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濤

緩兵之計、武力威脅、頻繁翻臉、出爾反爾……當年,美國代表在朝鮮戰爭談判中使盡各種場內場外的招數。但中國和朝鮮在戰場中的長期堅持以及取得的可觀戰果,最終迫使美方在談判桌上從一開始的傲慢到最后沮喪低頭。
最初:談判不過是“緩兵之計”
1950年夏季,美國拼湊起所謂“聯合國軍”投入朝鮮戰場,妄圖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美國朝鮮戰爭史專家斯迪克在《朝鮮戰爭:一部國際史》一書中稱:“中國軍隊(志愿軍)接連發動兩次痛擊后,1950年12月中旬,杜魯門政府開始談論通過談判結束朝鮮戰爭。”
在美軍潰敗的情況下,美國提出的談判原則是“先停火再談其他”。中國政府看穿美國“假和談真備戰”的詭計。12月22日,中國政府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表聲明:“很顯然,昨天反對和平是為著美國可以繼續擴張侵略;今天贊成停戰,也是為著美國可以取得喘息時間,準備再戰,至少可以保持現有侵略陣地,準備再進。”
之后,為擺脫戰爭泥潭,美國領導層再度想到和談,通過蘇聯向中國轉達“美國準備同中國談判結束朝鮮戰爭,愿意恢復到戰前狀態”。
1951年6月3日,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抵達北京,同中國政府深入商討與美國和談的可能性。毛澤東認為,中朝兩軍英勇作戰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沒有足夠力量實現朝鮮完全統一,因此不能拒絕談判。金日成同意毛澤東對戰局的看法。6月23日,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建議,朝鮮戰爭交戰各方停火休戰。隨后《人民日報》在社論中表示,中國完全支持馬立克的提議。同一天,杜魯門也表示同意。最后,雙方達成協定,談判從7月10日開始。
蠻橫:“讓炸彈、大炮和機槍去辯論”
1951年7月10日上午,朝鮮停戰談判正式在開城拉開帷幕。美國戰史學家的記錄顯示,當時美軍參謀建議,“聯合國軍”代表團可以帶西方記者去談判現場,如果中朝方面阻撓“新聞自由”,就能在輿論上抨擊中朝。當時中朝方面認為,雙方還遠未達成協議,不便讓記者采訪停戰談判。最后,出于最大的和平誠意,中朝方面同意雙方可互派記者到會場采訪。
但中朝方面的讓步,反而讓美國錯誤地認為“施壓戰略有用”。7月27日,實質性談判開始,美方便出爾反爾,不但不同意外國軍隊從朝鮮撤離,甚至還否定美方前兩次已公開提出的沿三八線停火的建議,并蠻橫要求軍事分界線應劃在“鴨綠江上的空軍及海軍戰線與開城、平康、北漢江區域的陸軍戰線的中間某處”。這意味著美軍可以兵不血刃地讓中朝軍隊全線后退36至68公里。
在遭到中朝代表嚴詞駁斥之后,“聯合國軍”代表團首席談判代表喬埃公然咆哮說:“讓炸彈、大炮和機槍去辯論吧!”
談判陷入僵局后,美方轉而挑事了。8月19日,擔任中立區警衛任務的志愿軍排長姚慶祥在巡邏時遭到伏擊身亡。8月22日午夜,美軍一架轟炸機突然飛臨中朝代表團駐地上空投彈掃射。隨之而來的是“聯合國軍”的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
變卦:在軍事分界線劃定上耍花招
1951年10月底,“聯合國軍”的秋季攻勢以失敗告終,這時美國又想到了和談。談判重啟之后,軍事分界線如何劃定成為首要問題。喬埃表示,如果以三八線為停戰線,中朝需要退出開城和甕津半島等地作為交換。隨后美方代表霍治又主張劃定停戰線時應該“補償‘聯合國軍的海空優勢”,只有把停戰線劃在三八線以北才算“公正”。中方談判代表解方反駁道:“美方聲稱有海空優勢,那中朝的地面優勢就不需要補償嗎?”接著霍治又提出一個滑稽的建議:“我看還是丟硬幣解決吧,硬幣落下時在哪面便聽從那一面代表方的意見。”中朝代表對此均捧腹大笑,眼見場面尷尬,霍治趕忙把硬幣收入袋中。
從10月25日起,談判談了10多場,始終毫無進展。美方表示,如果在一個月內停戰協定未能簽署,則以實際控制線的變化為最后分界線,企圖在簽字前向北推進。
眼看談判再次陷入僵局,為逼迫中朝讓步,美國又發動細菌戰。中朝方面一邊展開大規模防疫工作,一邊在國際上發表聲明嚴正抗議。由于中朝掌握的證據確鑿,美國無可抵賴,只得下令停止細菌戰。
沮喪:在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上簽字
1952年10月,美軍集結重兵發動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在40多天的血戰中,“聯合國軍”付出了慘重代價,卻幾乎毫無所得。11月4日,共和黨候選人艾森豪威爾當選美國總統。他前往朝鮮親自了解戰局后認為,必須想辦法結束曠日持久的朝鮮戰爭了。
1953年2月22日,時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主動致函中朝方面,建議交換患病戰俘。中朝方面明白,美國人又要談判了。3月28日,彭德懷和金日成聯名致函克拉克,同意先行交換患病戰俘,并建議立即恢復在板門店的和談。4月26日,板門店和談又一次開啟。
一開始,“聯合國軍”代表團首席談判代表威廉·哈里遜同意以中朝八點建議為基礎討論戰俘問題。但沒過幾天,他突然變卦,提出兩條建議:一是將朝鮮籍非直接遣返戰俘立即就地遣返;二是4個月后中國籍非直接遣返戰俘也就地釋放。
彭德懷發現美方明顯是在分化離間中朝兩國,為了使美方老老實實談判,志愿軍接下來在戰場上狠狠教訓了“聯合國軍”。1953年6月8日,雙方終于在板門店達成戰俘協定,按照中朝方面的八點建議遣返雙方戰俘。6月16日,雙方重新劃定軍事停戰線。
為挫敗南朝鮮李承晚集團阻撓停戰的陰謀并使“聯合國軍”徹底服氣,7月中旬起,志愿軍又發起金城戰役。這次戰役使美方明白,再不簽署停戰協定,損失將會越來越大。
7月27日上午,中朝談判代表與“聯合國軍”代表,終于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戰爭正式停戰協定。
緩兵之計、武力威脅、頻繁翻臉、出爾反爾……當年,美國代表在朝鮮戰爭談判中使盡各種場內場外的招數。但中國和朝鮮在戰場中的長期堅持以及取得的可觀戰果,最終迫使美方在談判桌上從一開始的傲慢到最后沮喪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