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克·格倫沃爾德 鄢俊

最終,斯文婭進了精神病院。很難想象,一個平時經常參加馬拉松比賽的28歲優秀經理人,僅僅因為領導的針對就得了精神病。曾經,她是領導最喜歡的下屬,被帶去參加各種重要會議,受到眾人矚目。但不知何時起,領導的態度突然發生了變化,上一秒還在走廊里向她點頭打招呼,下一秒就轉身帶著更年輕的同事去開會了。起初,斯文婭只是覺得受了一點打擊,倒也還能平靜應對。然而,之后領導交給她的工作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困難,她不禁懷疑領導是在故意刁難自己。“沒關系,”男友安慰她說,“她只是想看看你最好能做到什么程度。”
于是,斯文婭周末也去加班,只為在月底提交工作成果之時得到一點兒稱贊,誰曾想最后卻挨了罵。領導眉頭緊蹙地責問她:“你怎么搞的,干那么慢,還要一直加班?”自那以后,她和領導之間的關系就變得越來越僵。不過即便這樣,她也沒有放棄,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事情有轉圜的余地。“這種想法實在太天真了。那時候我就應該尋求心理治療。”她回憶道。圣誕節前夕,人力資源部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刁難她,給了她最后的致命一擊。“我全部的精神防線都崩潰了,只能蜷縮在地板上不斷抽泣。”由于神經衰弱和嚴重抑郁,斯文婭至今都無法正常工作。
斯文婭的病,起因就是領導——濫用權力隨意對待下屬的領導。在我們的生活中,領導的一言一行,小到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可能讓我們琢磨半天,恐怕我們的另一半都沒有這種影響力。實際上,大部分人和同事共度的時間遠比和家人、朋友要長。因此,工作的氛圍和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生活質量。AOK科學研究所發現,和上司關系不好的員工,年均病假時間為19.6天,是關系正常員工的兩倍多。大眾公司曾嘗試把員工病假率較高的部門主管換去病假率較低的部門,結果令人大為吃驚:這名主管只用一年時間,就使新團隊的病假率爬升到了之前部門的水平。
領導的風格是決定員工身心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遺憾的是,大多數高管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卡羅琳剛入職一家小型律師事務所,就受到了新同事的冷落。負責帶她的同事不給她相關的工作資料,只給了她一本書。入職后的好幾周時間,卡羅琳就是在讀書中度過的。當她向老板反映情況時,老板卻說:“我不負責給人解釋怎么做事。”然后就帶著那位同事去吃飯了,留下卡羅琳一個人在那兒干站著。兩個月后,46歲的卡羅琳因病就醫,在診室里情緒崩潰、失聲痛哭。“我突然意識到,是老板把我逼出病來的。他摧毀了我的自信心,讓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長期以來,企業習慣于用各種數據來衡量管理者的能力,將業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心理學家發現,在這種評價體系下,性格魯莽輕率、自大自戀的人更容易進入管理層。英國教授凱文·達頓在他的《精神病患者——我們能從圣徒、律師以及連環殺手那里學到什么》一書中,詳細列出了精神病患者眾多的一些職業,排在首位的就是首席執行官。這些人常常要排除感情因素,作出違背大多數人意愿的決定。
近年來,企業文化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大聲罵人的領導已經很少見了,同事見面都會輕松地打招呼,也會互相開玩笑。但是,新的相處方式并沒有讓員工的身心變得更健康。與精神疾病相關的病假天數在十年間翻了兩倍多。現代辦公室工作帶來的健康風險不同于從前挖礦等辛苦的地下作業,職員們不會再患上塵肺病,卻可能得抑郁癥或職業倦怠癥。制藥公司的職員瑪蕾克說:“過去九年我一直干得不錯,而新上司的到來改變了一切。我不再擁有個人電子郵箱,只能使用一個公共郵箱。上司只要看到我給同事發一句與工作無關的話,就立馬把我叫過去質問。我的辦公桌背對著門,他經常從后面悄悄進來,偷聽我說話或看我的電腦屏幕。時間久了,每當有人進辦公室,我都會變得很緊張。盡管公司為員工提供了減壓放松的瑜伽課,但對我來說毫無用處。”
在埃爾姆斯霍恩保健中心五樓的一個房間里,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行業的23名職場受害者自發組成互助小組,定期相聚,相互傾訴,獲取安慰和支持。
“大家好,我是烏韋,剛從康復中心回來。”
“你感覺怎么樣,烏韋?”

“醫生說,由于心臟問題,我必須提前退休。但是,我不想這么早就變成閑人。”50歲的烏韋說。五年前,老板本想辭退他,而他承諾會做雙倍甚至三倍的工作,才得以說服老板,保住了崗位。不管是周末還是節假日,烏韋都在工作。然而,他贏回了老板的尊重,卻丟掉了健康。去年十月,某天下班后,他倒下了,沒有任何預兆,心臟瓣膜病變,原因不明,無法治愈。“醫生說,這個病就是長期壓力過大、身體超負荷運轉導致的。”他說,“就一分鐘的時間,我的生活就全面崩塌了。”
“謝謝,烏韋。伊洛娜,你的情況怎么樣?”
伊洛娜聳了聳肩。她是地方政府機關的一名公務員,與上司的關系已無法修復,現在的問題主要是錢。她要求政府賠償自己25年的精神損失費。下周她就會和聘請的律師見面,商量官司怎么打。
一般來說,法官不太愿意接勞務糾紛的案子,因為外人很難弄清到底是員工偷懶還是老板暴虐。馬克斯·普朗克人類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所長塔尼亞·辛格是世界聞名的專家,但他在同事眼里活脫脫是個暴君。去他辦公室的人,都是戰戰兢兢地進去,哭哭啼啼著出來。一些年輕的科學家站出來向公眾揭發此人的惡劣行徑,研究所隨即成立了調查委員會專門調查此事。2008年12月,辛格被開除。但這只是例外,大多數情況下,受害人會出于羞恥心保持沉默,或者干脆換工作。
不過,情況也在慢慢好轉。以前一個崗位有十個候選人可用,用人單位當然可以隨意壓榨。現在就業市場已接近飽和,用人單位就不可能再這樣繼續下去。德國許多企業都引入了員工評價老板的機制,員工可以對自己的上司提出批評意見。未來,只有那些既有領導力,又受下屬尊重、歡迎的老板,才能獲得認可。
[編譯自德國《明星》]
編輯:周丹丹
新來的年輕上司對我說:“我必須控制成本,如果您能幫我用最低的代價解雇一些員工,您的位置就保住了。”然后他給了我一個名單,上面都是老員工的名字。我表示不能這么做,他就生氣了,開始暗中刁難我,最后把我炒了魷魚。我把他告上法院,最終獲得了賠償,并迫使他也離開了公司。
我在這家公司工作了27年,共收到9次警告處分,有些甚至是在我休病假時收到的。他們就是想趕我走,但我把所有郵件都保存好了,隨時可以拿出證據。在我看來,他們是在犯罪。
在公眾眼里,我的前任老板是位天才。但在我看來,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經常在眾人面前對樂手大發脾氣,弄得大家都很害怕。很多時候,我只能借酒澆愁,最后得了抑郁癥。
我在一個年輕的團隊里工作了八年,業績一直不錯。但有一天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老板對我不再滿意。我十分沮喪,絕望之中給管理層寫了封信求助。兩天后,我就被辭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