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阿·錢科瓦 范欣

現代護理事業與健康統計領域的杰出先驅——弗洛倫斯·南丁格爾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于1860年在倫敦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并在一生中撰寫了200多部著作與科學論文。她也是第一位入選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的女性成員。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她照顧英國軍隊傷患,并揭露了戰爭期間英軍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軍人傷后護理不當而導致的感染。在各類死亡原因的統計中,南丁格爾運用餅狀圖直觀展示了那些大眾無法通過文字感受到的數據,也因此為統計學作出了巨大貢獻。
如果南丁格爾來到我們生活的時代,她倒是可能會對這個職業所遭受的不公正評價而感到些許失望。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2020年定為國際護士和助產士年,以紀念現代護理和醫學事業的奠基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誕辰200周年。而如果這位護理事業的先驅生活在如今的時代,她應該會對這項始于19世紀、至今依舊蓬勃發展的職業感到欣慰,也將看到它所面臨的變革。
如今仍有很多人認為,護士這項職業的性質就如我們在醫院里所見的一樣,永遠重復地做著一些機械式勞動。可以說,人們對護士的印象還停留在南丁格爾時代。但實際上很多人不了解,護士與醫生一樣,也需要對臨床領域專業知識有系統的把握。他們需要了解神經學、心臟病學以及急救醫學等專業知識,有些甚至還要涉獵法醫學。
遙望這一職業今后的發展,護理人士將要越來越多地去完成一些傳統意義上由醫生負責的工作,包括定時護理和慢性病治療等方面。比如在美國,將近2/3的手術麻醉將交由護士操作。而在英國,他們則要負責一些腹腔、骨科和心臟方面的外科操作。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國家,一些護士會接受專門的培訓,以便在緊急情況下直接對孕婦實行剖腹產手術,并達到專業醫生的水平。
護理工作者將會逐步替代全科醫生,負責治療糖尿病患者和其他一些需要改變生活習慣的慢性病患者。護士的角色在需要將患者個人身體健康狀況考慮在內的護理領域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他們通常更能獲得患者的信任。大學教授布萊恩·多蘭曾說:“病人把醫生這個職業看得過于神圣和權威,相處時不免過于拘謹,面對護士卻可以敞開心扉。”在一項關于不同工種所獲信任度的調查中,護士這一職業向來穩居榜首。
不過,如果南丁格爾來到我們生活的時代,倒是可能會對這個職業所遭受的不公正評價而感到些許失望。在印度、德國、葡萄牙等國,護士常常被視作居于醫生之下的助手角色,甚至沒有診斷常見疾病和開處方藥的權利。但實際上,在現今全世界的醫護人員中,護士所占的比重將近一半,他們更是承擔了絕大部分與病患溝通的工作。但在醫學界的各類重要戰略決策中,他們卻沒什么發言權。即使是世界衛生組織,也是直到2018年才設置了“首席護士管理員”職務。
另一個可能令南丁格爾皺眉的事實是,護士這一職業已失去了往日的光環。如今護理人員的招聘也是一個大難題,可以說是目前缺口最大的一個職業了。在今后的十年中,護理人員的空缺將會成為影響世界醫學的最棘手問題。據估算,從現在起至2030年,全世界將要面臨760萬護士崗位的空缺,占目前全世界護士總數的1/3。
為扭轉局面,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激發人們從事護理工作的意愿,避免在職護士離職。一些國家準備將護士的招聘范圍由國外轉為當地,因為以往招聘的護士往往來自一些本身就缺乏護理資源的貧窮國家。媒體界也在為此出力:去除護士在人們心中陳舊過時的形象,讓這個職業更多地被大眾認識、了解,甚至喜愛。比如新加坡就制作了一些與護士職業相關的電視劇和紀錄片,其他國家也有意效仿。
更多的醫院和醫療機構將會考慮增加護士的業務培訓項目,并且有越來越多的聲音支持護理工作者們進行更多實踐操作。新的科技手段也將被利用起來,讓護士們的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并有效降低職業疲憊感。人們將會利用一些算法繪制出最具效率的看顧方式。隨著診斷系統的不斷完善和外科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許多治療程序將能夠直接交由人工智能來完成,但情況多變又需要細致入微的護理工作卻不行,因此護士將可能成為未來醫療領域唯一仍需人力操作的工種。
從南丁格爾時代走到今天,隨著科技的不斷革新,護士這個職業已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未來也將繼續面臨變革。但有一點不會改變——它所具有的救死扶傷的強大力量,永遠深深根植于人們的心中。
[編譯自比利時《財經周刊》]
編輯: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