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倩 王漢平
他記錄了卡車100余種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并逐漸摸索出了一套以聽聲音、摸溫度、看外表、查記錄為主要內容的“聽、摸、看、查”四字卡車快速故障判斷法和45度快速裝車排土倒車法。針對當今世界上科技水平最先進的卡車——930E,他如數家珍、操作嫻熟,創造了12年安全行駛16萬公里的重卡駕駛記錄。
他說:“作為一名工人,如果不懂得創新,不熟悉技藝,又怎么去創造價值?工人和工匠最大的差別就是:把事做完是工人,把事做好、做細、做精就是工匠。”
他,就是山西朔州中煤平朔集團有限公司安太堡露天礦重卡司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楊文茂。
對設備勤查細檢成了楊文茂每天的必修課
塞上春秋,早穿皮襖午披紗,更兼漫漫黃沙風,駕駛室內的他,從來不懼風沙迷眼,緊握方向盤,穩穩行駛在礦坑道路上。
驕陽如火的夏季,寒風刺骨的冬天,駕駛室內的他,絲毫不畏冷熱侵體,嚴守工作崗位,平安送出一車車煤炭。
這就是楊文茂工作12年來的真實寫照。
軍人出身的楊文茂,自打轉業來到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礦,便駕駛著當今世界上科技水平最先進的930E重型卡車一心撲在工作上,12年安全行駛16萬公里,可以繞地球4圈多,運送的物料足夠裝滿20萬節火車皮。取得如此成績,對于僅有高中文化的楊文茂而言談何容易?可是,他卻用自己的努力把“不易”變成了現實,就連外國專家都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安太堡露天礦是我國改革開放初期與外企最大的合作項目,被譽為改革開放“試驗田”。2008年8月,風華正茂的楊文茂部隊轉業分配到該礦生產二隊成為一名930E重型卡車司機。
收發GPS卡掉指令
全神貫注駕駛中
情同手足的工友們
930E重型卡車是當今世界上科技水平最先進的卡車,最大載重300余噸,一臺價值3000多萬元。面對駕駛室大大小小的按鈕和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要想掌握所有操作技能難度可想而知。為了盡快掌握重型卡車操作技能,楊文茂就像海綿吸水似的,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每天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和一本《漢英小詞典》,把廠家外籍培訓教師講的都記在本上,回家后再仔細琢磨。在那段時間里,楊文茂終日如醉如癡、廢寢忘食,下班坐班車回家,到站竟忘記下車。回到家里,地板成了他的工作臺,他的手里總是拿著一根粉筆,在地上畫了又擦,擦了又畫,對照重型卡車培訓教材、技術參數仔細琢磨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脫胎換骨似的3個月培訓后,他成了第一個獨立上崗作業的新司機。次年,他就在集團公司舉辦的技能大賽中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僅僅一年多時間,楊文茂便從一個“門外漢”在“高手如云”的技能大賽中脫穎而出,著實讓很多“科班”出身的同事刮目相看。別人問他:怎么做到的,有什么訣竅?他笑著說:“我也就是平時多琢磨、多研究、多看看、多練練,訣竅真的沒有。”
老人常說,這世上就沒有白流的汗、白吃的苦。為了把工作做好、做精,楊文茂自學完成了重型卡車司機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相關知識的學習,并取得重型卡車司機工種高級技師職稱,還先后榮獲礦、集團公司技術能手和勞動模范稱號,且多次應邀參加全國各種技能大賽并獲獎。
隨著技術的精益求精,楊文茂又逐漸摸索出了一套以聽聲音、摸溫度、看外表、查記錄為主要內容的“聽、摸、看、查”四字卡車快速故障判斷法和45度快速裝車排土倒車法,并針對930E卡車軟梯過低易損反復維修耗財耗力的現象,將原先硬膠皮軟梯改造成能折疊防碰撞的軟梯,僅此一項就為企業每年節約生產成本10多萬元。
日常工作中,楊文茂更是注重實踐和積累。每次遇到故障時,他都會把故障現象及維修人員處理過程詳細記錄下來,在他的筆記本里記錄了卡車100余種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簡潔實用。此外,他還經常琢磨一些節能降耗的“小招兒”,如:起步、加速、停車、油門一腳控制法,看似簡單的步驟,其中卻蘊藏著他探索出來的“獨門秘籍”,不但工作效率越來越高,還大大節省了油耗。
記得2012年夏天,多臺930E型重型卡車出現舉升液壓系統油溫高的現象,設備維修人員和廠家技術人員多次更換液壓系統總成部件,可問題就是解決不了,嚴重影響了礦坑剝離任務的完成。楊文茂主動請纓前去增援,經過幾個小時的反復檢查,他終于確定了問題所在:液壓油箱排污閥排污不暢。專程趕來的美國廠家技術人員直搖頭:“我們的產品很精密,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楊文茂胸有成竹、不急不躁,詳細解釋了排污不暢造成的原因。美國廠家技術人員將信將疑,親自動手實驗,最后折服,豎起大拇指連聲說:“ok、ok!中國工人了不起!”
從全國技術能手、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質樸與實干;從一名普通技術工人到登上國家領獎臺的“大國工匠”,沒有激情誓言,有的只是自信和進取,是日復一日的堅持和付出。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楊文茂表示,自己會繼續持之以恒地走在創新的大路上,面對中煤平朔提出的建設“五新平朔”的夢想,積極發揮“大國工匠”踐行者作用,用心做事,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