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潮林
幼兒園的時候,我便學會了一些古詩。爸爸經常考我,我不喜歡直接背誦,覺得很沒趣。沒想到有一天,媽媽竟讓背詩變成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那天,媽媽突然說:“寶貝,咱們來做個角色扮演的游戲吧!”角色扮演是什么呢?我很好奇地看著媽媽,媽媽卻故作神秘,走進房間,拿出一條藍色圍巾和一把紙扇子。“這要做什么用?要做演員嗎?那我要演誰呢?”我忙問媽媽。媽媽拿起圍巾,往我頭上一扎,再遞給我一把扇子,一個十足的書生形象就這樣誕生了!原來媽媽是想讓我像古時候的一些詩人那樣,根據不同的場景進行吟誦。
說干就干,我挺了挺腰桿,頓時覺得自己真的成了一位“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子。媽媽扮演一個路人,問道:“這位公子,你知道黃山在哪里嗎?”我拿起扇子扇了扇,說道:“您這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呀!”接下來,媽媽抬頭看了看,假裝若有所思:“今天月亮缺了一個角,我的心情也很不好。”我聽到了“月亮、心情”這兩個關鍵詞,想了一想,有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請您多多寬心,莫要哀傷。”媽媽一聽,捂著嘴咯咯地直笑,然后故作鎮靜地點了點頭,又問:“我離開江南好久了,不知那兒可還好?”我馬上接了上去:“這個太簡單了——江南好,風景舊曾諳(ān)。”我一邊說還一邊手舞足蹈,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有些不像古代文人了,趕緊收住,咳了兩聲說:“激動激動,本書生一時得意,莫怪莫怪!” 媽媽又是一陣歡笑。
見我們如此歡樂,一旁的爸爸也忍不住加入進來:“游覽西湖什么時候去好呢?”“水光瀲滟(liàn yàn)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我自信滿滿地回答,媽媽繼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和爸爸一齊回答道。后來,我們三人還一起“游玩”了好些名勝古跡。什么“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哈哈哈,真盡興!
這么背詩,真有趣啊!
小作者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講述了在家里趣背古詩的事。通篇圍繞著一個“趣”字展開,扮成書生很有趣;演的過程中,模仿書生口吻說話,一副文縐(zhōu)縐的樣子更有趣。全家沉浸在歡樂的游戲學習中,表現了媽媽的智慧以及家庭的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