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活,經濟活,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因此,揪出金融“大鱷”和“內鬼”刻不容緩。坊間用“3個100”闡釋了賴小民案的“觸目驚心”:100多套房、100多個關系人、100多個情婦。
近日,有關金融領域反腐敗消息持續吸引公眾關注。據統計,截至2019年12月15日,2019年這一年,僅僅在銀行、監管等金融機構被查的金融干部就有40余人。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活,經濟活,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因此,揪出金融“大鱷”和“內鬼”刻不容緩。這些從“新中國金融貪腐第一案”——賴小民(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案的貪腐細節中可以一窺全豹。
“觸目驚心”的“3個100”
十九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報告指出,要果斷查處賴小民等手握金融資源權力,大搞幕后交易、大肆侵吞國有金融資產的“內鬼”。被點名的賴小民案是中央紀委與國家監委合署辦公后,聯合正式辦理的第一個金融大案,也被外界稱為“新中國金融貪腐第一案”。
據中紀委官網資料,賴小民在金融監管系統工作多年,其履歷透露出個人的巨大能量,也顯示出其貪腐問題的驚人破壞力。
1983年7月,賴小民在中國人民銀行參加工作,歷任中國人民銀行計劃資金司中央資金處副處長、處長,信貸管理司副司長,原中國銀監會銀行監管二部副主任、辦公廳主任等職。這全是監管要職,位高權重。其中,銀監會辦公室主任一職尤其重要。2003年銀監會成立之時,賴小民就籌建北京銀監局,后出任銀監會辦公廳主任。他在銀監系統可謂樹大根深,各種關系盤根錯節。
一名了解賴小民案的人士稱:“憑著這層關系,賴小民認為沒人敢管他。在華融內部,賴小民只手遮天,長時間不設總裁,隨意操控投資和資源配置,膽子大得驚人。”
膽子到底有多大?賴小民案發后,“一行兩會”和多家中管金融企業召開警示教育大會通報該案時的表述是:“金融領域發生的一起觸目驚心的腐敗大案。”
坊間用“3個100”闡釋了該案的“觸目驚心”:100多套房、100多個關系人、100多個情婦。還有一組數字同樣“觸目驚心”:從賴小民家里搜出現金2.7億元,其母親賬上還有3億元存款。至于其100多個關系人手上還藏著多少錢,還不得而知。按知情人士接受采訪的說法:“賴小民的涉案金額一定是創紀錄的。”
“3個100”,真偽難證。有一點可以肯定,中紀委通報證實,他“與多名女性搞權色交易”。斥責其“擅權妄為、腐化墮落、道德敗壞、生活奢靡”,甘于被“圍獵”。另外,有關部門已查明,賴小民通過華融置業等子公司,在廣東省珠海市開發了某地產項目,一共120套房,其中100套房全部通過假搖號,分給了他的前妻及諸多情婦。
“100多個情婦的說法只是傳聞,不過,他在香港確實有情婦,而且一次就敢收受上億元賄賂。”一名知情人士接受采訪說,“賴小民有100多個關系人基本屬實,弄100多套房對他來說更是不在話下。”
賴小民的“朋友圈”
賴小民喜歡去香港,經常出沒在香港中環的私企老板們稱他是“財神爺”。之所以有此“尊稱”,就因為賴小民利用國有資源與民企合作,找“白手套”,明目張膽地大肆輸送利益。媒體報道,100多個關系人也與此有關。
據悉,賴小民的“朋友圈”,不僅包括香港上市公司中國港橋董事會原主席劉廷安、民營企業家寧夏天元錳業集團的董事長賈天將,還涉及財政部原副部長王保安、重慶市委原書記孫政才。但最引人關注的還是臺灣和大陸知名女星。有消息稱,在賴小民授意之下,華融上百億元資金繞道進入寧夏天元。目前在查的多個項目涉及金額高達數百億元。
在媒體的報道中,財政部原副部長王保安的案卷里有這樣一個細節:“為了自己的企業能進入央企華融的戰略投資者名單,北京一名商人請托時任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引薦華融董事長。在王保安引薦下,該商人如愿以償見到了華融董事長。之后,王保安收受該商人送的價值10萬港幣的白金邊框眼鏡一副、現金10萬元以及2萬元‘香火錢。”
據媒體報道,賴小民100多個情婦中,不乏知名女星。據了解,華融內部有著名的“江西幫”高管,為賴小民的嫡系,而王永紅也為江西人,賴小民對他關照有加。根據公開報道,華融通過輸血天元等公司,借其之手,試圖解決中弘卓業集團高達數百億元債務危機。而中弘的實際控制人就是王永紅。王永紅獵艷于演藝圈早已不是新聞。2017年佳士得拍賣會上,他豪擲1.24億港元拍得雍正粉青雙龍尊,只為博女明星紅顏一笑。
尚且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這些人為賴小民提供某種特色渠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密友往往是知情者,而且承擔著修橋搭路的作用。既然賴小民的“朋友圈”里的大佬多是耽于美色,或在這方面擁有人脈資源,賴小民的100多個情人自然很可能來自他們。
金融領域反腐有多重要
中國華融2019年度工作會議提出,“賴小民個人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給中國華融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中國華融新黨委全面肅清賴小民流毒,積極主動應對危機,深入排查、穩妥處置風險隱患,及時調整發展戰略,著力解決內部管理積弊,努力將公司拉回正常軌道,實現平穩過渡。”
每一句話說的都是風險。僅從規模來看,賴小民治下,瘋狂擴張的中國華融本身就已成為“大而不能倒”的類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一旦失控引爆,就可能引發局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賴小民主政時期,華融擴張迅猛,總資產從2009年的45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87萬億元。超大規模本身就聚.集了巨大的風險,更何況,華融規模雖然擴大了,卻是虛胖臃腫。
而中管金融企業中的龐然大物不光華融一家。任何一家一旦出事,都是大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工商銀行紀檢監察組組長王林,在工商銀行2019年全面從嚴治黨暨紀檢工作會議表示,保持戰略定力,發揚斗爭精神,把懲治貪腐和防控金融風險有效銜接。
王林的身份表明了一項新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中央在金融反腐中防內鬼、抓內鬼的全新制度設計——中管金融企業內設紀委改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機構。
這絕非名稱的變化,而是從制度上防止再現華融賴小民式的監管“燈下黑”。習近平強調,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重大風險攻堅戰,推動我國金融業健康發展。要管住金融機構、金融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和高中級管理人員,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監督管理,加強金融領域反腐敗力度。
金融領域利益和資源相對集中,金融腐敗案件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金融市場穩定和經濟發展,社會危害極大,群眾反映特別強烈。
(《中國紀檢監察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