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力
在世界邊緣存在一些“私人王國”,它們大多位于島嶼和沙漠,利用地理上的獨特優勢劃地為王,昂頭宣布擁有獨立主權。至于有沒有多國政府、國際組織認同,驕傲的“國王”們根本不在乎。
“西蘭公國”:與現實接壤的理想堡壘
今天從空中俯瞰位于英吉利海峽之上的“西蘭公國”,大多數人都會直呼“荒唐!”——那片所謂的“領土”根本沒有一抔土,只是汪洋上一座孤零零的廢棄軍事基地。
二戰結束后,英軍全數從該基地撤離后,此地便廢棄,成了荒島。1967年,退役的英國陸軍少將羅伊·貝茨攜家帶口占領該島,并聲稱對其行使主權,很快制定了“憲法”,設計了“國旗”,發行了貨幣、護照和郵票,自封“親王”。而實際上,“西蘭公國”的常住居民不超過5人。
1968年,一艘英國海軍的巡邏船為了修理導航浮標而駛近該島。羅伊和兒子邁克爾向其鳴槍示警后無效,便毫不猶豫地將獵槍對準巡邏船開火。隨后的“戰爭審判”令人大跌眼鏡:法庭宣判該島在英國領海之外,該庭無權受理。
僅有勇氣尚不足以存活,“當代魯濱遜”的謀生手段也確實很“當代”:在其官網上,“西蘭公爵”證書735美元,身份證37美元、50周年紀念幣75美元、馬克杯15美元……以此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后,島內環境已基本宜居。
半個世紀過去了,“西蘭公國”仿佛是理想世界的最后一個堅強堡壘,可貴的是,他們與現實接壤。
“北蘇丹王國”:成為公主的條件
“爸爸,我可以成為一位公主嗎?”2013年,6歲女孩艾米麗向耶利米·希頓提出這個問題。和世界上所有“女兒奴”一樣,耶利米沒有辦法回答說“你不是公主,因為我不是國王”,但他也不想欺騙女兒,文字游戲也不行。他說:“可以啊。”他是認真的。
之后的幾個月,耶利米查閱了大量資料,并且咨詢了國際律師,終于在谷歌地圖上找到了當時世界上最后一片無人認領的土地——比爾塔維爾,遂即刻啟程前往。
這片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土地位于非洲大陸,寸草不生也沒有居民。而鄰國蘇丹和埃及之間長達一個世紀的邊境爭端,更讓這片土地成為誰也不想要的“燙手山芋”。但耶利米沒有別的選擇,而且行動必須要快。
他立刻設計了一面“國旗”,于2014年6月16日女兒7歲生日時,插在了這片沙漠上,宣告“北蘇丹王國”成立,并要求所有人改口稱呼女兒為“希頓公主”。
然而,“立國”之后要面對的是嚴肅的現實問題。作為埃及和蘇丹兩國之間的“夾心餅干”,“國際環境”可謂艱難。但耶利米思路很清晰,夾縫中求生存的關鍵,就是要給各方都帶去利益。他很快籌措資金建造了一座200兆瓦的太陽能設施,建成之后,埃及成為第一個大客戶。
2014年“北蘇丹王國”初創時,只有耶利米父女兩位公民。但很快,他們就在丹麥建立了第一個“大使館”——在那個相信童話的國度里,更多人愿意加入他們,一起努力讓童話在現實里成真。而童話嗅覺最發達的迪士尼更是以此為題材,投拍了電影《北蘇丹公主》。
“龐蒂尼亞公國”:只有“一點”大
當美國爸爸耶利米為了尋找最后的無主之地,在非洲大陸上展開地毯式搜索時,有位葡萄牙人要幸運得多,他在自己家附近建立了“王國”。但更確切地說,這只是一塊巖石,位于葡屬馬德拉群島的豐沙爾海港。
巨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19年,葡萄牙航海家們第一次登陸后,在沒有路的地方鑿出路,在暴風雨中辟出庇護所,并宣示主權。但這座海上孤島實在太過渺小貧瘠,鮮有居民。
1903年,葡萄牙國王將這塊石頭,連同它的主權一起賣給了英國人。又過了一個多世紀,2014年,當時56歲的葡萄牙人雷納托·巴羅斯正值中年危機,當他得知有一位英國富商打算出售一座超迷你島嶼時,幾乎沒有猶豫——傾家蕩產也要擁有它。島嶼面積約178平方米,售價約人民幣19萬元。
很快,雷納托變賣了家產,攜家帶口,登島成立“龐蒂尼亞公國”,其英文名稱的意思是“一點”。雷納托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均始于微末,而這就是我的國家——只有一丁點兒大。”這么小的“國家”,散個步就能出國了。
居住在14世紀航海家們開鑿的島上洞穴中,除了擁有葡萄牙護照外,雷納托還擁有編號為0001的“龐蒂尼亞護照”。在這座小小島嶼上,他是“國王”,同時也兼職園丁和警衛。
歷史上,像上述這樣的“私人王國”還有很多,它們大多位于島嶼和沙漠,利用地理上的獨特優勢劃地為王,昂頭宣布擁有獨立主權。至于有沒有多國政府、國際組織認同,驕傲的“國王”們根本不在乎。不過,最終,它們有的像大夢一場幻滅在時光里,有的則口口相傳走進了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