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分析使用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的效果。 方法 便利選擇2017年8月—2018年8月該院收治的120例產后出血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2組。每組60例。 對照組受試者接受傳統治療方式,觀察組接受子宮壓迫縫合術。分析結果。 結果 對照組的治療效率為73.3%,觀察組治療效率為93.3%,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54,P<0.05)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手術住院時間以及陰道出血量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264、20.336,P<0.05)。 結論 對于產后出血患者來講,開展子宮壓迫縫合法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效果。這種方法能夠全面提升患者持續有效率,減少并發癥發生概率。可以在短期內有效穩定患者生命體征,其有著可實施性強操作方便等特征,能夠全面改變患者的臨床癥狀,因此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產后出血;子宮壓迫縫合術;具體療效;陰道出血量
[中圖分類號] R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1(b)-0017-03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ith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CHEN Ying-ju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hanggeng Hospital,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of 120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60 cases in each group. Subjec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3.3%, and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subjec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6.254, 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the amount of vaginal bleeding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8.264, 20.336, 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 It can effectively stabilize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easy to implement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completely chang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Therefore, 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linic.
[Key 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Specific curative effect; Vaginal bleeding volume
所謂產后出血,主要指的是女性在生產完畢之后24 h之內出血量在500 mL之上。產后出血的高發時間段為產后2 h。其也為引致孕產婦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相關調查證實,由于產后出血而導致死亡的概率在2%~3%之間,這種疾病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所以說,當患者確診為產后出血之后,相關醫務人員應當在短時間內對病患開展行之有效、安全簡單、效果確切的治療方案。目的在于全面減少產后出血,對于病患機體損傷度有效,加強患者的臨床治療成效[1]。
當前,臨床中對于產后出血所使用的止血方式較多。在此其中包含使用各種類型子宮收縮藥物、在子宮腔內填塞紗布局部子宮按摩等[2]。雖說上述方法能夠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較高的失敗率。由此能夠看出,對于產后出血者使用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治療,有著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有文獻指出,對于此類患者應用子宮壓迫縫合術加以治療效果顯著。為了證實該理論的真實性,結合實際情況,該文便利選擇2017年8月—2018年8月該院收治的120例產后出血者為研究對象,并對部分患者應用了上述方法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便利選擇該院收治的120例產后出血者為研究對象,經診斷及相關檢查,受試者確診。符合衛計委最新頒布的關于此類疾病臨床診斷標準。現依照就診次序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對照、觀察2組,每組60例。受試者自愿參加實驗調查,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對照組受試者年齡區間為23~38歲,平均年齡為(31.32±1.26)歲,受試者孕周區間為32~41周,平均孕周為(37.62±1.33)周;從受試者分娩方式來看剖宮產55例,陰道分娩5例。觀察組受試者年齡區間為24~37歲,平均年齡為(32.75±2.62)歲;孕周區間為33~39周,平均孕周為(37.92±1.26)周;剖宮產57例,陰道分娩3例。經比較證實,兩組受試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受試者接受傳統治療方式,詳情為:在受試者發生大出血情況以后,院內醫務人員及時對病患使用靜脈注射止血藥物,子宮按摩等方法開展止血治療。對受試者開展子宮按摩的目的在于有效促進子宮收縮度,以取得止血的目的。在通常情況之下,可以使用體外按摩的方法完成此項工作。醫生應當佩戴無菌手套,將大拇指放置于受試者的子宮前壁,剩余4個手指放在子宮后壁均予以按摩,有效促進子宮收縮,利用此法能夠完成止血。
觀察組接受子宮壓迫縫合術。首先在病患的子宮下段暴露位置進針,首次進針部位應當距離右側子宮切口下緣2.1~3.1 cm。在距離子宮內側3.1 cm位置縫合。在進行此項工作過程中,應當縫線應當和子宮頸保持一定距離。在此之后自子宮底部垂直繞回子宮后壁。開展第2次進針時,其位置應當和前壁所對應。在進入到子宮腔之后,必須積極調整進針的位置。于后背左側以及右側相對應位置進針。出針之后,把縫針線經過子宮底,直到子宮前壁。全面確保縫合線保持維持狀態,此后在子宮左側切口予以縫合,開展壓迫式縫合[3]。具體要求為:在開展縫合的同時,應當對病患的子宮體加壓處理,詳細加壓方式為:應當依照事先規定的醫學要求以及相關標準予以進行。此后把子宮左右雙側縫線收緊處理。醫務人員對患者的出血情況進行檢查。在發現止血之后,對縫線加以打結處理。當確認子宮無異常情況之后,應當將其放回到腹腔。同時也要檢測腹腔的情況,查看是否出現出血現象。但患者的子宮機能逐步恢復之后,可應實施關腹處理。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受試者治療效果情況。詳細可被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項。臨床顯效:經治療之后,患者產后出血癥狀得以全面改善。總出血量300 mL以下;臨床有效:經治療之后,分析兩組受試者住院時間以及陰道出血量情況。
1.4? 統計方法
數據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情況
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3.3%,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3.3%,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受試者治療指標比較情況
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手術住院時間以及陰道出血量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產后出血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疾病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產婦的性命造成威脅。常規的治療產后輸血方式主要包含靜脈注射藥物、按摩患者子宮以及使用止血藥物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以上方法并不能取得滿意成效。
開展子宮壓迫縫合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滿意效果。這種方法能夠對子宮出血點實施有效縫合,進而達到了止血目的,全面維護病患生命安全。有一項臨床調查指出,對患者使用Cho縫合術以及改良B-Lynch縫合術進行治療,結果證實:相較于使用保守治療的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止血成功率明顯更高[4]。且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在住院時間以及陰道出血量方面治療情況明顯更好。
該次實驗證實:對照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為73.3%,觀察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為93.3%。與上述結果相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利用子宮壓迫縫合手術,對于產后出血者開展止血治療有著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
王曉秋等[5]分析了改良B-Lynch縫合術聯合治療在難治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情況。其研究中觀察組予以改良B-Lynch縫合術聯合宮內球囊壓迫術及陰道塞紗治療,對照組予以宮內球囊壓迫術及陰道塞紗治療。分析結果。觀察組止血成功30例、子宮切除0例、產褥病4例,住院時間為(11.26±2.13)d;對照組為24例止血成功,子宮切除6例,產褥病16例,住院時間為(13.02±2.83)d。證明改良B-Lynch縫合術聯合宮內球囊壓迫術及陰道塞紗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能快速有效的止血,減少產婦術中及術后的出血量,減少切除子宮的發生,有利于產婦的恢復.該學者提出的相關理論和本文相類似。
陳慧連[6]分析了雙側子宮動脈結扎聯合B-Lynch縫合術在前置胎盤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價值。選擇前置胎盤剖宮產術產婦147例,根據術式不同將147例患者分為對照組(73例)和觀察組(74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單純的B-Lynch縫合術,觀察組行雙側子宮動脈結扎聯合B-Lynch縫合術。結果證實: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6.30%,觀察組為95.95%。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雙側子宮動脈結扎聯合B-Lynch縫合術對于前置胎盤產后出血是行之有效的保守性止血手術,可予推廣。
對于產后出血者,開展子宮壓迫縫合法治療能夠經過捆綁等方式,全面壓迫受試者子宮壁令其在局部形成血栓。有效延緩了局部血流速度,達到止血效果。利用此法制造出子宮肌層缺血的效果,能夠有效刺激患者子宮收縮功能,其同樣能夠體現出行之有效的止血成效。在臨床中使用子宮壓迫縫合法進行治療時,必須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掌握最佳手術時機。開展手術過程中,應當格外注意打結,縫合緩慢。控制好打結的力度。以防止病患的微循環血管造成壓迫,進而影響子宮正常供血。相較于傳統治療方法,子宮壓迫縫合手術科學性以及有效性更高,能夠取得滿意的止血效果。另外值得說明的是,開展子宮壓迫縫合術時,必須掌握科學化手術適應證以及具體時機。但從實際的角度而言,開展子宮壓迫縫合術用以治療產后出血過程中,必須全面注意縫合、打結的步驟。在開展操作過程時,必須嚴謹、均勻、小心。并且需要緩慢實施。打結的具體力度必須適中。倘若縫線繃得太緊,會引起局部微循環血管受壓,同時也會對子宮正常的血液供應造成影響,進而延長了愈合時間。但倘若縫線繃得太松,則會引發傷口無法及時恢復。影響愈合,最終引起手術失敗,另外也會對患者自身生命安全以及生活品質造成極大影響。相關研究證實,與傳統方式相同,此類方式在治療疾病中也能取得一定療效,但依舊存在相對無效或者臨床療效不顯著者。對于此,院內醫生應當契合時機,第一時間對受試者開展子宮切除治療。另外也要對患者開展止血處置,進而在根本上確保病患的生命安全[7]。
該次實驗結果證實: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受試者住院時間以及陰道出血量明顯更少。這也證實了,子宮壓迫縫合手術法能夠取得滿意的止血效果。相關研究證實,對于產后出血患者,開展子宮壓迫縫合手術進行治療,其出現子宮口裂開以及暗性液區等并發癥的概率明顯比傳統治療方法要低。這也進一步證實了該手術方法的可行性[8]。
綜上所述,對于產后出血患者來講,開展子宮壓迫縫合法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效果。這種方法能夠全面提升患者持續有效率,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可以在短期內有效穩定患者生命體征,其有著可實施性強操作方便等特征,能夠全面改變患者的臨床癥狀,因此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孟珍妮, 全思潔, 黃一穎, 等. Bakri球囊填塞與子宮壓迫縫合術治療中央性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的療效評價[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 2017, 44(6):629-632.
[2]? 黃達元, 徐海燕, 廖成英, 等.子宮壓迫縫合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應用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2).151-152.
[3]? 付丹. 改良式多U型子宮壓迫縫合術在難治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分析[J]. 河北醫學, 2018(9):1494-1497.
[4]? 劉梅毅. 子宮壓迫縫合術聯合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術在預防前置胎盤并發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 中國婦幼保健, 33(3):686-688.
[5]? 王曉秋, 戴叢偉, 王茜. 改良B-Lynch縫合術聯合治療在難治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3):306-308.
[6]? 陳慧連.雙側子宮動脈結扎聯合B-Lynch縫合術在前置胎盤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5(5):754-756.
[7]? 杜曉艷,宗禹希,王寶菊,等.B-Lynch縫合術與垂直子宮縫合術對于難治性產后出血的價值評價[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4):105-106.
[8]? 郭輝.難治性產后出血應用改良式多U型子宮壓迫縫合術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2):52.
(收稿日期:2019-10-21)
[作者簡介] 陳盈玨(1983-),女,中國臺灣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