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生
武漢客觀上已成為當今新聞熱點。最近傳出一條消息,參加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工人要結算工資了,但他們堅決不領工資。他們說,武漢現在這么難,我們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提供吃喝已經很好了,工錢就不要了。負責人反復做工作,說你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辛苦了這么多天,工錢是應該得的,必須拿,回家給老婆孩子買點東西也好啊。但他們還是堅持一分錢不收。
火神山醫院是現實版的“諾亞方舟”,注定會在歷史上留下深沉一筆。火神山有太多的故事,建筑工人拒領工資,把他們的辛勤汗水當作“義務勞動”便是其中之一。可以想像,他們沒有太高的學歷,沒有太高的職稱,沒有太多的積蓄,沒有太多的“金句”,是最底層的“草根”,他們的工資對家庭買米、買油、買菜可能會起到“非此無彼”的作用,但他們在武漢的日日夜夜,與武漢同胞結下生死感情,他們想表達他們的心意,想為武漢災區作一點綿薄貢獻。此時無聲勝有聲,他們的質樸情感令人淚目!
我不禁想起魯迅的一段話:“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正是這批埋頭苦干的建筑工人,24小時馬不停蹄,僅僅10天時間就建成了火神山醫院,搭起了搶救生命的“通道”!
這么多年來,我們耳邊充滿了一些專家學者宣傳的“滑坡論”、“迷茫論”、“拜金論”,不免讓人心上蒙上陰影,產生擔憂。然而,從火神山醫院建設工人身上,人們感受了力量,放大了視角,提振了精神。他們滑坡嗎?他們迷茫嗎?他們拜金嗎?事實勝于雄辯。他們是中華兒女人數占比最多的一群,他們最具有代表性。我們為他們驕傲,為他們自豪,他們滿滿的正能量使我們對中華民族的未來充滿信心。
與他們媲美的是,國難當頭,全國幾萬名“白衣天使”和人民子弟兵帶著赴死的決絕,逆行而上,馳援武漢,挑戰猖狂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死神較量,用自己的心血與生命換取同胞的生命。在這支龐大的緊急救援隊伍中,有的改變婚期,有的推遲退休,有的丟下幼子,有的瞞著父母,甚至有的不幸犧牲。動人之處不須多,只要撥到心弦處。戰爭年代的死非常慘烈,和平環境的死更加英壯,因為很多人完全可以選擇回避,選擇溫暖的家庭,常規的工作,安寧的生活,但他們沒有回避,而是主動請戰,哪怕“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這正是烈火識真金,大難辨英雄。
此時此刻,我們自然也會想到一些號稱“人民公仆”,曾經自命不凡的“老虎”、“蒼蠅”們,他們貪污國家人民的財產達到瘋狂程度,動輒百萬千萬,甚至幾個億幾十億!密封的地下室里,成捆的人民幣(外幣)用秤秤,點壞點鈔機,多少輛車也裝不完。他們要這么多祖宗八代花不完的錢財干什么?他們為這些喪失自由,送掉性命劃算嗎?他們像“中邪”一樣,自己都“說也說不清楚”。人們不禁要問,他們思維正常嗎?他們還是人類嗎?與境界高如泰山的火神山醫院建設工人、武漢一線醫護人員、人民解放軍相比,他們只能是一堆垃圾而已!
面對火神山建筑工人,我們在感動之中要行動,支援不須多,只須有。對災區獻愛心、做好本職工作、出門戴口罩都是作貢獻。
在這場災難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了誰是“真心英雄”,誰是民族脊梁。我們的思路需要調整,我們政策需要完善,不能再把什么“明星”追捧上天,做什么“骨灰級粉絲”了,他們的表演能嚇走病毒嗎?網絡有人曝光,在捐贈中,除一些有良心的演員慷慨解囊外,平時賺得盆滿缽滿的“明星”根本舍不得拋出幾個銅板,有的干脆一毛不拔,他們寧可把錢用在上億的豪華婚禮上,用在大量購買奢侈品上。我們必須清醒了,要為抗擊疫情的“白衣天使”披紅戴花,給予重獎。建設火神山醫院的工人工資不僅“一分也不能少”,還要為他們增加工資,改善待遇。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已經40多年,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種種怪象還活生生存在,這不能不讓人遺憾!我們要改革的不僅是不公平的薪酬制度,有關制度也要有一個大刀闊斧,百姓歡迎的改革。
要總結的太多,要思考的太多,疫情過后,冷靜下來,再作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