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菊華
(云南省普洱市市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云南 普洱)
重癥呼吸系統疾病病程較長,且反復發作,導致心理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甚至個別患者病情嚴重,生命受到危脅[1]。因此,給予患者治療的同時,需再輔以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以利于臨床治療效果的提升。本文觀察分析給予重癥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施以優質綜合護理服務對其臨床效果的影響及應用價值。
抽取的護理服務資料72 例為本院ICU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接收的需治療重癥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以不同護理方法將72 例患者以每組36 例均分兩組,即參照護理組與綜合護理組。見下表1,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情況對比
參照護理組給予患者行常規護理干預模式,綜合護理組給予患者行常規護理聯合優質綜合護理干預模式。
參照護理組[2]:一是密切觀察并記錄好患者生命體征、意識及血氧飽和度等變化情況,一旦異常出現,做出相應處置措施。二是根據病情給予患者常規吸氧或無創通氣治療,保證其供氧充足。三是給予患者呼吸道通暢護理干預,為其定時翻身叩背、做霧化吸入及機械輔助排痰護理。四是給予患者生活基礎護理干預。五是給予患者飲食護理措施。
綜合護理組:一是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同參照護理組患者。二是病情監測護理干預[3]。針對該類疾病病情危重變化較快的特點,護理人員需嚴密監測患者病情,一旦出現先兆癥狀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重點觀察患者是否有朦朧感、反應遲鈍及煩躁、頭痛等癥狀。三是氧療護理干預措施[4]。在氧療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吸氧,同時結合血氣分析結果,密切觀察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為防止呼吸道痙攣、收縮等問題發生,需防止吸入的氧氣過冷或過干燥。四是給予患者濕化和排痰護理措施[5]。護理人員需遵醫囑,進行合理的機械輔助排痰治療或者霧化排痰處置。五是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措施[6]。護理人員主動與其溝通,對其提出的合理要求給予滿足,以緩解其心理不良情緒,增強其安全感;解除不必要的肢體約束,尊重理解患者,提高其治療配合度。六是給予患者用藥護理措施[7]。護理人員需確保嚴格遵醫囑用藥;注意藥物間的配伍禁忌;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后反應;對于各項檢查化驗指標所用藥物確切。七是給予患者環境護理干預[8]。病房室內溫度保持在20-24 ℃左右;定時消毒通風;每天使用氯溶液擦拭病房內床欄、床頭柜等物品;使用醫用消毒紙巾擦拭呼吸機、輸液泵等醫療設備。八是康復訓練指導。給予患者實施按摩、四肢活動等早期康復訓練,同時通過電動移位機等物理療法訓練患者立位坐位。
(1)觀察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各癥狀改善情況。主要指標有PaCO2、PaO2、心率。
(2)觀察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治療效果。主要指標有顯效、有效、無效。
(3)觀察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對護理滿意程度。主要指標有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所有觀察分析指標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 23.0 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當對比分析結果經檢驗P<0.05 時,則表示組間指標對比差異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患者治療后各癥狀見表2 示,對比分析結果經檢驗P<0.05,則表示組間各癥狀改善指標對比差異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各癥狀改善情況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各癥狀改善情況
組別 例數 PaCO2(mmHg) PaO2(mmHg) 心率(/次min)參照護理組 36 63.69±5.29 64.20±7.41 95.21±5.29綜合護理組 36 54.08±5.49 84.13±6.40 87.20±4.30 t - 6.332 1.247 5.87 P - <0.05 <0.05 <0.05
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如下表3 示,對比分析結果經檢驗P<0.05,則表示組間治療有效率指標對比差異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n(%)]
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見下表4 示,對比分析結果經檢驗P<0.05,則表示組間滿意度指標對比差異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后對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n(%)]
從以上分析可知,重癥呼吸系統疾病由于病程較長,對于患者身心影響較大。因此,為減輕患者痛苦,臨床顯示,實施治療的同時,再輔以有針對性且全面的優質綜合護理干預,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及治療效果,同時,防止不良事件發生,對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給予重癥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施以優質綜合護理服務,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及護理效果,較之于單純的常規護理干預,該護理模式對于患者癥狀的有效改善,臨床治療有效率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利于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