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勞動最大的風險還是兼職勞動者的權益易受到侵害,維權困難。因為第二份工作多是根據勞務合同或承攬合同關系定性,勞動者無形中就處于劣勢地位。”陜西學高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晶表示。
要不要在8小時之外做兼職的話題,一度引起人們的熱烈討論,尤其是隨著新就業形態的出現和發展,做微商、開網約車、當在線教師……人們下班后做兼職的選擇越來越多。而由于影響主業以及存在勞動風險,專業人士提醒全日制勞動者選擇做第二份工作時要慎之又慎。
“公器私用”觸犯單位底線
許多公司在制定《員工手冊》時,多明確規定“不主張員工做兼職”。有企業人力資源工作人員表示,不主張做兼職主要是為了防范企業信息泄露以及公共資源被私用。
程序員蔣偉松入職深圳一家互聯網公司不到1年。一天,公司一名產品經理叫上他和另外幾名同事一起開發一款健康類軟件,并向他們強調,由于產品還在初創階段,開發過程務必保密。
然而,開發工作還未進行到一半,這名產品經理被公司勸退。蔣偉松這才得知,自己加班開發的這款軟件其實是這名產品經理接的私活。由于研發人手不夠,這名產品經理才動了挖墻腳的心思。
“做產品研發不只需要人力資源,還要占用公司的服務器,使用公司的數據庫以及一些硬件資源?!笔Y偉松認為,該產品經理這種“公器私用”的行為觸犯了用人單位的底線。
兼職受傷誰來擔責
事實上,下班后做兼職的職工不在少數。如果發生工傷怎么辦?
根據《實施若干規定》,職工(包括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同時就業的,各用人單位應當分別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發生工傷,由職工受到傷害時工作的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按照現有法律規定,工傷保險是國家唯一強制用人單位為非全日制從業人員繳納的社會保險,且是唯一一項多重勞動關系(包括全日制職工和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可以多重繳納的社會保險,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分散用人單位的用工風險,保護勞動者工傷權益。
“兼職勞動最大的風險還是兼職勞動者的權益易受到侵害,維權困難。因為第二份工作多是根據勞務合同或承攬合同關系定性,勞動者無形中就處于劣勢地位?!标兾鲗W高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晶表示。
最好經本單位批準
劉晶認為,外出兼職和本職工作相同或相近的工作時,應征求原單位同意,尤其在涉及到專利知識、商業秘密、同業競爭、客戶資源時更要注意分寸,避免與原單位產生法律糾紛。“兼職人員最好和原單位有一個同意兼職的批準和兼職機構有勞務合同或協議。此外,比如國家公務員、重要科研項目工作人員等人士是不允許從事兼職的?!?/p>
我國《勞動法》的適用范圍是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兼職時的全日制勞動者與企業間的關系屬于勞務關系,不受《勞動法》保護。北京律師謝燕平提醒勞動者要做好安全防護,購買人身意外險、責任險等,提高風險承受能力。
(《工人日報》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