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成
(武警機動第三支隊衛生隊,內蒙古 通遼)
軍事訓練具有強度大、危險性較高的特點,軍事訓練傷在我國臨床較常見。長期觀察發現,軍事訓練傷的發生在給患者造成機體痛苦的同時,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應激,危害患者心理健康,繼而會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1]。軍人的生命質量直接影響著軍事訓練的效率和軍事任務的完成。因此,有必要探究軍事訓練上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因素,以指導干預措施的制定,促進軍事訓練傷患者身心健康早日恢復。
研究對象為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0 月就診于本衛生隊的102 例軍事訓練傷患者,其中男89 例,女13 例,年齡19-26 歲,平均(22.41±0.85)歲,均為在知曉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后自愿參與。
1.2.1 生命質量評價
應用SF-36 量表(健康調查簡表)評估研究對象的生命質量。該量表由36 個條目組成,共從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8 個維度評估個體的生命質量,滿分100 分,生命質量優、良、可、差的評分范圍依次為>90 分、75-90 分、60-89 分、<60 分。
1.2.2 影響因素分析
將生命質量評估結果為優、良的患者納入至優良組,將生命質量評估結果為可、差的患者納入至一般組。收集兩組患者的詳細資料,除性別、年齡外,還包括兵種、訓練時間、損傷部位、損傷類型、病程等。將收集到的數據錄入至統計學軟件SPSS 21.0 中進行單因素分析,得出與患者生命質量存在相關性的影響因素,納入至多因素分析中,通過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得出影響患者生命質量的主要因素。
統計學軟件:SPSS21.0;計數資料差異進行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當P<0.05 時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和兩者之間存在相關性。
102 例患者中,18 例患者的生命質量評估結果為優,42例患者為良,25 例患者為可,17 例患者為差。
進行單因素分析發現,文化程度、訓練周期、損傷部位、損傷類型、病程均為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1。

表1 軍事訓練傷患者生命質量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結果統計[n(%)]
進行多因素分析發現,四肢傷、骨關節損傷為患者生命質量的獨立性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軍事訓練傷患者生命質量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結果統計
本研究主要探討軍事訓練傷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因素,旨在指導相關干預對策的制定,加速患者身心健康恢復,使患者能夠早日投身于軍事訓練中。由本文表1 中的數據可知,文化程度、訓練周期、損傷部位、損傷類型、病程均可對軍事訓練傷患者的生命質量產生影響,同時也提示科學、合理的軍事訓練是保障訓練效果、減少訓練損傷的關鍵[2]。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對自身傷情的認知程度越高,疾病對其心理健康和社會功能產生的影響越輕,故生命質量下降程度相對較小[3]。由本文表2 中的數據可知,四肢傷患者的生命質量相較于其他損傷部位患者下降更明顯,骨關節損傷患者的生命質量相較于其他損傷患者下降更明顯,表明兩種因素為軍事訓練傷患者生命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4-6]。分析原因可能為:四肢傷發生后會導致患者軀體活動明顯受限,甚至可能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繼而會導致患者生命質量下降。而骨關節損傷不僅具有上述危害,還具有機體痛苦嚴重、恢復周期長的特點,故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更顯著[7,8]。
綜上所述,能夠導致軍事訓練傷患者生命質量下降的相關因素較多,其中四肢傷和骨關節損傷為主要影響因素,建議相關部門和領導引起重視,加強干預,以進一步保障軍事訓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