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穎卓
我們平時嫌一個人笨的時候習慣罵其“豬腦子”。然而,研究發現其實豬的智商很高,它們能夠使用工具。除此之外,豬在其他方面也展現出了驚人的智力,包括良好的記憶力、學習能力、空間定位能力、符號語言理解能力等。
豬可能也會使用工具
巴黎薩克雷大學的生態學家梅勒迪斯·魯特·伯恩斯坦在參觀法國的一家動物園時,無意間發現一頭米沙鄢野豬用嘴叼著一塊樹皮,似乎是在利用樹皮來挖土。這一現象引起了她的興趣,伯恩斯坦決定對其展開研究。伯恩斯坦與團隊成員對這些米沙鄢野豬進行了為期3年的觀察,發現它們只在筑巢時使用工具,即利用樹皮和樹枝挖洞。其中,名為Priscilla的豬媽媽是使用工具的“高手”,它的女兒也做出了同樣的舉動。
這樣的發現令伯恩斯坦興奮不已,但她也指出,這項研究存在不足之處。除了樣本量很小,研究中一個容易引發爭議的問題在于:使用工具的行為是在圈養條件下觀察到的,而圈養動物的行為可能與野生動物有所不同。不過伯恩斯坦也指出,通常由圈養引起的行為都以頻繁重復為特征,而這種僅在筑巢時出現的行為很難歸因于圈養,更可能是野豬本身就具有的技能。伯恩斯坦猜測,野外生存的米沙鄢野豬很可能也會使用工具。
相信隨著研究的繼續,人類將更加深入地理解豬使用工具的行為。除此之外,豬在其他方面也展現出了驚人的智力,包括良好的記憶力、學習能力、空間定位能力、符號語言理解能力、合作與社交能力等。
記憶至少能持續5天
發表在《應用動物行為科學》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當接觸某樣新事物兩天之后,豬的相關記憶至少能持續5天。研究還發現了豬的好奇心:相比于自己熟悉的東西,它們對新鮮事物表現出更強烈的偏好。
另一項研究證明了豬對空間位置的記憶能力。在這項試驗中,研究人員在一塊復雜的場地內放置了食物,隨后讓豬進入場地覓食。待豬進食完畢后,他們讓豬離開場地,并在場地的相同位置重新放置食物。當豬再次進入場地后,它們很快就找到了食物,而避免了無謂的搜索。其他研究也證明了豬有較強的空間辨認能力,它們能夠學會如何走出復雜的迷宮。
具有共情能力
作為群居動物,豬不僅智商高,情商也不低。來自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的研究團隊于2013年發表在《生理學與行為》的研究表明,豬不僅會表現出各種情感,還具有共情能力,能感受同伴的喜怒哀樂并作出相應的反應。在這項測試中,每組試驗豬里,有一些事先接受了條件反射訓練,能根據燈光顏色或警報聲預期即將到來的是獎勵(如零食)還是懲罰(被單獨隔離);另一些則對此一無所知。
當研究人員操控房間內的燈光和警報聲時,受到訓練的豬能夠根據指示判斷預期事件,作出相應的反應。不僅如此,每當這些豬表現出快樂或悲傷的情緒時,盡管它們的同伴對即將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但依然會受到感染,表現出相同的情緒。例如,當同伴開心時,它們也會快樂地玩耍、號叫、甩尾巴;當同伴難過時,它們則會戰栗、尖叫、試圖逃跑,尾巴也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