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華
(云南省開遠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云南 開遠)
消化內科主治的疾病種類繁多,而實際操作要求更加精細。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社會步入老齡化,消化內科的老年人患者逐年增多,且多為綜合性疾病[1]。因此,在臨床治療老年患者過程中,由于其自身機體的原故,治療及護理的風險均較大,這就要求醫護人員必須提高安全隱患防范意識,提升護理服務的質量,將治療過程中的風險降至最低[2]。本文針對施以消化內科老年患者護理服務干預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探究應采取的應對措施及意義。
抽取的臨床護理資料94 例為本院消化內科于2019 年7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需進行治療的消化疾病患者,將其以每組47 例均分為一般護理組與安全護理組。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情況,見表1 示,組間差異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情況
一般護理組僅給予患者一般常規護理干預措施。
安全護理組則給予患者護理安全隱患有效識別的基礎上,再施以優質護理報務干預模式。一是對護理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進行分析,主要是[3]:老年患者住院時間長;長時間病痛反復折磨;住院期間患者親友陪伴時間少;患者情緒低落煩躁等問題,這些均會導致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依從性較低,存在護理安全隱患。二是針對安全隱患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措施[4]:即一方面給予老年患者心理護理服務干預。在實施護理服務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始終對患者保持親切、耐心的態度,通過有效溝通,積極疏導,消除患者心理壓力,提高其配合治療的依從性。另一方面給予老年患者安全護理干預。首先需強化對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及崗位教育,提高其專業護理能力及工作責任心;其次是通過安全教育,增強其對安全隱患的重視程度,提高其護理安全意識;嚴格護理流程及護理操作,通過相關制度的有效落實,確保護理人員在實際操作中嚴格執行。第三是給予老年患者藥物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及時告知患者用藥時間、順序、劑量;根據患者服藥過程中出現的特殊情況及臨床癥狀,及時調整藥物;囑咐患者嚴格按醫囑服藥。第四是給予老年患者健康宣傳指導。及時告知患者其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及康復期需注意的飲食、運動等事項;指導患者家屬參與護理,并及時向其宣傳健康知識及相關安全保健做法;告知患者配合治療的重要性,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分析評價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主要指標有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評分、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評分。評價標準[5]:經抑郁自評量表與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評價。
(2)分析評價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主要指標為滿意度,評價標準:經本院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程度調查問卷表進行測評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
本次所有分析評價指標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23.0 進行數據輸入及分析處理,經t 或者χ2檢驗,若組間對比結果P<0.05時,則代表各指標數據之間差異存在較大的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患者心理狀況對比情況,見表2,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均有所好轉,安全護理組患者好轉情況明顯優于一般護理組患者,且經t 檢驗,組間對比結果P<0.05,代表SAS 評分和SDS 評分指標數據之間存在較大的有統計學意義。
表2 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

表2 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
組別 例數 SDS 評分 SAS 評分一般護理組 47 41.08±6.73 40.88±4.33安全護理組 47 35.28±5.43 35.31±6.59 t-4.967 5.231 P-0.000 0.000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對比情況,見表3,安全護理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一般護理組患者,且經χ2檢驗,組間對比結果P<0.05,代表滿意度指標數據之間存在較大的有統計學意義。

表3 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n(%)]
從以上分析可知,消化內科常出現護理安全隱患有[6]:一是藥品使用隱患。主要是由于消化內科患者數量多,疾病類型多,一旦給藥時未注意患者藥物過敏史等情況,極易出現問題。二是內鏡操作規范引起的隱患。主要是內鏡侵入時,操作不當易引發相關并發癥。三是護理管理缺乏科學性、嚴謹性所引起的安全隱患。四是是護理人員專業技能不過關,工作責任心不強而引起的安全隱患。五是患者諸多不良心理狀況所引起的安全隱患。針對上述隱患應對措施[7]:一是提高醫護理人員整體素質,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二是強化對藥物的安全管理,同時及時告知患者用藥注意事項。三是強化消化內科護理管理,降低各類醫療事故發生。
綜上所述[8],針對施以消化內科老年患者護理服務干預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并據此制定并實施有針對性的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于有效緩解老年患者心理不良情緒,促其快速康復,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具有積極的作用,該護理服務模式得到老年患者認可,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