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萍,吳偉,李永勝,陳毅,蔣英華,李曉光,賀光臨,崔曉燕,吳金萍,吳華
[1 深圳寶安人民醫院(集團)第一人民醫院,廣東 深圳;2 廣東崇愛康復醫院,廣東 廣州;3 深圳寶安區中醫院,廣東 深圳]
小兒推拿又稱“小兒按摩”,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通過對穴位或部位施予一定的手法操作,以此來調節臟腑、 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方式改善小兒體質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一種保健與治療方式[1]。為了更好地了解家長對小兒推拿的認知、態度、行為及需求,以及中醫全科醫生對社康開展該項目的可行性認識及建議,我們進行了定性與定量研究。
使用“問卷星”在線問卷平臺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調查者基本信息: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及寶寶年齡、第幾胎;問卷內容包括調查者對“小兒推拿”的認知情況(了解程度、作用、適合年齡、影響因素、適應證及注意事項、對健康兒童的必要性等)、行為(是否在家中為小孩進行推拿、家長自學情況)、態度(若社康開展該項目,是否愿意前來學習或帶小孩前來體驗,每周操作次數、每次操作時間、費用及建議)。
據初步統計,每月前來社康中心進行兒童保健的兒童數約300 名,為了確保調查結果能真實客觀,估計調查的樣本量,至少需要120 名。我們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隨機抽取150名深圳寶安人民醫院海華、海富社康管轄的0-3 歲兒童媽媽進行調查,調查人數150 人,回收問卷144 份,回收率96%。
通過微信交流平臺,隨機選取深圳寶安區的中醫全科醫生23 人,進行一對一訪談,內容包括基本信息:年齡、職稱、所在社康是否有開展;對小兒推拿適應證、療效、定價的認識;社康開展小兒推拿操作存在哪些優勢、劣勢、機會、挑戰。使用開放性提問,醫生將其回答通過語音的方式發送過來,再使用微信上的語音轉文字的功能,將其轉為文字,存入文檔形成原始數據。登錄“問卷星”平臺,將問答以填空題的形式將每個醫生的回答錄入,共收到23 份答案,回收率100%。查看答卷詳情,分析數據,點擊詞頻分析,系統自動提取關鍵詞,根據出現頻數多少,以字體大小進行展示,形成詞頻圖。
2.1.1 被調查家長基本信息
見表1。
2.1.2 認知程度
母親對小兒推拿的作用、適應證、適合年齡范圍、療效影響因素和注意事項的認識程度尚不完全,存在偏差及誤解。有50%的母親對它一般了解,而50%不了解,非常了解的為0%;每個母親都能認識到它有一定作用,45.83%母親認為具有預防保健作用,僅有41.67% 母親能全面地認識到它具有保健、治病、開發智力的綜合作用,而將近一半的母親忽視了它的綜合作用。關于適合的年齡,近一半的母親存在認識偏差,不知道它適合所有學齡前的兒童。有56.25% 母親認為健康的兒童也有必要進行推拿,近一半母親認為健康的兒童沒必要進行推拿。在影響療效因素方面,16.67%母親一無所知,僅有35.42% 母親能認識到操作手法、取穴、力度、頻率、時間均對療效有影響,其他母親都存在認識錯漏。對于適應證和注意事項,無一位母親很了解,41.67%的母親一般了解,58.83%的母親不了解。
2.1.3 行為
有一半以上的家長會在家中為小孩進行推拿,經常做的只占14.68%,但64.58%的家長從未通過上課、網絡視頻、購買書籍的方式學習規范操作。說明大部分母親愿意為小孩進行推拿,但是很多母親沒有進行規范培訓或最基本的操作指導。
2.1.4 態度
母親對于在社康中心開展小兒推拿技術呈支持態度,所有的母親都愿意參加培訓,有95.83% 母親愿意帶小孩前來參與推拿保健,75% 母親認為1 周進行1 次最為合適,在每次操作時間方面,58.33% 母親認為每次20-30min 最合適,而費用方面50% 可接受在30 元以下,45.83% 母親接受30-50 元,4.17%可接受在50 元以上。
2.2.1 被訪談醫生基本信息
見表2。

表2 被訪談醫生基本信息
2.2.2 社康中心開展小兒推拿操作的優勢
見圖1。

圖1 社康中心開展小兒推拿操作的優勢
如圖1 所示:小兒推拿自身具有眾多優勢,其中療效是最受青睞的,其次它具有預防保健作用,安全性高,家長容易接受,并且簡便廉價、綠色環保等。
2.2.3 社康中心開展小兒推拿操作的劣勢
見圖2。

圖2 社康中心開展小兒推拿操作的劣勢
如圖2 所示:小兒推拿具有一定手法及辯證要求,具有一定技術性,工作人員需要進行規范培訓及考核才能勝任;而且費時費力、需多次反復操作才能取效,定價太低,醫生無法接受,太高則家長難以接受;若選穴操作不當,很可能沒效果。這些都是限制其廣泛開展的自身劣勢。
2.2.4 社康中心開展小兒推拿操作的機遇
見圖3。

圖3 社康中心開展小兒推拿操作的機遇
如圖3 所示:隨著經濟發展,新傳媒的普及,宣傳模式的改變,家長意識逐漸轉變,以及中醫進社區,全人照顧理念的推廣,二胎政策的開放,需求量不斷增加,小兒推拿的發展迎來良好機遇。
2.2.5 社康中心開展小兒推拿操作的挑戰
見圖4。

圖4 社康中心開展小兒推拿操作的挑戰
如圖4 所示:社康中心開展小兒推拿操作面臨著各種挑戰,宣傳力度仍不夠,家長的認識還不足,且全科醫生事多活雜,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同,在人手相對不足的情況下,難以堅持開展下去,而近幾年小兒推拿活躍于私營機構中,而他們的技術參差不齊,缺乏規范性統一,導致療效不一,影響家長對小兒推拿的信任程度。
采用SWOT 分析方法對調查及訪談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結果如下:S(Strengths)代表優勢,W (Weaknesses)代表劣勢,O(Opportunities)代表機會,T (Threats)代表挑戰。
小兒推拿“安全有效”的內在優勢是其值得推廣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的機遇是其推廣的動力,只有抓住機遇,合理宣傳,營造良好口碑,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有效安全是小兒推拿的特點,而宣傳不足,家長、醫生、領導意識不足,人手緊缺是阻礙它大力開展的因素??朔@些挑戰,首先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其次加強科學研究,可通過臨床試驗對照研究將療效展示出來。
小兒推拿簡、效、驗、便,而其劣勢是費時費力、需要手法辯證,然而它的優勢遠大于劣勢??朔牧觿菪枰囵B和引進相結合,創造良好條件培養更多合格的技術人才。
因為其具有操作起來費時費力,手法及辯證取穴要求高的特點,且由于社康專業人手不足,重視程度不足,宣傳力度不足等,使得其難以在社康大力開展。而解決的主要措施是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持,并加大宣傳力度。
費時費力、手法及辯證要求高是它的劣勢,而大環境下居民的就醫觀念改變、二胎開放、中醫大力發展、經濟水平提高等是推動其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應該把握機會,轉變觀念,正視其劣勢,克服人手、技術上的不足。
各種利好條件總結成“需求大”,而我們的宣傳做得不夠,重視程度不足,技術人才的投入不足是阻礙它發展的首要原因。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居民為導向,在滿足他們的需求的同時,挖掘可被服務的群體,醫教結合,并在實踐中不斷規范操作,用科學數據證實其療效,才能可持續地開展下去。推廣[2]。
小兒推拿療效肯定,不需要特殊儀器設備,具有簡、便、廉、驗、效、安全無副作用、家長易學等優點,適合在社區中小兒推拿臨床適應證廣泛,在1979 年至2020 年的3305 篇符合研究標準的相關研究文獻中,它可用于1 5 類現代疾病譜,共148 種病癥的治療,涉及多個器官、多個系統[3]。它不僅能提高兒童身體素質,預防疾病,而且對常見疾病具有治療作用,對減少抗生素濫用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也可解決兒童“畏藥畏針”的難題,節省醫療開支[4]。
大量文獻研究證明,小兒推拿在促進兒童生長發育[5]、防治呼吸道疾病[6-9]、防治消化道疾病[10,11]、防治體弱兒[12,13]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鑒于社康中心開展小兒推拿存在的優勢、劣勢、機遇及挑戰,我們應該積極發揮它的優勢,克服它的劣勢,把握機會,做好充分準備迎接挑戰。首先人事部門應對這方面的人才加以重視,培養與引進相結合,以利好的政策吸引更多醫務人員從事小兒推拿工作;其次社康中心應努力提供良好的推拿場所,并加強宣傳力度,增強居民的認知,循序漸進引導父母對小兒推拿的重視。面對外在挑戰,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居民的就醫行為,盡力做到宣教結合、激勵與隨訪并進,確??沙掷m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