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思
(云南省普洱市市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云南 普洱)
通常情況下,重癥監護室患者多為病情急、重病患,且由于病情較為嚴重,部分患者對治療及康復失去信心,極易產生煩躁及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心理負擔過重,導致其對治療及護理工作極不配合,嚴重影響臨床治療效果[1]。因此,ICU 患者對臨床護理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患者的心理疏導更為重要[2]。本文探究分析將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ICU 重癥監護病房患者護理對臨床治療的影響效果及應用意義。
選取的本院重癥監護資料76 例為2018 年7 月至2019年12 月收治的ICU 重癥患者,隨機以每組38 例將其均分為兩組,即基礎干預組與分析干預組。見表1 示,兩組患者臨床基礎資料情況對比P>0.05,無顯著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臨床基礎資料情況對比
基礎干預組給予患者施以常規基礎護理干預措施。
分析干預組則給予患者施以常規基礎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主要措施:一是對待患者一視同仁[3],護理工作無關患者的家庭條件與背景,均給予所有患者關心體貼,為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緩解其病痛所帶來的心理不良情緒。如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法,讓患者聽自己喜愛的歌曲等;對于疼痛感較為嚴重的患者,可遵醫囑使用鎮痛藥物為其減輕疼痛;護理人員需多給予患者鼓勵,增進與患者關系,通過促進彼此能信任感,提高患者護理配合度。二是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4]。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充分了解患者情緒變化,通過仔細觀察患者言行舉止,判斷其心理狀況,并由此采取有針對性的溝通方式,如采用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及時疏解患者激動的情緒,引導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三是針對不同患者采取有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5]。在護理實施過程中,患者心理狀態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護理人員對于負面情緒較為嚴重患者,需要主動與其溝通,或引導其家屬參與護理之中,通過家人的關愛疏解患者心中的負面情緒;而對老年患者護理干預更應細致周到;對于心中疑惑較重的患者,需耐心為其答疑釋惑。通過針對性措施,改善患者心態,消除患者心中顧慮。四是給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導[6]。健康知識宣教對于ICU 病房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護理人員需及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其治療方案及預后的效果,并通過告知其以往成功的案例,樹立其康復的信心,減輕患者及其家屬心理壓力與擔心。
(1)觀察評估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主要指標有焦慮評分、抑郁評分。
(2)觀察評估護理干預期間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情況。主要指標有依從、基本依從、不依從。
觀察評估數據均錄入統計軟件SPSS17.0 系統進行分析處理,若對比結果經檢驗P<0.05 時,則說明組間各指標對比差異存在顯著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見表2 示,護理干預后均有所改善,與基礎干預組患者相對比,分析干預組患者及其家屬改善情況更優,且對比結果經檢驗P<0.05,則說明組間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指標對比差異存在顯著統計學意義。
表2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對比

表2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對比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基礎干預組分析干預組47.74±5.68 41.59±4.58 5.5151 0.0000 38 38 tP--49.57±5.87 43.06±4.26 5.8459 0.0000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情況,見表3 示,護理干預后,依從性均有所提高,與基礎干預組患者相對比,分析干預組患者及其家屬提高情況更優,且對比結果經檢驗P<0.05,則說明組間依從率指標對比差異存在顯著統計學意義。

表3 護理干預期間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情況[n(%)]
從以上觀察分析可知,ICU 重癥監護室患者均屬于病情較為嚴重者,由于患者及其家屬對于治療預后情況未知,通常情況下,情緒易于波動,這些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治療效果,極易導致患者生命體征出現紊亂,不僅影響治療進度,降低治療效果,而且影響患者康復進程,因此,這一時期的護理干預措施至關重要,尤其是針對患者負面情緒的改善所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更為重要[7]。
本次觀察分析中,給予患者在基礎常規護理的同時,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護理人員通過關心體貼患者,為其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增加彼此的信任;通過有效溝通,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提升其治療信心;通過告知患者治療成功病例,促其提高配合治療依從性;通過有針對性的健康宣傳,提高患者用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增強其康復的信心。結果提示,優質心理護理干預對于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8]。
綜上所述,將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ICU 重癥監護病房患者護理,較之于僅采用單一常規基礎護理干預措施,獲得更優的臨床治療及護理效果,對于有效緩解者心理負面情緒,提高患者配合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9],該護理模式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