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倩倩,王麗
(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通常情況下,脊柱外科患者病癥多是由于意外性暴力損傷所致,因此,病情較為嚴重,若不及時采取手術治療,控制病情發展,將會對患者造成較大影響[1]。為提高患者治療過程中的配合度,臨床多會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干預服務。本文探討分析將人性化護理服務應用于脊柱外科護理之中,對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影響及應用意義。
選擇的臨床治療資料36 例為本院2018 年1 月至2019年6 月收治的脊柱外科患者,將選取的36 例患者以每組隨機均分為18 例分為兩組,即對照護理組和分析護理組。見下表1 示,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統計學意義,即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對比
對照護理組給予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服務干預模式。
分析護理組給予患者應用常規護理聯合人性化護理服務干預模式。一是給予患者心理護理措施[2]。脊柱手術患者由于疼痛及長時間臥床,再加之生活受限,對治療后恢復情況的擔憂,導致患者出現諸多不良心理情緒。面對患者較大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需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①通過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掌握患者心理狀態及擔憂結點,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②若患者心理焦慮情緒較為嚴重,護理人員則每天可以單獨與其面對面的溝通及疏導;③通過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緩解其心理壓力,提升患者對治療信心;通過給予患者音樂療、放松訓練等注意力轉移方式,促進患者身心松弛,降低其疼痛感。④在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的同時,也需對其家屬進行心理安撫,引導患者家屬參與到護理之中,通過家人的關愛,提升患者對治療的信心。二是給予患者生理護理干預措施[3]。①術后患者因臥床而致其排尿、排便受到限制,這時,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務必周到細致,同時,對于陪護人員的生活照料技巧需要進行指導,以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患者預后恢復受到影響。②護理人員需要保持患者舒適體位,需做好對應的體位輔助處理,防止患者出現褥瘡。③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通過多做活動,保持患者機體的耐受力。④評估患者的疼痛癥狀,做好對其的疼痛管理,對于疼痛輕度者,可通過轉移注意力等方式處理;若疼痛嚴重者,則可通過鎮痛藥物加以緩解,但用藥量需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三是給予患者環境護理服務管理[4]。病房是患者休養的地方,需保持安靜、舒適、整潔,需要對病房探訪人數及探訪時間進行控制;為優化患者的心理狀態,可以在病房內擺放必要的綠色植物;嚴格控制室內溫度與濕度,溫度需控制在25℃左右,濕度需控制在55% 左右;為確保患者有相對私密的環境,需保持床位隔簾的使用,讓患者有相對私密的空間;室內通風換氣每天保持2 次,每次半小時以上,有新鮮空氣,提升患者身心的舒適感。
(1)分評估析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主要指標有焦慮評分、抑郁評分。通過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估患者心理狀況[5]。
(2)分評估析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主要指標有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
分析評估所有指標涉及數據均經統慶學軟件SPSS19.0進行分析處理,經檢驗,計量與資料經檢驗,對比結果P<0.05時,表明組間各指標數據對比差異存在顯著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見表2 示,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均有所改善,分析護理組患者明顯好于照護理組患者,且經檢驗,對比結果P<0.05,表明組間焦慮及抑郁指標數據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顯著。

表2 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見表3 示,護理服務干預后,分析護理組患者明顯高于照護理組患者,且經檢驗,對比結果P<0.05,表明組間護理滿意度指標數據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顯著。

表3 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n(%)]
從以上分析探究可知,將人性化護理服務應用至脊柱外科護理服務工作之中,利于讓患者有更為舒適的治療體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該護理模式是更符合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綜合訴求[6]。
本次分析探究中,臨床結果表明,由于人性化護理服務,突出以患者為中心,注重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提升,注重充分考慮不同患者病癥的差異性,注重護理服務的不斷優化[7]。所以,臨床結果提示[8],該護理模式利于優化護理服務,具有重要臨床應用意義。
綜上所述,將人性化護理服務應用于脊柱外科護理之中,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及護理效果,利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同時對于緩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緒,提升其對治療的配合度[9],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該護理模式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