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風
前幾天,陳老師在教授統編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習作《猜猜他是誰》時,發現同學們在寫人物外貌時是這樣寫的:“圓圓胖胖的臉”“不大不小的眼睛”“扁扁的鼻子”“小小的嘴”……
同學們,我們閉上眼睛是不是就能想出好幾個有這樣特點的人呢?要知道天下何人沒有臉?為何千人共一臉?這樣的外貌描寫就有問題了——臉譜化! 大家在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不要動不動“櫻桃小嘴”,動不動“紅撲撲的臉蛋兒”,動不動 “水汪汪的大眼睛”,動不動“高挺的鼻子”,因為這樣的人太多了,你寫了等于白寫!
那么,同學們在寫人物外貌時,如何避免千人一面呢?如何寫出人物最特別的地方,讓人物形象鮮活起來呢?今天的陳老師習作小課堂,就和大家聊聊以上問題。
描寫有順序
平時大家寫作文時,常常通過寫人記事的文章來表現人物的形象。此時,人物的外貌描寫是必不可少的。在寫人物外貌時,如果寫了眼睛,接著寫頭發,又寫嘴巴,再寫眉毛,而后寫鼻子——這種描寫不管寫得多好,給人的感覺是一片混亂。人物外貌描寫時應按一定的順序來寫,才能讓讀者很清晰地在腦海中浮現出你所寫人物的樣子。
我的好朋友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一頭烏黑柔順的頭發,兩顆葡萄般的大眼睛,搭配上她那圓圓的小臉和雪白的皮膚,活像一個布娃娃。
例文中,小作者就是先寫我的好朋友給人的整體印象——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接著從“一頭烏黑柔順的頭發”“兩顆葡萄般的大眼睛”“圓圓的小臉”“雪白的皮膚”這4個方面來寫她的外貌。這4個方面按照從上到下,從局部到整體的順序來寫。同學們,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時要合理安排好描寫順序,才能讓人過目不忘呀!
描寫抓特征
寫外貌要抓住人物身上最明顯的、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來寫,這樣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然,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統統都寫出來了,其實就等于什么都沒有寫。我們可以選擇人物外貌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來寫,就能寫活人物形象。
我爺爺最愛抽煙,只要一看見他,他的手上一定是夾著一根煙的。雖說抽煙有害,可他卻總是把煙掛在嘴邊,似乎一天沒有煙,他就活不成了!由于長期抽煙,爺爺的牙齒黃得像泥土一般,同時也像泥土一樣松軟,稍微硬一點兒的食物,他就咬不動了。最后,爺爺只得換了一副假牙了!
例文中,小作者為什么不寫爺爺的頭發、眼睛、鼻子,只寫他的牙齒呢?只寫牙齒,這才是小作者最高明的地方。因為爺爺的牙齒有他最具代表性的特點,這種“以少勝多”的外貌描寫是不是讓人眼前一亮?他只寫牙齒,但是留給我們的印象卻很深刻,一個嗜煙如命的爺爺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描寫多聯想
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時,除了描寫要有一定的順序,抓住最能表現人物形象的外貌特點展開描寫外,還可以多運用比喻聯想手法,對人物外貌進行具體形象化的展現,使人物的外貌更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讓讀者產生聯想,并加深印象和理解。
我的爸爸,在人群中很是顯眼,頭頂油光發亮,不見一根頭發,就像一塊溜冰場。 最特別的要數他濃密的眉毛,不像別人似的只是靜靜地“掛”在眼睛之上,他的眉毛可以“跳舞”!平時,遇到難題,他的眉毛便一邊上一邊下地跳動起來,似乎是在平復緊張情緒,以便更好地解題。
例文中,小作者抓住爸爸的頭發和眉毛這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外貌特征展開描寫,此外作者還展開聯想:把不長頭發的油光發亮的頭頂比作溜冰場;把眉毛上下跳動比作在跳舞。這么一聯想,這位爸爸的鮮明特點是不是立馬躍然紙上啦!
同學們,如何把人物外貌寫生動,讓人物形象鮮活起來的方法,你們學會了嗎?要是學會啦,就趕緊實踐起來吧!