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陳巧玲
[浙江省恩澤醫療中心(集團)臺州醫院,浙江 臺州]
隨著醫學條件的不斷提升,現代護理學科的發展速度也十分驚人,這也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各種手術后對應的護理需求,是保證最終手術恢復效果的重要基礎。舒適護理是在綜合考慮患者各種需求后產生的一種護理模式,由于其突出的護理優勢使得使用范圍逐漸擴大,受到了醫生與患者的一致好評[1]。舒適護理應用后無論是患者的生理還是心理均能達到一個較為輕松愉悅的狀態,這也是其應用頻率較高的主要原因。當下由于環境因素的影響,呼吸內科的患者數量在不斷增長,而進行血液分析往往是判斷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關鍵環節,需要按照治療標準流程對患者進行動脈采血[2]。但動脈采血的成功率與操作者的經驗有著密切關系,這就給操作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應綜合患者的各項需求盡量降低給患者帶來的不適感,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緩解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配合度,這就需要在此過程中重點關注患者的舒適度以保證后續治療的順利推進。
選取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的130 例需要進行動脈采血的呼吸內科患者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法將其分為觀察組(n=65,舒適護理)與對照組(n=65,一般護理),其中,觀察組中男性患者40 例,女性患者25 例,平均年齡(42.21±4.23)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6 例,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齡(41.03±3.3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數據無統計學意義(P>0.05),后續研究產生結果具有可比性。
一般護理包括流程簡述、適當的安慰以及標準規范的動脈采血流程。兩種護理方式在進行前都要確定采血注射器的類型,應用BD 一次性動脈采血器,這種采血器具具有穿刺成功率高以及安全性強的特點[3]。
舒適護理是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添加心理舒適護理流程,并保證整個采血流程的規范性。人們的生活條件提升使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對應的護理需求也在逐漸增加,作為護理人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給予患者充足的尊重與理解。首先在操作前應與患者就動脈采血流程進行認真溝通,告知整個流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4];其次是應經常給予患者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提升患者的配合度;第三是護士本身應該保證自己的心情處于平穩狀態,情緒起伏不定很容易影響操作的成功率[5];第四是要幫助患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保持沉著冷靜的心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緩解采血流程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并降低采血給患者帶來的心理刺激,提升采血成功率,這也是提高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前提條件。
具體的操作方法為:對于目前仍處于吸氧狀態的患者來說,在進行動脈采血前應將整個吸氧過程的氧流量記錄完全,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應在吸氧完成的30min 后再進行動脈采血,這樣才能保證采血流程的規范性,為后續結果準確性的保證打下基礎[6]。經過與患者溝通取得肯定答復后就可以確定將要采血的動脈。首先消毒皮膚,在動脈跳動最為明顯的部位將患者皮膚繃緊,以右手持針的姿勢采取與靜脈穿刺相同的方法跟隨患者的血流方向確定進針的位置,抽出大約0.5ml 的血液后將針頭拔出,將裝有血液的容器密封好立即送去進行對應的檢查。患者針頭的拔出位置應用經過消毒的面前按壓5-10min。
統計并分析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并比較不適感與焦慮情緒的產生率。滿意度=(非常滿意+ 滿意)/ 總例數×100%。
本組研究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比較發現,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且二者的數值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的數值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不適感與焦慮產生率均遠遠低于對照組 ,且二者之間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值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數據的比較(%)
患者的臨床護理中采集動脈血是常見的護理環節,但由于其與靜脈采血過程有著較大差異,因此相比而言具有更大的難度。在實際的采血過程中不僅要求質量較好的采取器具,同時也要求整個操作流程需要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進行[7]。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總結出動脈采血流程規律,不斷積累經驗這樣才能提高技術的熟練度,從而最大程度的提升穿刺的成功率,以此作為保證采集血液質量以及最終檢驗數據準確性的重要基礎。
舒適護理涵蓋的內容較廣,但整體來看其遵循的護理原則均為“以人為本”,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一切都是為了保證患者的身心處于一個輕松愉悅的狀態。在對呼吸內科患者進行動脈采血應用舒適性護理模式既能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同時也能減少患者在此過程中承受的痛苦,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達到了舒適護理的護理目標,這對于患者身心健康的保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與患者持續的溝通也拉近了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距離,這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8]。在進行動脈采血時為了保證最終檢驗結果(肝素濃度等數據)的準確定,降低結果誤差,需要使用具有預設功能的動脈穿刺針,這樣在保證采血量的同時也提高了最終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另外通過在采血前對血量的預設,也避免出現氣泡形成的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保證了穿刺的成功率。
綜上所述,在對呼吸內科的患者進行采血前應充分考慮患者的感受,以保證患者的舒適度為根本目標。在應用舒適護理前應首先排除影響最終檢驗結果的干擾因素,這樣才能保證舒適護理的目標能夠被快速達到。從實際情況來看,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較好,具有臨床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