。今天一度泰山壓頂的中國疫情正步入尾聲,然而世界的疫情才剛剛開始,歐美更是一片焦躁與恐慌。中國雖然提供不了諾亞方舟,但是中國已積累了經驗,摸索出方法,更擁有龐大的物資生產與供應能力。中國會與相關國家一道,共克災難,共度時艱,努力把疫情危機轉化為促進國際治理的良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良機。
一、疫情沖擊全球化,影響四大流動
今天的世界經濟增長,愈發(fā)依賴國際分工。國際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fā)動機,國際投資會則不停地向發(fā)動機添加燃料,二戰(zhàn)后近乎都是如此。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一個慣性思維:經濟增長的發(fā)動機一直在有序運行,似乎成了一個永動機,國際機構(如IMF、世界銀行、聯(lián)合國貿發(fā)組織等)定期或不定期發(fā)布報告,預測世界經濟走勢,給人的印象是,世界經濟一直在增長,年度波動往往不到一個百分點,只是稍快一點或稍慢一點差異而已。經濟學家喜歡創(chuàng)新概念,昔日的“國際分工”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地被“全球化”所替代,如此又有了一套新的說辭,產生一批博士、教授。透析全球化,有很多很多表述,核心則不外乎人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之四大流動。
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之前,四大流動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問題。尤其是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之后,一直是全球化旗手的美國,竟然掀起保護主義聲浪,竟然拋出“美國優(yōu)先”政策,世界經濟的天空霎時烏云翻滾。作為精明商人與政治素人的特朗普總統(tǒng)橫空出世,更是我行我素,把世界搞得雞犬不寧,把本已風聲鶴唳的世界經濟攪得周天寒徹。如今,屋漏偏遭連陰雨,國際疫情壓力山大,四大流動問題更加嚴重。
人流。美國借疫情防控,先后與中國、歐盟等重要經濟體畫出楚河漢界,嚴格限制人員往來,其他國家紛紛效仿,跨國人員流動當然包括重要的商務活動出現斷崖式下跌。人是經濟社會中最活躍因素。人的流動被節(jié)制,經濟社會的活躍性自然會明顯降低。當然,人流被節(jié)制也可能由意想不到的好處,我們所熟悉的各類國際智庫之“會游子”一下子沒有了市場,搬弄是非大幅度減少,甚至戛然而止,國際關系的真實性與能見度提高,主要國家決策失誤可能會減少。
物流。特朗普總統(tǒng)率領美國發(fā)起一個個貿易戰(zhàn),試圖以越來越高的關稅壁壘將他國商品阻擋于國門之外,溜進來的商品因為價格高企,制約了消費者的購買。在物流中,最為關注的應是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其體現的供求狀況,比較直接也比較真實地反映世界經濟增長前景,一如電力實際消耗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一國經濟增長實況。沙特與俄羅斯兩個石油輸出大國沒有達成卡特爾協(xié)議,國際油價隨即重挫1/3。OPEC預測,今年國際石油日消耗增長由原來的92萬桶,不可思議地跌落到6萬桶,增長幅度可以忽略不計。由此可以研判世界經濟前景:非常暗淡。從美歐居民搶購糧食的跡象來看,周期性“沉默的海嘯”即糧食危機,出現的概率只會增大不會縮小。這表明,疫情高壓,經濟不確定加大,黑天鵝會增多。
資金流。倘若有效應對疫情,必需權威、紀律、團結、協(xié)作,歐美的民主政治結構與功能,尤其是個人主義文化的基礎性作用,無法比擬中國,也不如東方的韓國與日本,歐美相繼淪陷疫情泥淖是毋庸置疑的。這樣,歐美會失去昔日的全球資金安全島的角色。被投資界(實乃投機圈子)比較看好的瑞士與日本,體量有限,無法接納全球海量資金,約略估計在50萬億美元,金融衍生品價值更高達800萬億美元。中國因為率先擺脫疫情糾纏,中國模式、中國速度、中國方略被國際社會更多的認可與青睞,外加此前中國在經濟金融領域一系列擴大與深化開放的舉措——對與錯或好與壞只有經過一個經濟周期的檢驗才能結論——中國無疑會成為國際資本的天堂,很多自由派經濟人士一直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但是,中國目前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的廣度與深度,與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類似。在國際資金大水漫灌之下,中國相關涉外資產價格會大幅度提升,經濟增長會加快,由此會帶來經濟紅利與榮景。不過,這只是一時。國際金融資本從來都是雙刃劍,如果你能駕馭、能消化,負面效應就會少一點;倘若不能,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實際上都做不到,等待收場的必然是危機,一地雞毛。所以,中國對于金融開放、對于國際資本要慎之又慎。
信息流。全球化條件下,信息要素的價值越來越大,為此信息戰(zhàn)也越來越烈。由于歐盟沒有獨立的情報體系,作為“五眼聯(lián)盟”的重要成員國的英國,其脫歐對歐盟來說是一個重大損失。但是,信息通常沒有獨立價值,一般要附加在具體事務或實物上,放大或縮小原有價值。疫情之下,恐慌情緒會讓很多信息失真,信息傳輸渠道扭曲,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信息太多太多,以至泛濫。這樣,會影響各類行為主體的決策,宏觀上政府科學政策,微觀上消費者理性消費,等等,都會受到極大影響。特別是,有關中國的贊譽與詆毀,或更多更雜,影響中國準確地認識自己,更多可能是高看自己,從而難以做出切合實際、合乎自身利益的決策與行動。
二、奪取經濟制高點,贏得發(fā)展先機
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西人說,不要浪費一場危機。疫情是一場危機,具有極大的警示意義:國家的安全亦如個人的健康、家庭的和睦、集體的榮譽,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安全只是1,發(fā)展就是在1后不斷加0,若失去了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有鑒于此,要深刻領會“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切實統(tǒng)籌安全與發(fā)展兩家大事,一定要把國家安全當成“頭等大事”來抓。疫情是一場危機,危中有機,危可轉機。每一次危機,不只是一種“壓力測試”,相關各方都有識錯、改過與自新的契機;更有類似“休克效應”,政府借機實施平時不可能做到的重大政策調整,為未來更好的安全與發(fā)展掃清障礙,奠定基礎。國際上,利用疫情客觀上導致的“休克”,轉他危為我機,增進國際雙邊、地區(qū)與多邊合作,發(fā)出中國聲音,改進中國形象,拓展國家利益,重塑國際秩序,打一個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的翻身仗,實現國家治理的躍進,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chuàng)造更為有利條件。
經濟是基礎,夯實與拓展經濟利益是贏得發(fā)展先機,進而改變國際規(guī)則、塑造國際秩序的關鍵。當今世界,如若最有效拓展經濟利益,就必須占據產業(yè)標準和金融兩大制高點。金融制高點,問題復雜另著文論述,這里專門透視分析世界產業(yè)標準制高點。
中國制造遍及天下,中國建造風靡世界。“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產業(yè)結構單一不同,目前我國擁有39個工業(yè)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聯(lián)合國產業(yè)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yè)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②美國記者親自做了一個實驗“沒有中國制造的日子”,結果一塌糊涂,不可思議。但是,價廉物美的中國制造,背后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就是企業(yè)利潤率低,集中在5%-10%,很多企業(yè)甚至是賠本賺吆喝。這直接導致工人福利待遇低,企業(yè)積累率低,研發(fā)投入低,從而使得企業(yè)長期在低水平上徘徊,國家產業(yè)升級艱難。與此相反,美日歐企業(yè)不僅擁有眾多先進技術專利,更在于掌握行業(yè)乃至產業(yè)標準,如此獲取超額利潤與壟斷收益,從而使企業(yè)獲得高積累,進而研發(fā)高投入、員工獲得高薪金、政府獲得高稅收、國民獲得高福利的良性循環(huán),“帝國主義垂死性”得到較大緩解。
有鑒于此,國家斷然推出“中國制造2025”的宏大計劃,努力在十多個高新技術領域,掌握主動權。但是,中國的雄心勃勃引起了美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憂慮甚至恐慌,明里暗里阻止中國前進步伐。貿易戰(zhàn)只是先導的臺面的,其后的背后的科技戰(zhàn)、產業(yè)戰(zhàn)、金融戰(zhàn)、涉疆涉港涉臺涉海等主權挑釁戰(zhàn)、“顏色革命”戰(zhàn)等組合戰(zhàn)、整體戰(zhàn)的攻勢凌厲、紛至沓來。一時間,給我造成很大困擾與麻煩。屋漏偏遭連陰雨,就在中國疲于應對之時,新冠病毒不期而至,美西方對我不僅不給予人道主義援手,而且冷嘲熱諷,甚至落井下石。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也許中國人的真誠與善良感動了天帝,③疫情出現發(fā)大反轉,即在中國走向收官的時候,美西方疫情告急,而且十萬火急,中國的被動一下子轉為主動,美西方反過來紛紛呼吁中國伸出援手。
在此次抗疫戰(zhàn),中醫(yī)中藥發(fā)揮重要作用,立下汗馬功勞。這是我炎黃祖先對后代子孫的福蔭,“龍的傳人”為此應感到驕傲自豪。但是,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由于落后挨打,由于文化文明的衰落,由于傳統(tǒng)價值觀的喪失,更在于西醫(yī)西藥背后的龐大利益集團之打壓圍剿,導致詆毀中醫(yī)藥、甚至廢棄中醫(yī)藥的呼聲與行動,在膜拜西方的精英人士中成行城市。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多次強調要發(fā)展中醫(yī),“中國醫(y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fā)掘,加以提高。”④“中醫(yī)問題,關系到幾億勞動人民防治疾病的問題,是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獨立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一部分工作。……看不起中國的東西,不尊重民族文化遺產,這是極端卑鄙惡劣的資產階級的心理在作怪。”⑤
但是,改革開放后,直至今天,西醫(yī)利益集團及其代理人處心積慮,肆無忌憚,努力置中醫(yī)于死地,由此導致中醫(yī)藥日趨艱難。2003年非典SARS抗疫戰(zhàn)中,中醫(yī)藥身手不凡,但是疫情結束后,成績迅即被淹沒。此次不然,中醫(yī)藥療效得到黨中央的高度肯定,黨的領導對抗資本主導,排除利益集團重重干擾,才能讓眾多疑似與確診患者見證中醫(yī)藥的奇效,讓國人世人看到中醫(yī)藥的偉大。疫情驅使全世界的人們重視生命,關注健康,聚焦中醫(yī)。中醫(yī)治病救人,有效、安全、廉價,刷新全世界對世界醫(yī)學的一貫認知,這是中國乘勝追擊,擴大中醫(yī)藥世界影響,打中醫(yī)藥翻身仗,弘揚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的絕好時機。以中醫(yī)藥為核心,打造有中國特色的生命科學,借以把中醫(yī)藥、中醫(yī)藥產業(yè)與產業(yè)標準、中醫(yī)藥理論進而中國優(yōu)秀文化撒播世界。
三、危機應是我重塑國際新秩序的良機
新中國建立以來,兼勤勞智慧而又仁義勇敢于一身的中國人民,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不僅為中國自身的現代化建設交上優(yōu)秀答卷,也為地區(qū)乃至整個國際的和平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不只是美西方就是周邊近鄰對中國的猜忌、防范越來越多越大,在美西方的渲染下,逐漸形成了“發(fā)展靠中國,安全靠美國”或“賺錢靠中國,保命靠美國”即所謂“周邊安全陷阱”這樣一個于我不利且尷尬的局面。這種局面的形成,除了中國實力與勢力的快速增長外,還有與我影響力不足、話語權不足、軟實力不足緊密相關,中國說話,周邊國家聽不聽是一回事,從不從則是另一回事。
實際上,“周邊安全陷阱”還有“修昔底德陷阱”是“中國威脅論”的翻版與具體化,純粹是美西方的人為臆造與幻想,是美西方話語權、強權霸權的產物。道理很簡單,謊言重復一千遍也會成為真理,更何況謊言由國家機器炮制與宣傳,還有國內大批拾人牙慧的學者專家跟進。但是,這個子烏虛有的廉價東西,在美西方時而不時的挑唆下,像幽靈一樣,妨礙著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增進與改善。基于“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的外交策略,破除“周邊安全陷阱”,破除“修昔底德陷阱”,進而破除“中國威脅論”,是中國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跨過的重要門檻。當下與未來,中國如能借助疫情,化危為機,轉危為安,乘機拿下產業(yè)標準制高點與金融制高點,那么中國取得國際市場定價權,進而取得國際話語權,便指日可待。
1962年毛澤東同志指出:“從現在起,五十年內外到一百年內外,是世界上社會制度徹底變化的偉大時代,是一個翻天覆地的時代,是過去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不能比擬的。處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同過去時代的斗爭形式有著許多不同特點的偉大斗爭。”⑥今天,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之國內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告誡全黨全國人民“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的“偉大斗爭”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的“偉大斗爭”的繼承與發(fā)展,革命斗爭的薪火代代相傳。堅持“偉大斗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黨的長期執(zhí)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就會有切實保障,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是當今世界唯一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傳承而持續(xù)不絕的國家。盡管當下國際反華勢力與境內外敵對勢力猖獗,但是歷史經驗與教訓顯示,真正能夠絆倒中國的只能是自己,驕傲自滿,得意忘形。因此,務必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不可因圖虛名而招實禍。1954年,中國自己制造出第一架飛機,毛澤東主席興奮地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不過老人家立馬告誡,“中國是一個龐然大國,但工業(yè)不如荷蘭、比利時,汽車制造不如丹麥。有一句俗話,叫做‘夾起尾巴做人。我們現在坦克、汽車、大口徑的大炮、拖拉機都不能造,還是把尾巴夾起的好。”⑧他還強調,“我們的總目標,是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大概經過五十年即十個五年計劃,就像個樣子了,就同現在大不一樣了。但是,就是到五十年后像個樣子了,也要和現在一樣謙虛。一百年也不要驕傲。永遠也不要翹尾巴。”⑨翻看《毛澤東年譜》,不難發(fā)現,老人家對家人、親人、身邊人、手下人以及其他各類領導人,都反復告誡“不要翹尾巴”。他諄諄教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⑩在跟著習近平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斗爭中,只有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才能克服一切困難,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注釋:
①習近平《順應時代前進潮流,促進世界和平發(fā)展——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2013年3月23日)。
②梅新育《中國產業(yè)不是美國政治替罪羊》,《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3月22日。
③毛澤東主席有一個精辟闡述,“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
一定要不斷地工作,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
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全國人民大眾一齊起來和
我們一道挖這兩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毛澤東《愚公
移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頁。
④毛澤東《中國醫(y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一九五八年十
月十一日),《毛澤東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3頁。
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二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58-259頁。
⑥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62年1月31日),《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頁。
⑦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
話(2012年11月17日)[DB/OL]。共產黨員網“習總書記重要講話”,2012-11-19。
⑧《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二卷,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3年版,第300-301頁。
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二卷,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3年版,第252頁。
⑩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
(一九五六年九月十五日),《毛澤東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