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人民醫院,內蒙古 滿洲里)
隨著醫療行業技術的發展,微創手術的應用更加廣泛,尤其是婦科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卵巢腫瘤、輸卵管積水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均需行手術治療[1]。傳統的治療方法是以手術為主,但由于其存在著創面大、切口愈合時間長且疤痕明顯等特點,給患者身心造成影響;而目前已采用的微創手術治療,可以較好的規避創面、疤痕等問題[2]。本文探討分析將微創手術應用于婦科臨床患者之中對其治療效果的影響及應用意義。
選取的120 例研究對象為本院婦科2019 年1 月至2019年12 月收治的需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將所選患者以每組60例均分兩組,即對照治療組與觀察治療組。兩組臨床資料基本情況,見下表1 示,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臨床資料對比
對照治療組給予患者行傳統手術治療方案,觀察治療組給予患者行微創手術治療方案,對照治療組傳統手術治療主要包括[3]:經腹行子宮肌瘤剔除術、輸卵管切除術、全子宮切除術、診斷性刮宮術等。
觀察治療組主要治療方法:一是對于異位妊娠患者,采取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治療[4]。二是對于子宮腫瘤患者,視情況實施微創手術治療,即:①經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或經宮腔鏡下黏膜下肌瘤切除術;②經陰道子宮切除術或者全子宮切除術[5]。三是對于卵巢囊腫患者,采用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剔除術及其附件切除術[6]。四是對于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當宮腔鏡診斷明確后,實施宮腔鏡下息肉電切術[7]。
(1)觀察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各指標情況。主要指標有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
(2)觀察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指標有出血、腹膜炎、感染等。
其他。
本次分析探討所需觀察指標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2.0 對數據進行錄入、統計、分析及處理,若對比結果經檢驗,P<0.05 時,則說明兩組間各指標數據對比差異較大,存在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各指標對比情況,見下表2 示,兩種治療方案均對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但就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指標對比,觀察治療組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治療組,且對比結果經t 檢驗,P<0.05,說明兩組間各指標數據對比差異較大,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各指標情況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各指標情況對比
組別 例數 術中出血量 手術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治療組 60 201.40±6.98 93.38±3.99 17.20±2.99觀察治療組 60 63.19±5.63 56.68±4.78 8.33±1.25 t- 329.5254 126.4652 59.2541 P- <0.05 <0.05 <0.05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見下表3 示,就出血、腹膜炎、感染、其他等指標對比,觀察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治療組,且對比結果經χ2檢驗,P<0.05,說明兩組間各指標數據對比差異較大,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從以上分析探討可知,婦科疾病的類型較多,發病率較高,且發病無明顯的規律性可循,給臨床治療帶來較大難度,同時也給患者身心帶來較大負面影響[8]。目前,臨床針對婦科疾病通常采用藥物或常規手術進行治療,但療效并不樂觀,因此,降低治療期間的并發癥發生率,減輕患者痛苦,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需要臨床醫務人員不斷探索新的治療方法與路徑。伴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微創手術得到臨床實踐的證明,應用范圍更加廣泛,目前在婦科疾病的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多,且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本次分析探討中,對所選患者分別實施不同治療方法,結果表明,與傳統手術治療方案相比,接受微創手術治療方案的患者,其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均更優。結果提示[9]:一是與傳統手術治療相比,創傷小、傷口愈合更快、預后恢復好等特點,使得患者對微創手術接受度更高,且治療過程中痛苦亦更低。二是微創手術能夠將病灶看得更清楚,有助于手術醫生快速而準確地將病灶及其他組織區分開來。三是手術過程中,由于手術醫生對于血管的走向及位置能夠更好的辨認出來,從而最大限度降低對血管的誤傷,術中出血量減少,術后康復更快,患者的住院時間大大縮短。四是實施微創手術,對手術醫生的技能要求較高,不僅需熟練掌握微創手術操作,同時需對該手術的常見禁忌證及適應證做到心中有數,即微創手術多適用于自身免疫力較差及手術后切口生長能力較差的患者,確保手術進行順利。
綜上所述,將微創手術應用于婦科臨床患者之中,獲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與傳統手術治療方案相比,該治療方案安全性更高,對生育影響較小,腹壁術后疤痕不明顯,且對于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積極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