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羅倩倩
(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為有效縮短脊柱術后患者腦脊液漏的時間,提高臨床手術治療效果,本文分析探討給予脊柱術后腦脊液漏患者施以綜合護理服務干預措施,對其臨床治療的影響意義。
抽取的臨床手術資料80 例為本院2018 年1 月到2019年6 月收治的脊柱術后腦脊液漏患者,將其隨機以每組40 例均分為兩組,即常規護理組和綜合護理組。見表1 示, 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情況對比,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護理組給予患者行常規護理服務干預模式。
綜合護理組給予患者行常規護理聯合綜合護理服務干預模式。一是嚴密監護術后患者生命體征[1]。①當術后患者出現腦脊液漏后,護理人員需嚴密監護及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其中,重點詢問患者是否存在頭痛及頭暈狀況,關注患者是否存在意識障礙情況,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噴射性嘔吐;②當患者出現顱內低壓時,護理人員需立即上報醫生,并協助實施靜脈補液;③采取抑制患者大腦灰白質措施,以此改善患者頭暈頭痛癥狀。二是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措施[2]。對于出現腦脊液漏,及時給予其心理護理干預,①將腦脊液漏的發生原因告知患者,同時向患者說明腦脊液漏能夠自生;②將腦脊液漏護理干預的目的及相關注意事項告知患者,以緩解和消除患者心理不良情緒;③給予患者以安撫和鼓勵,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三是給予患者傷口及引流管護理干預措施[3]。對于術后患者,①護理人員需及時對其手術切口及其周圍皮膚進行消毒清理,同時保持其干燥清潔;②護理人員保持患部敷料的清潔,一旦敷料潮濕,則需及時更換;③觀察患者切口皮膚周邊腫脹情況,對于可能出現腦脊液皮下滲入的情況及時采取預防措施;④觀察患者腦脊液的引流量,始終確保引流管的暢通,對于可能出現堵塞及倒流情況及時采取預措施;⑤更換引流袋需及時;⑥拔出引流管需在患者腦脊液漏全部停止5d 之后。四是給予患者體位調整護理干預[4]。①護理人員需在患者發生腦脊液漏后,為預防患者脊柱出現扭曲,指導患者絕對臥硬板床休息;②去枕平臥,讓患者保持頭低腳高位,因此,需將患者的床尾抬高10-30°,指導患者正確轉換體位;③當患者腦脊液漏停止后,需要48h 保持治療體位,以確保患者腦脊液漏愈合。
(1)觀察分析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主要指標有[5]:傷口感染、腦脊液流出未減少、護理失敗。
觀察分析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主要指標有: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
觀察分析指標均通過S 統計學分析軟件PSS19.0 進行相關數據分析處理,經檢驗,若對比結果P<0.05 時,指標對比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見表2 示,經護理干預后,綜合護理組患者優于常規護理組患者,且經檢驗,對比結果P<0.05,并發癥發生率指標對比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情況對比

表2 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
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見表3 示,護理服務干預后,綜合護理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且經檢驗,對比結果P<0.05,護理滿意度指標對比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3 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n(%)]
從以上分析探究可知,腦脊液漏為脊柱手術后,臨床較為常見的多發并發癥,當術后患者出現腦脊液漏情況時,若未能對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則會導致患者的手術區域發生感染,硬脊膜假性囊腫及出現電解質紊亂等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引發患者顱內出血,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手術治療效果,甚至會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6]。
本次分析探究表明,當脊柱手術后患者發生腦脊液漏時,首先,嚴密監測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其次,需給以患者心理疏導及相關知識宣教,以此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再有,需對患者術后引流等進行護理干預。結果提示,綜合護理干預利于為患者提供全面系統的護理干預,以確保患者快速康復[8]。
綜上所述,給予脊柱術后腦脊液漏患者施以綜合護理服務干預措施,但較之于僅采用常規護理服務干預,獲得更優的臨床效果,該護理模式利于促進患者傷口愈合,有效降低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同時利于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具有臨床推廣及應用價值[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