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曦悅 楊有宗 滕佳妮 周琳 孫青 龔雯
國家發改委日前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部分。其中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這些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對“中國智造”產生怎樣的影響?
隨著5G網絡建設提速,5G手機將只是未來5G應用中的冰山一角,幾乎各行各業都會與5G擦出創新火花。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產業經濟貢獻》認為,5G將成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使能器。預計在2020年至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相比于5G,對很多人來說稍顯陌生的工業互聯網同樣被界定在新基建中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范疇。何為工業互聯網?
“卡奧斯平臺的核心是大規模定制模式。”在上海松江G60科創大廈,海爾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施光普給出這樣一個簡潔的答案。卡奧斯是海爾自主研發的,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持續與用戶交互,將硬件體驗變為場景體驗,將用戶由被動的購買者變為參與者、創造者。”
在樹根互聯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邢磊看來,看似復雜的工業互聯網其實邏輯非常簡單,就是要實現生產效率提升。“對整個生產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改造和數字化升級,就會實現成本降低、產品品質改善。”
在上海寶山,借助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改造生產流程,一家名為廟航的包裝材料生產企業實現生產方式躍升。廟航包裝總經理曹曉婷說,現在接到訂單時,系統會自動檢測是否有安全庫存,判斷訂單能否及時消化,并對訂單信息進行核對。“經過改造后,作為一家傳統企業我們也增添了轉型升級的信心,計劃用三年時間實現年產值翻番,達到1個億。”
在上海,數十家科技企業合力托起的江畔“云”,在助力政府精準防控、中小企業抗“疫”和未來智慧城市構建中,提供了已在一線使用的眾多方案。化危為機,云計算等有活力和創造力,代表產業轉型先進方向的企業率先復蘇、對沖外部不確定性,積極布局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上游進軍,造就了中國經濟的韌勁。
方正證券分析報告認為,此次疫情或將加快企業向線上遷移的進程,強化了企業對云產品的認知以及對云產品的使用習慣,付費意愿也逐步體現。云計算公司優刻得創始人季昕華說,云計算有著“四兩撥千斤”的效能,既可以助力更多企業復工,也能在電子政務等多個領域發揮作用。例如通過安全屋將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使數據可以安全可信地流通,政務數據就可以開放給各家銀行,銀行方便又安全地獲取企業運營數據,從而給企業發放貸款。
與云計算同為新基建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區塊鏈,也正從模型階段走向實戰階段。在供應鏈管理、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眾多領域,區塊鏈都可以提升實體經濟的效率。其應用領域可以總結為:但凡需追溯,皆可區塊鏈。
進入2020年,從中央到地方,關于區塊鏈的各類政策明顯提速。區塊鏈被列入湖南、江西等多地重點建設項目,應用場景包括供應鏈金融、智能政務等眾多領域,項目總投入金額達數十億元。數字化的社會治理創新和軟硬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需求。
所謂數據中心,是指集中存放大量具備計算、儲存、交互信息能力的設備,并為之提供穩定可靠運行環境的場所。各行業的海量大數據在這里儲存、運算、傳輸,實現從數據到智能的飛躍。
就像“糧倉”一樣,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數據中心的安全和穩定對各行業正常運轉至關重要,制冷、降耗、安全運行各方面都面臨挑戰。中國移動上海公司網絡維護中心臨港維護部經理王偉民介紹,數據中心一方面承載業務,另一方面還要提供容災機制。上海移動國際數據中心大樓采用雙獨立冷源系統、雙回路高低配系統、后備油機系統、集成化微模塊系統和雙備份冷源BA(樓宇自控)系統,為大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機房提供高效能和高可靠的動力環境基礎資源。這意味著,即使供電或機組出現突發問題,各項后備系統也能提供一定后備時間,進行業務遷移或調整,確保數據安全。
隨著AI、5G、區塊鏈等場景化應用不斷擴展,數據中心迎來了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今年以來,河南、安徽、廣州等地均有數據中心項目啟動。中國信通院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IDC機架數量有望增長到326萬臺。
李潔認為,數據中心是基礎設施的基礎設施,新基建政策能夠促進數據中心的發展,完善產業格局,同時也會直接和間接對社會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可以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科技人才培養,帶動投資,加強各產業的數字化水平,促進數字經濟增長,從而提高我國信息科技實力。
與數據中心同屬算力基礎設施還有智能計算中心。近日,總投資超150億元的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產業基地落戶上海西南門戶松江區。據悉,該項目計劃用地約236畝,計劃建成2.5萬個以上7千瓦等效機柜(騰訊R18微模塊模式),并形成百家企業規模的人工智能產業園,預計在年內開工建設。
該超算中心將承擔各種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并以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存儲能力為上海科技影都、正泰啟迪智電港、恒大新能源汽車等一批重大項目提供云計算服務,加快實現“數字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