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鶴
2月13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調任湖北省委書記。除此之外,在疫情期間,全國各地陸續提拔了不少官員,多是基層干部。也有一些高級別官員被提拔,多集中在江蘇、天津等地。有的升至廳局級,最高的升至副部級。
經梳理發現,這些火線提拔的高級官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深入一線,作出了突出貢獻,并且在提拔的高官中,援助湖北的不少。

3月3日,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任命惠建林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惠建林原為江蘇省鎮江市委書記,疫情期間,作為江蘇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前方指揮部總指揮,赴湖北開展工作。
此外,2月17日,江蘇省委組織部官網發布的一份領導干部任職前公示名單。進入名單的5人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擬獲得提拔使用。包括江蘇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組組長李少冬、江蘇援湖北醫療衛生隊總領隊邱澤森等。其中,4位已是廳級干部,還有一位是從處級擬提任副廳級。
再看天津,2月10日,天津市衛健委副主任張富霞晉升為一級巡視員,天津市發改委經濟貿易處處長郭春輝擬任副局級領導職務。
2月28日,天津又提拔了5名廳級干部。被提拔者都在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其中,天津市藥監局局長王栩冬擬晉升為一級巡視員,天津市農委總獸醫師李志榮擬任市政府工作部門副職,天津市紅橋區住建委主任于鵬洲,擬任有關區區委常委。另兩人來自公安系統,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總隊總隊長任鋒、公交治安分局局長都獲任市政府部門副局級領導職務。
而湖北提拔的高級別官員也不少。2月24日,湖北省委組織部發布消息稱,擬提拔重用4名干部,其中十堰市鄖陽區委書記孫道軍,擬晉升二級巡視員。
被提撥的不少是赴湖北支援人士,最高的升為副部級。
記者梳理發現,被提拔的高級被官員中,不少都是支援湖北的干部。有些本就是廳局級,有些升至廳局級,其中惠建林升為副部級,是全國提拔級別最高的援助湖北官員,也是此次疫情防控中首位晉升副省級的援助湖北干部。
除了惠建林,江蘇還有援湖北醫療衛生隊總領隊邱澤森被提拔, 據公開資料,邱澤森出生于 1966 年 2 月,湖北洪湖人,此前任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作為江蘇援湖北醫療衛生隊總領隊,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被火線提拔,任命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試用期一年。
3月1日,山西省委組織部發布干部任前公示。現任省計劃生育協會專職副會長(副廳長級)張曉清擬任省衛健委黨組副書記,明確為正廳長級。
據報道,正月初二,山西省137名醫護人員緊急集結,奔赴湖北,援助抗擊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張曉清出任醫療隊隊長。
通過公開報道,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提拔的官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下沉到一線,這也符合中組部在發出的通知中強調的要注重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考察識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當然不只是下沉到一線這么簡單,庸者下能者上,從這次疫情“火線”提拔的干部中,我們不難看出,懂業務精業務的官員,會憑著過硬的本領匯聚民意,得到老百姓的認可。



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李俊華,擬任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有公開報道稱,李俊華帶領團隊所做的每日《湖南省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分析》和《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解析》,不定期的聚集性疫情分析、高發地區疫情分析、新冠肺炎病例流行病學史分析,是成為省委、省政府領導案頭上必備文件,也是省委、省政府制定、調整防控策略的重要參考依據。
如天津女干部張富霞。她的任前公示中這樣寫道:張富霞在疫情防控中主要負責組織開展疫情處置、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等工作。她在這些一線防控工作中均表現優異。提到流調,因為精確到分鐘、人員關系清晰,既有利于紓解恐慌情緒,又方便找到密切接觸者,天津官方公開的確診病例行動軌跡近來一直備受好評。比如天津第89例行動軌跡,這名34歲女子何時外出到浴池,幾時回家中,幾點與公婆用餐,是否游玩或者取快遞等等情況,都公布得非常詳細。
火線提拔是考察、識別、選用干部的一種用人舉措,疫情期間那些做出突出貢獻的官員被提拔,是對官員的一種激勵,但并不意味著只是看一時的表現,快速不代表倉促。
舉例來看,江蘇被提拔的惠建林,公開簡歷顯示,他1964年出生,江蘇蘇州人,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1986年參加工作。他曾在蘇州工作多年,歷任蘇州市平江區代區長、區長、區委書記。 2008年12月,惠建林離開蘇州,赴常熟市工作,歷任常熟市委副書記、市長,常熟市委書記、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6月,時任常熟市委書記的惠建林被中央組織部評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成為江蘇三名獲此殊榮的“地方官員”之一。(注:常熟是一個縣級市)
再看天津被提拔的張富霞,女,出生于1961年6月,河北鹽山人,一直在醫衛系統工作,曾任天津婦女兒童保健中心主任、市衛生局婦幼處處長、市衛計委副主任等職,曾獲得2011年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發展貢獻獎”。
摘編自《齊魯晚報》2020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