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維
我們班有個打嗝大王,大家都叫他“嗝大爺”。
課間時,小伙伴們正打籃球打得火熱,只見“嗝大爺”一個三步上籃,投進一顆球。他剛想說“進球了”,不巧的是,他肚子里一股氣體“逆流而上”,沖上了嘴巴,他剛說到“了”字,就打了個嗝,于是他說成了這樣:“進球了嗝——”。同學們聽了疑惑地問:“進球了怎么會有‘格?”
這時,上課鈴響了,數學老師微笑地走進教室說:“我給大家出一道口算題,誰知道10+15等于幾?”“嗝大爺”舉起了手,老師請他回答,可是打嗝還真是防不勝防!他一張嘴:“嗝——”理直氣壯,聲若洪鐘。“你說什么?‘二?”老師生氣地說,“你沒聽課嗎?”
“嗝大爺”又叫了幾聲“呃呃呃”,好像在頂嘴,幸好這聲音不大。“嗝大爺”嚇得臉色蒼白,說:“不要再叫了,好嗎?”“嗝大爺”實在沒辦法了,打嗝纏住了他。
老師評說
我們在刻畫人物形象時,要抓住典型事例。小作者通過兩個具體事例,刻畫了“打嗝大王”的形象,再加上幽默風趣的語言,“嗝大爺”生動有趣的形象躍然紙上。
【作者系福建廈門第二實驗小學分校二·2班學生,指導并置評:賴文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