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月美
(廣西梧州市工人醫院,廣西 梧州)
在產科,產后發生疼痛癥狀是比較常見的情況,而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每位產婦所感受到的疼痛是不同的[1]。而在產后疼痛癥狀的產生,不僅會給產婦造成很大的痛苦,而且還會影響到產婦的心理狀態,使其心理壓力倍增,甚至患上抑郁癥,而且對產婦產后的恢復和對嬰兒的喂養也是不利的[2]。因此,減輕產后疼痛是十分重要的,其對方方面面均有影響。本次研究將綜合護理措施應用其中,現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選擇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科收治的順產產婦260 名,將全部產婦分為兩組:干預組130 例與對照組130 例,比較兩組產婦的基礎情況,無顯著的差異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產婦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綜合干預護理。具體方法:
(1)產前門診產檢期間對孕婦實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組織孕婦學校課程及產科門診等,主要講解產檢分娩相關知識,讓孕婦了解在產后出現疼痛相關情況的內容,通過講解使孕婦了解產后會發生疼痛是必然的,使其在心理上慢慢接受。其次,通過乳房保健宣教提高母乳喂養率。
(2)在產后要確保產婦所處的環境是干凈整潔的,每日有專人打掃并消毒病房,防止感染發生;產婦每天要確保充足的睡眠,保持愉快的情緒,這樣對于盡快恢復健康是有利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可少量多餐進食,進食新鮮果蔬,保證產后飲食均衡[3]。
(3)對于宮縮所產生的疼痛,護士要向產婦和產婦的家屬明確說明宮縮痛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讓產婦做好心理準備,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疼痛發生的持續時間、子宮收縮情況及宮底高度、陰道出血量。囑產婦家屬要多陪伴產婦,多鼓勵產婦,家屬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定時協助產婦翻身,通過變更體位可以緩解疼痛[4]。適當的按摩腹部,做好保暖措施。
(4)關于產婦存在的會陰切口疼痛情況,囑其要保持健側臥位的體位休息,坐位的時候可以將氣墊墊在臀部,注意不要壓迫到切口。每日應用安爾碘棉球消毒切口2 次,密切觀察切口情況,一旦出現異常要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囑產婦要勤換衛生墊及內褲,每日用溫水擦拭身體,注意自身的衛生,預防感染;飲食方面多攝取膳食纖維與水分,減少便秘發生[5]。
(5)對于乳房脹痛,進行乳房保健及母乳喂養宣教,使產婦明白了解早接觸早吸允開奶和按需哺乳的重要作用,護理人員給予適時的指導及幫助,如果產婦乳房脹痛,囑其首先要保持心情愉快,并且教給產婦和家屬按摩乳房的正確方法,指導產婦正確哺乳[6]。
(6)有些產婦在產后出現了尿道疼痛癥狀,所以產婦不愿意下床,導致排尿減少,對此種情況,要通過宣教告知產婦及家屬自主排尿的重要性,告訴產婦要多飲水增加排尿次數,這樣對緩解癥狀是有利的。并且每日用安爾碘棉球抹洗會陰并消毒尿道口。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的疼痛情況,疼痛的評定根據臨床采用“患者疼痛評估量表,綜合疼痛評估量表(根據患者表情、數字及描述)”評定標準進行:分為3 級,10 分,0 分0 級:無痛。1-3 分I 級(輕度):有疼痛但可以忍受,生活正常,睡眠不受干擾。4-6 分Ⅱ級(中度):疼痛明顯,忍受不了,要求服用鎮痛藥,睡眠受干擾。7-10 分Ⅲ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用鎮痛藥物,睡眠受嚴重干擾,可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被動體位。
應用SPSS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對照組和干預組疼痛率0-I 級分別為63.08%和86.92%,Ⅱ- Ⅲ級分別為36.92% 和13.08%。組間結果比較,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產婦產后疼痛程度比較
產后疼痛的發生是必然事件,對此,護士要正確指導與開導產婦,讓產婦以平和的心態接受,以此提高痛閾[7]。產后疼痛對于當前多數的產婦而言,嚴重的疼痛感會導致焦慮等癥狀,這對產后恢復是十分不利的[8]。所以,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較為重要[9,10]。常規護理對產婦認知、行為、心理、環境等因素與產后恢復的關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次研究我們推薦采取綜合性護理措施,關注產婦的認知、心理、精神等多方面需求,進而取得了較好的干預效果。
總之,綜合護理措施的實施能夠顯著緩解產婦產后疼痛癥狀,促進產婦產后康復及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