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育枝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中心衛生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目前,臨床冠心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這主要與人們不良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1]。冠心病是由于不正常的脂代謝導致冠狀動脈積累難以化解的脂類較多,久而久之,這些積累的脂類會逐漸變白成斑塊,進而逐漸硬化,使得血液流通受到嚴重阻礙,心臟突發性缺血,患者出現心絞痛[2]。臨床常見癥狀還有心肌梗死等,當病情嚴重時,將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3]。本文觀察分析將優質護理服務干預應用于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護理效果及應用意義。
選擇的冠心病臨床資料50 例為本衛生院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需治療的冠心病患者,針對不同的護理模式將50 例患者以每組25 例分為基礎干預組與優質干預組,見表1 所示,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情況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情況
基礎干預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模式,優質干預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干預模式。
給予兩組患者相同的治療方法,且治療過程中,所選患者的各項指標均符合冠心病治療標準。
基礎干預組[4]:①指導患者遵醫囑正確服藥,即按時按量服用,隨身攜帶硝酸甘油;②指導患者合理飲食;③指導患者調整睡眠時間,提高睡眠質量;④隨時監測患者治療效果,測定并記錄患者各項指標情況;⑤給予不能自理患者進行生活護理;⑥快速處理患者突發的不良反應。
優質干預組:一是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同基礎干預組。二是優質護理措施:①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5]。通常情況下,患者多會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情緒,這時,護理人員需給予其心理疏導、心理安撫、積極鼓勵等干預措施,以緩解或消除患者心理壓力。②給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導[6]。患者的心理負擔多來自于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再加之治療過程較長,預后情況不清楚,因此,護理人員需主動向患者進行冠心病相關知識宣講,對其的治療方案及治療中需注意事項等,提高其知曉率。③指導患者進行必要的運動[7],針對其病情及身體狀況,制定有針對性的運動計劃,以促進患者身體素質及抵抗力的提高。④給予患者科學膳食指導[8]。禁煙禁煙,多食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注意營養的合理攝入,避免劇烈運動,保證大便通暢。⑤電話隨訪,由專門的護理人員進行電話隨訪,并將內容登記在冊,告知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回院復診。
(1)觀察評估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態。
(2)觀察評估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依從情況。主要指標有:規范用藥、食物控制。
(3)觀察評估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主要指標有: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
本次觀察評估相關指標數據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數據輸入及分析處理,經t 或χ2 檢驗后,若分析對比結果為P<0.05 時,則代表相關指標數據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表2 提示,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狀態指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焦慮狀態均有所改善,基礎干預組患者差于優質干預組患者,且經檢驗后,分析對比結果為P<0.05,則代表焦慮狀態指標數據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表2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態對比[n(%)]
表3 提示,護理干預后,患者依從性情況均有所改善,就規范用藥及食物控制方面而言,基礎干預組患者明顯差于優質干預組患者,且經檢驗后,分析對比結果為P<0.05,則代表依從性相關指標數據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表3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依從情況對比[n(%)]
表4 提示,護理滿意度方面,基礎干預組患者明顯差于優質干預組患者,且經χ2檢驗后,分析對比結果為P<0.05,則代表護理滿意度指標數據統計學意義顯著。

表4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n(%)]
從以上分析探究可知,優質護理服務較之常規護理干預,更立足于患者角度出發,護理的方案針對性更強,更加細致周到及全面。臨床應用結果顯示,優質護理服務利于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及工作質量;利于冠心病患者得到最優的護理服務;利于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以此確保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將優質護理服務干預應用于冠心病患者護理中,可獲得良好的臨床護理效果,對于有效改善患者臨床冠心病癥狀,促進患者心理不良情緒緩解,提高配合治療依從性,構建良好的醫患者關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該護理模式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